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理點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維信對其領袖人物波爾布特和英薩利也是很悉的。
“波爾布特在北京住的時間較長,我們很悉。”李維信這樣回憶“他每次來,總是要同我們這些服務人員,這些勞動者握手,甚至擁抱,他習慣同服務員一起幹些活)喜歡勞動,沒有什麼架子…”有次,波爾布特帶了他的女兒來北京。那天晚飯後,波爾布特和女兒一道在院子裡散步。院子裡果樹很多,當時正是秋初,經過一棵李子樹時,他女兒被連串累枝的紫顫顫的李子
引住了。南方大概是沒有這樣的李子,他女兒忍不住便順手摘下一
李子。樹枝彈起的聲響驚動了波爾布特。他扭頭一望,看清是怎麼回事,便皺起眉頭問:“你在幹什麼?”女兒半是靦腆半是不安地將李子捏在拇指和食指間,朝父親舉一舉,赧顏地笑笑。
“這李子是你種的嗎?”波爾布特沉下臉。
女兒眨著眼,不安地搖頭。她顯然有些慌了。、“不是你種的你就敢隨便摘?”波爾布特已經變得聲俱厲:“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是紀律,你懂嗎?”女兒點點頭,難過又慌窘地低頭不語。
“可你為什麼偷摘李子!要去作檢討!不要以為這裡沒外人發現,作人要自覺誠實!”於是,波爾布特的女兒為這顆李子向我們作了檢討。
“英薩利留給我印象更深。”李維信曾多次慨“他是個有學問的人,每次來北京,隨身行李主要是書。其中有法文版的《
澤東選集》。到他那裡去,總是見他在看書,特別是對《新民主主義論》,不知看過幾十遍?那部分書頁要比其他部分破舊得多…”英薩利和他的夫人英蒂迪,生活異常簡樸。公開活動時,他們穿戴的也很乾淨整齊,但是服務人員天天接觸,心裡都有數:他們只有那一身工作“禮服”再沒有其他錢物,甚至連換洗的衣服都沒有。
有次他們來北京,正是冬天。他們一身單薄,不敢在院子裡呆時間久。除了必不可少的公開活動,多數時間都是呆在屋子裡。
周恩來看望英薩利,談話時。英蒂迪也在座。李維信給他們上水時,發現周思來的目光在英薩利和英蒂迪的身上細心地掠過,從上衣一直看到腳上的鞋於。
周恩來的眉不易察覺地皺了皺。
談話結束後,周恩來叫住中聯部的有關負責同志。
英薩利到北京不是公開,是黨內秘密邀請。所以。接待活動不歸外部管,而由中聯部負責。
“知道我為什麼留下你嗎?”周恩來嚴厲地望著中聯部的同志:“英薩利同志來的時間不短了,你們難道漢看到嗎?
他們現在還穿著單鞋,連換洗的衣服都沒有!”
“我們疏忽了…”·“僅僅是疏忽嗎?他們來自抗美鬥爭的前線,是我們的同志和兄弟!”中聯部的同志做了檢查,待總理走後,立刻把工作佈置給李維信,叫他陪英薩利夫婦去購置衣物。
那夭,正好落大雪。李維信冒雪趕到友誼商店聯繫。商店經理表示大力支持,請英薩利夫婦晚9點半鐘,在商店下班後來選購衣物。
當晚,李維信陪英薩利夫婦來到友誼商店,這對革命大婦在商店裡參觀一圈,樓上樓下都看過了,只買下一件薄衣。
在一組櫃檯前,英蒂迪立住腳,朝貨架上懸掛的女褲望,然後又看看自己的褲子。直到這時,李維信才發現這位夫人的褲子雖然洗熨得乾淨平展,褲角卻已破了一塊。
夫人抬眼望著自己的丈夫,猶豫著,用目光請求。
英薩利本是隨夫人的目光望了貨架又望夫人的褲子,看到夫人用目光請求,便傾過身去,咪細了眼。他是在察看別在褲子上的價碼牌。他看清了價格,要1o幾元人民幣。他抬起臉,兩眼與夫人的目光相遇,嘴角動一下,
言又止,搖搖頭便匆匆走開。
於是,他的夫人無聲地跟在他身後走開了。
這一切,都被陪伴在一旁的李維信看到了。他鼻子一酸,眼裡便含了淚,喉嚨也有些壅…
畢竟,英薩利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一位領袖人物了,就那麼一條褲子?他就朝夫人搖了頭。正在嚴冬,北京夠寒冷,他們夫婦卻一身單簿。那個時候,中國人幾乎沒有不知道英薩利的,報紙、廣播裡總能看到和聽到嘛。可中國人卻沒有誰個知道英薩利和夫人大冬天沒有禦寒衣。連條褲子部捨不得買。這事若不是李維信親眼所見,他也會到不可恩議。
現在,望著英薩利夫婦離去的身影,李維信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像中國革命的領袖人物在井岡山和延安時期一樣。
他們想到的首先是“要節約每一分錢用到解放戰爭的事業上去。”李維信沒有多說什麼,他掏錢給英蒂迪夫人看好的那條褲子買了下來。
回來後,李維信把看到的情況向周恩來作了彙報。
周恩來眼圈紅了,顯然大動情。他說:“他們來自叢林,來自抗美鬥爭最前線。我們也是經歷過井岡山和延安時期的生活,不要忘記我們那時是怎麼生活的…聽了總理的活,李維信第二無就跑去王府井大樓,請他們為英薩利的夫人做了一雙棉皮鞋。
來自老撾的客人陸續走下車。李維信見客人已經走近。
他從沉想中收回神,並且辨認出了其中的老撾愛國戰線主席蘇發努馮親王和老撾人民黨總書記凱山·豐威漢。
賓主互相說著熱情的話,走進樓內。一位中聯部負責人經過李維信身邊時,小聲招呼道:“你先去吧。他們在飛機上已經吃過了飯。”李維信沒有走,他長期搞接待,很有經驗:“來自印度支那叢林中的游擊戰士,他們可不同於來自歐美的那些政治活動家。
“記得上次接持越南領導同志,菜全吃光了。只有一個盤子裡還剩個雞翅膀。李維信想撤盤,被周恩來用目光阻止了。果然,一位越南領導人夾起了雞翅膀…李維信雖然下曾經歷過井岡山和延安時期的艱苦生活。但他聽一位元帥講過:“那時候吃東西真香,有多少吃多少,什麼都剩不下,胃口好得能填下一頭小豬!”何況,李維信自己也有體會。那是1951年8月,他報名參加抗美援朝,在家吃一肚子大蔥煎餅,走十幾裡地到了部隊上,又香香地吃下一斤多大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