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一整天元子的思緒始終被島崎須美江的話纏繞著,揮之不去。
梅村在赤坂的式酒家中只是很小的一家,裡面只有五間
式榻榻米包間,最大的一間也只有十二鋪席子大小。不算二樓只算地面面積的話只有三十坪左右吧,算上週圍的庭院估計也不過六十坪。聽須美江說,那家料理店是人們在正式晚宴結束後作為第二次宴會來使用的。
她口中所描述的梅村勾起了元子想窺視一下那雅緻圍牆裡面的想法。因為老闆娘資助人的關係,有不少政界人士、企業界人士光顧店裡。不過江口大輔也並非什麼了不起的大腕政治家,因此倒沒有什麼不得了的政治家光顧,也沒有稱得上財界巨頭的一企業家光臨。
不過即便如此梅村和普通的酒吧也迥然不同。壑子的"燭臺"在銀座夠得上最高級的俱樂部了,雖然客人的層次也不錯,但是政治家或者有地位的大老闆都不會光顧。公司上班族中最高職位也不過是董事或某部門的部長級人士。他們在店裡不過喝喝酒,和女孩子們開個玩笑什麼的,從來不說關於工作上的事情。而遇到重要的或者秘密事情要談時,他們會在其他地方談完後才來這類酒吧喝酒。而他們最初走的那家就是像梅村這種店。
像梅村那樣的小料理店,政治家、企業家也會在那裡進行暢談。他們在一起商量委託業務、探討委託方法以及酬金等等諸多問題。據說並非政治家而是銀行頭頭坐在上賓席位的時候居多。多半是企業經營者因平時多受銀行的照顧而來這裡向他們表示答謝,與此同時又向銀行提出貸款。
元子腦海中浮現出她在東林銀行千葉分行工作期間常來的總行經理以及其他銀行董事們的臉。每當他們要來視察工作時,銀行工作人員就必須比平時早一個小時上班,將店裡打掃得乾乾淨淨。清掃工作由女職員們承擔,而分行經理和副經理則會顯得萬分緊張。
尤其是元子"退職"時的分行經理藤岡彰一,格謹小慎微,和他那對
的眉
極不相稱。而副經理村井亨則是一個非常神經質的男人。村井平時總喜歡站在分行經理身邊,表現出在輔助分行經理工作的樣子,可在背地裡卻非常藐視他。村井的心思始終是向著總行的。每當總行來了董事什麼人時,為了引人矚目,村井總是幹得特別勤快,鬢邊暴起的青筋也緊張得一跳一跳的。
而那些從本行來的高級幹部們,對女職員表現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對其他人就本不當一回事了。能夠進入他們視線也就是那些可愛的女職員們了,他們那意味深長的視線只會瞟向漂亮的女員工。
也有董事記得元子這張臉的。"這個女人到底打算在這裡堅持多久啊?還是早點退職算了,這樣還可以招個年輕漂亮的女職員進來,安置在客服窗口的話能引更多的人來存款。沒有什麼比那些年紀不斷地上去,可卻怎麼也不結婚、賴著不走的刁蠻女職員更令人討厭的了。"元子能看懂他們赤
的眼神——這種傢伙似乎也大模大樣地坐在梅村的上座。
在這類料理店裡,企業界人士向政治家的託求,由此而產生的兩者間的聯繫也是各種各樣的,不過去世的江口議員和醫大補習學校理事長橋田常雄之間的關係卻是局外人無法知曉的。
據說橋田常雄經營的是專門為報考醫科大學而進行補習的學校。元子從梅村女招待須美江嘴裡第一次聽說那個橋田為了經營自己的補習學校,拜託在文教行政方面有權勢的江口幫助他走後門,讓他的學生進醫大。而江口氏為了自己能連續當選,就要讓掌握著票數的政治頭領的子弟進入醫科大學,於是將他們送進橋田的補習學校。無疑他們之間本來就有著金錢的易。這種相互利用的關係一直維持到江口氏去世。
近來報紙上常有關於走後門進大學,尤其是醫科大學、齒科大學的報道。元子以前看到了這些報道,也覺得那是和自己生活毫無關聯的,因此從來沒有關心過。沒有孩子的家庭大致也都如此吧。而對於在和自己毫無關係的欺詐事件也就沒有太大的興趣去閱讀了。
可是自從聽了須美江的話,元子突然到走後門進大學和自己的生活也有了關聯。
她覺得以前要是自己更仔細地閱讀這些報道就好了。這類事情在各種週刊雜誌中都有過詳細報道。
元子多半是在美容院裡閱讀週刊雜誌的。自從做了酒吧經營者以後她每天都要去美容院,那裡各種週刊雜誌一應俱全。閱讀的時候也是頭上帶著烘發箱。就像坐在電車裡那樣,烘頭髮時,為了消磨這一無聊時光,除了閱讀週刊雜誌以外就毫無他法了,可以說那是"烘箱下的閱讀"。
元子從來不買週刊雜誌,家裡也沒有這類過期的刊物。她立刻去了美容院,但那一週的沒有刊登關於走後門進大學的事。她問為她梳頭的女美容助理,過期的週刊雜誌都堆放在儲藏室裡,每兩個月由專門回收廢品的人過來取走。
頭髮完後,元子試著問美容院老闆。
"先生,可以給我看看你們那些過期的週刊雜誌嗎?我突然想起要看一則報道。"美容院老闆是不會怠慢那些給小費的客人要求的。元子被帶到了儲藏室,助手拖出一堆雜誌,解開了系在上面的繩子,元子逐本翻看著。
以前元子總是戴著烘發箱漫無目的地翻閱週刊雜誌的,而今後這種瀏覽將會變成"學習"。她想從中瞭解更進一步的情況,由此尋找出有用的東西。從這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她是在"研究"。
如果是"研究"的話,那些過期的週刊雜誌就顯得不夠了。於是元子去了區立圖書館,反覆閱讀了合訂在一起的報紙,將需要的內容複印了下來。光這些就已經一大堆資料了。而且她還看到一張卡片上寫著名為《私立大學的內幕——有關走後門進校費用的腐敗構造》的書,於是她辦了借書手續,拿回自己公寓閱讀。
這本書雖然沒有涉及到補習學校的事情,不過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走後門入學的補習學校的情況,必須瞭解有關私立醫大走後門進學的現狀。
①"新辦的a醫科大學。一位理事以進大學為前提,從十幾個考生父母那裡收取了總共近二億元的"委託金"。
曾出過二千萬元"委託金"的某醫院院長說,"即使自己兒子不是做醫生的料,也希望孩子能繼承自己的事業,做個醫生。每個醫生都會有類似的心情,因此都會出這二、三千萬
元吧。如果能進國立、公立大學的話當然會去那裡,而出錢給私立醫大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名落孫山。"此外,那些出了"委託金"的醫生,包括牙醫、藥劑師等對採訪記者說,他們的兒子即使高考落第,那麼這付給理事的一千萬
元或者二千萬的錢也算是"平時承蒙照顧後的
謝費,或者給學校出的贊助費",他們沒有人會說"出了錢可卻還是沒有被錄取"這樣有失體面的話。"②"從各個都道府縣每年發表的高收入者名單中可以看到,前十名裡肯定有醫生和土地暴發戶,而所發表的高額偷稅漏稅者中也是同樣。
為了解決醫生不足的現實問題,新辦醫科大學接二連三地得到認可並得以正式成立。與此相關,為了獲得認可,他們設宴款待政府官員、為了編造子虛烏有的資金而偽造文件、而且高考時非法收取考生二千萬、三千萬元的走後門費用,因此發生了經營者到底侵
了這些錢還是沒有等醜聞事件。那些無論自己的兒子合適還是不合適都希望他將來當醫生而傾注了鉅額走後門費的爸爸們,百分之九十自己也都是醫生。"③"在東京都西部地區新辦了一所醫大,從希望入學的家長那裡收取了九億
元的贊助費。當然這些贊助者絕大部分都是醫生,據那個學校說贊助費的行情是二千萬
元到五千萬
元不等。
這家新辦醫大的職員同時也是去補習學校勸說如何走後門的人。他們宣傳說:"只要出三千五百萬元的話就可以進我們醫大。你們這裡有想這樣進校的學生嗎?如果能給我們介紹的話,我們會付百分之十的介紹費。新辦醫大的後門入學費一律是三千萬
元,要讓讀書成績差的孩子進醫大出三千五百萬也是便宜的。"
"④"同樣走後門入學其實也各不相同。像慶應、本醫大、慈惠、順天堂,有人將這四家稱為"四大天王",這些學校"走後門"進校的人必須在候補入學者中按成績順序產生,人數最多百分之二十。而且在初次筆試中的成績要到一定的分數,比如說一百分為滿分,七十分為及格線,那麼至少也得考個六十分什麼的。這些學校的同窗會也反對這樣的走後門拉關係。但不管怎麼樣,這種候補入學者要進校的話,最近的"行情"是一千五、六百萬
元。"⑤
據"某個高考補習學校的資料,有十七所學校(包括新辦的和舊有的)收取"高達二千萬
元以上"的"後門費"——學校方面稱之為入學贊助費或特別繳納費。
不過以上所說的"行情"只是"走後門"費用的行情,還不算背後的黑錢。靠"黑錢"來解決問題的新辦醫大有九家,如果你想"靠金錢來解決問題"的話就必須拿出"走後門費"和"黑錢",兩者加起來據說要五千萬元左右。最近這個"行情"有了進一步上升,聽說到了七千萬,最糟糕的情況已經到了將近一億
元。"這裡要提到介紹考生家長走後門入醫大的補習學校了。報紙、雜誌上不斷有報道,元子光復印下來的就有那麼多。
①"因為不景氣帶來了"高考產業"的急速成長。花一千萬元就承諾學生考上醫大的補習學校也出現了。最近幾年由於興起了胡亂建立私立醫大的風
,全國各地隨之成立了報考醫大的補習學校。如果能招到付得起幾千萬
元入學費的孩子,學校就會有很大的油水可撈。在品川有個為專門報考醫大的補習學校,以全部學生必須住校接受
烈的考前補習而出名。據說學生每年需
納一千萬
元的學費。對於"出無論幾千萬
元都行,只要能讓自己的孩子進醫大學習"的人,學校的理事長還收取他們一百五十萬
元作為進醫大的介紹費。而一旦付了錢,中途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予退還。"②"一部分醫學專科的補習學校介紹學生走後門進醫大,這在廣大補習學校中已成了無人不知曉的"常識"。
了一定數額的錢後就可以進一些水準較低的私立醫科大學,但介紹費以千萬
元為單位。當然,給大學的贊助費還不包括在內。"③"某個姓歐的大學教授因介紹學生走後門入學,三年之中收取的
謝費達五千萬
元。因為沒有申報
稅,因此被稅務局發現。國家稅務局所得稅科科長在記者會上因那位教授聲稱"偷稅漏稅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於已故父親的遺產,並非出自走後門入學的
謝費"而
到非常憤慨。"對於偷稅漏稅問題,我們的調查是不會有疏忽的。我們的調查和他本人的申訴是一致的。到現在這種時候,歐教授稱他陷入了國家稅務局的調查戰術,這種說法毫無理由。如果真有異議,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申訴。而且歐教授手頭還有一本"
謝費記錄"的大學記錄冊。"④"銀行的骨幹人員正經事不幹,卻通過恐嚇儲蓄人而詐取了一億五千萬
元的存款。被害人是一名四十五歲的醫大入學專門補習學校的女理事長n。y子。然而瞭解她的人都為"她怎麼會那麼有錢"而
到疑惑不解。她的生活奢侈得令人無法相信她僅僅是一個補習學校的經營者。
那位女理事長向警察局投訴說"y互濟銀行新宿支行不肯歸還她存在裡面的一億五千萬元"。問了情況後,據說是"銀行負責人曾威脅她:那筆錢是為了開後門進醫大而從補習生那裡收取的吧?被發現的話你會惹麻煩的。"那位負責人是y互濟銀行新宿支行的主任調查官s。s知道n子理事長有個要建立補習學校獨立校舍的建設計劃,因此接近她,對n子理事長甜言
語地說:"近來我被內定為新開的東京第二分行的經理,因此需要二十億
元存款。如果你現在能夠在存款的事情上幫幫忙的話,以後你的校舍在建造時我可以給你貸款。"就這樣s將理事長分十次給的存款共一億五千萬
元,用偽造名義存入了定期存款帳戶中。作為那筆存款的擔保,s允諾立刻將兩倍的金額貸款給她。然而他卻將n子的錢接二連三地帳外放款給了金融中間商、不動產商,而這些錢幾乎無法收回,被
得走投無路的s只好使出了剛才所說的"那是開後門的費用吧?"這樣的脅迫手段。
反過來看,n子理事長被欺詐的一億五千萬元本身是什麼
質的錢呢?n子理事長確實是一家專門為報考醫大補習學校的獨立經營人,但學校規模很小。雖然入學金、每月的學費都很高,但因為學生數並不多,因此她不可能存下一億五千萬
元存款的人。因此人們說那些存款會不會是為了幫助學生開後門入學而從他們的家長那裡收取的以千萬
元為單位的介紹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