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旨大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黃帝問曰:嗚呼!遠哉,天之道也,如浮雲,若視深淵,視深淵尚可測,浮雲莫知其極。夫子數言謹奉天道,餘聞而藏之,心私異之,不知其所謂也。願夫子溢志盡言其事,令終不滅,久而不絕,天之道可得聞乎?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明乎哉問,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溼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本標不同,氣應異象。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何也?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

岐伯曰: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則病。

帝曰:善。請言其應。

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

帝曰:善。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

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承之。

帝曰:何也?

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帝曰:盛衰何如?

岐伯曰:非其位則,當其位則正,則變甚,正則微。

帝曰:何謂當位?

岐伯曰: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

帝曰:非位何如?

岐伯曰:歲不與會也。

帝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奈何?

岐伯曰:天之與會也。故《天元冊》曰天符。

帝曰:天符歲會何如?

岐伯曰:太一天符之會也。

帝曰:其貴賤何如?

岐伯曰: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一天符為貴人。

帝曰:之中也奈何?

岐伯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