六微旨大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

岐伯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

帝曰:善。願聞其步何如?

岐伯曰:所謂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積盈百刻而成也。

帝曰:六氣應五行之變何如?

岐伯曰:位有終始,氣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異也。

帝曰:求之奈何?

岐伯曰: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帝曰:願聞其歲,六氣始終,早晏何如?

岐伯曰:明乎哉問也!

甲子之歲,初之氣,天數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六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所謂初六,天之數也。

乙丑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二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三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四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五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六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所謂六二,天之數也。丙寅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二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三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四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五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六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所謂六三,天之數也。

丁卯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二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三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四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五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六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所謂六四,天之數也。次戊辰歲,初之氣復始於一刻,常如是無已,週而復始。

帝曰:願聞其歲候何如?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行一週,天氣始於一刻,行再周,天氣始於二十六刻,行三週,天氣始於五十一刻,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行五週,天氣復始於一刻,所謂一紀也。是故寅午戌歲氣會同,卯未亥歲氣會同,辰申子歲氣會同,巳酉醜歲氣會同,終而復始。

帝曰:願聞其用也。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

帝曰:何謂氣

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

帝曰:何謂初中?

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氣同法。

帝曰:初中何也?

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

帝曰:願卒聞之。

岐伯曰:初者地氣也,中者天氣也。

帝曰:其升降何如?

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願聞其用何如?

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帝曰:善。寒溼相遘,燥熱相臨,風火相值,其有聞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