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誤的醫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今天聽到了一個故事,一個醫生給一位女病人開了腔,要取出他判斷的腹內腫瘤時,卻發現那所謂的腫瘤其實是一個胎兒。生平從來沒犯過這麼大的錯誤,醫生剎時出汗了。在權衡了一下之後,醫生縫合了腹腔。病人甦醒後,醫生如實告知病人及其家屬是自己判斷出了失誤,並恭喜他們幾個月後將喜得愛子。家人們先是驚愕,繼而因為惱怒上前撕扯醫生,此後並將其告上了法庭。為此事,醫生傾家蕩產,其朋友責罵其傻,說如果當時他將錯就錯,將胎兒當腫瘤取出則無此後患。

孫眼含熱淚講了這個故事,作為聽眾的我卻沒有什麼義憤。我一直冷靜地聽,聽的過程中就把自己當作了醫生,當我聽到“我”因此而傾家蕩產時,不但沒有悲哀,反而因之心情輕鬆起來。因為,“我”受到了懲罰,因此便終於可以心安了。一個人一生中總會做錯事,做了錯事別人反而原諒你或者沒有覺察,那麼你的良心會永遠為之不安,你永遠得不瞭解脫。而得到了懲罰,雖然於事情本身無補,因為錯誤是不可能彌補的,對別人已經造成了傷害(哪怕只是無心)是沒辦法挽回的。

這個醫生沒有錯嗎?不,他有,而且是非常大的錯誤,給一個沒有病的人診斷出得了腫瘤,並開了腹腔,對病人無論是體還是神都已經造成了莫大的傷害。這個傷害他必須負責任(雖然他非故意),這畢竟屬於醫療事故,既然病人家屬通過了法律來解決問題,我們也沒有理由不相信法律的公正。是啊,法律應該是公正的,雖然它也是無情的。它講的是理而不是情。現在,我作為那個醫生,我可以終於安睡一下了,雖然,我對病人及其家屬還是到抱歉,但畢竟,我因之受到了懲罰。這是我當時所想。

過一會兒,我也有點兒懷疑,不知道自己真遇上了這樣的事能不能象想象中的心情坦然,就我自己對自己的瞭解,我並不是心寬廣的人,或者不客氣地說,心還相當狹隘。當別人對待我無情的時候,我會有滿腔的復仇的火焰燃起(雖然我不會付出行動,因為我不是行動型的人),這復仇的火焰會把我自己燒焦。病人家屬那樣對待我,很可能我會深委屈,滿腹怨恨,覺得他們太無情了。是啊,想象中的自己,或者是想要做的自己總是會和現實中的自己有太大的距離。

我又想到了那些病人的家屬,想到當他們覺自己受到傷害時的猛力回擊,仍然到不寒而慄,雖然,自己想象自己會坦然面對,因為自己有負於他們,但他們復仇的水將我淹沒時,我真的對他們沒有抱怨嗎?是啊,他們沒錯,因為受到了傷害,當然要討還公道,訴諸法律也是很正當的途徑,好像他們沒有可受到指責的一樣。可是,何其無情也!如果這個世間只剩下冷冰冰的法律主宰下的世界,而毫無人的溫情,我們又得憑著多麼的堅強和勇敢才能生存下去呢,也許,能不能這樣說,這樣的世界已經毫不足留戀了。

不過,世界上的無情事天天都在上演。像這醫生,畢竟還算有錯在先,一個沒有錯誤的人在這一生中是否就不會因受到別人的誤解而對他施予報復呢,應該也是有的。而這樣的時候,他又該拿出怎樣的寬容來包容那無理的打擊他的人呢。

其實,正應了那樣的一句話,“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我們料不到此生什麼事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但居安思危,讓我們有心理準備去承受命定要承受的苦難吧。而,只要我們不做錯事,便儘可心無愧怍,如果那苦難僅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那承受起來還好受一些。雖然料不到別人會怎樣對待我們,而當別人依自己的方式來對待我們時,我們又沒有力量改變,那麼,也就只有心底的坦然可以給我們以承受的力量了。

“只要問心無愧,便可頂天立地。”而我們對待別人時,也應爭取能以自己心的寬容給自己和別人以更多的生存空間了。

這只是坐而論道,不知道在現實世界裡我究竟會做得怎樣,但既想到了,就該照自己想的去做,雖然,有些事情是難,比如說寬容別人,一個人的心只有那麼小的時候,你怎能希冀他的心會增寬呢,也許真的象童話裡說的那樣要開進船去把它拓寬吧。而如果真有這樣的船,我願讓它開進我的心裡,既然短時間的受苦就可以擁有寬闊的心讓以後的生活更美好,又何樂而不為呢?

謝謝這個故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