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井井有條地恢復。

大朝會通常在初一和十五,用以頒佈重要的詔令。

此時已經錯過初一,趁機可以整頓朝中豫王黨羽,以便下一次大朝會時昭告天下。而那些曾經在平亂中站隊錯誤的官員大都被打為逆黨挨個審理,不少人閉門不出,但仍被抓進了刑部。

至於封賞則要等到大朝會再統一行事,下獄、連坐、審查的詔書雪片似的飛到中書門下,掌權此處多年的慕容詢卻人在大獄內。

這些都暫時與賀蘭明月無關,他每只用探望徐辛。

近來風言風語聽了不少,賀蘭對此一知半解盡數拿去告訴徐辛,末了問道:“為何要拿慕容詢開刀?”躺在榻上的女子還下不得但臉漸紅潤,她聞言笑了笑:“從道武皇帝那時起,慕容氏就為我大寧最尊貴的權臣世家。有的人認為慕容氏不如賀蘭、宇文和元氏顯赫,也沒有封王,但他們才是真正把持著大寧命脈的一族。”賀蘭“嗯”了聲:“這事兒我聽冉雲央說過,他解釋因為高氏與慕容氏在許多代之前同族同宗,只是高氏得了天命。”徐辛點頭:“的確如此,從前至今證明了高氏的人更適合當王。慕容氏不服,每次都被壓制著,到慕容詢父親那一代時已經不甘心屈居人臣之位了。你聽說過他麼?”

“好像是做了……中書令?”

“不錯,那時先帝年少,由太后趙氏垂簾把持朝政。她一介女能執掌天下十年之久,離不開慕容氏與母族趙氏的支持,中書令就用了這個機會,開始借鞏固王權之名打壓北三衛——而實際上,他只想藉機除掉朝中的異姓王。”徐辛輕咳兩聲,繼續道,“你也知元氏在那時自行請奏削去了東山王爵位。”賀蘭明月若有所悟:“我明白了,莫非太師是用這方法折損小我保全大局,他不想和慕容氏硬碰硬?”徐辛道:“沒人能和慕容氏硬碰硬,尤其在慕容詢入仕後。”當世大儒,門生無數,後來還做到了太子的老師……此前慕容氏把控朝臣靠威,靠利誘,在慕容詢之後便是靠聯合士族拉攏百官。

先帝一道旨意要清除朝中潛伏已久的世家實力,開闈,廣納寒門子弟。慕容詢順勢而為,先是才子之名傳遍大江南北,滿腹經綸加上高貴出身足以被寒門中難以出頭的士人奉為導師,名正言順地以提攜之名結黨為政。

經過建元、景明年號更迭,再到高景即位時,慕容氏已經被慕容詢養成了龐然巨物,坐擁無數門客與學生,不可輕易撼動。

此刻,另一個野心家浮出水面,同樣帶著超過二十年的鑽營和豐厚籌碼與他們達成共識:不能讓繼承孝武帝遺志,要緊接著掃清朝野汙濁的高景坐穩帝位。

高泓要君臨天下,慕容氏要繼續權傾朝野,雖是各懷鬼胎,利益卻是永恆的。

想通這一層,就很輕易地解釋了為什麼高泓一倒臺,高景立刻扣押慕容詢——這大約成為北寧開國以後高氏剷除慕容氏的最好時機。

高氏能忍一時,卻不可能忍一世。

什麼天命,君臣,同宗同族的先祖,能坐江山的只能有一個姓氏。

“既然是如此……”賀蘭明月頓了頓又問,“我怎麼還聽聞了,什麼慕容氏曾經讓先帝向柔然割地求和的事?而被割讓的那一片城池中,就有隴城。”徐辛反問:“你不若猜猜看他的用意。”隴城對賀蘭氏而言是永遠的一道傷,賀蘭明月出生時它已經劃歸柔然。他尚且覺得恥辱,西軍舊部、賀蘭一族更加不能容忍。

封地都城怎麼能輕易割讓,何況那時怎麼需要求和?

“是了!”賀蘭明月恍然大悟,“我記得彼時……皇帝要打南楚,但柔然蠢蠢動北方不安定,全國最銳的軍隊便是西軍,皇帝想調動他們,又怕西軍一旦離開北境柔然會立刻反撲,屆時南北同時作戰,沒贏面。”徐辛頷首,示意他說下去。

賀蘭明月道:“二十年前臨海軍還是一盤散沙,就算有名將坐鎮,主要兵力必須震住段部。各地駐軍裝備良莠不齊,缺乏將帥帶領,攻打南楚雖兵力壓制,到底差了必勝的把握。所以皇帝讓父親帶人奔赴南郡開戰,此時北方……”要如何牽制柔然呢?

不能伐戰,只能伐

遊牧王庭的可汗喜歡南美人、美絲綢和那片沙漠中的綠洲,賀蘭山與陰山形成的狹長河道兩側的平原他們眼饞但久攻不下,於是趁機獅子大開口。

可那處是隴西王的封地,朝廷說了不算。

賀蘭茂佳不同意將隴城在內的一十七城讓給柔然,這樣做無異於將銀州至肅州一線毫無阻攔地暴在敵人面前。

“……所以,慕容氏動了歪腦筋,隴西王手握兵權,先帝又極為倚重信任他,西軍在百姓中威望也非常高……這是上天送來排除異己的好機會。”徐辛說起這事依然止不住的恨,“中書令說服趙太后,直下懿旨,割地。”割去隴西王封地,其一君臣離心,其二利用兵權可以彈劾賀蘭茂佳擁兵自重即刻廢掉先帝這條左膀右臂。

賀蘭明月聲線變調:“父親能同意嗎?”徐辛搖頭:“不知道將軍怎麼想的,他從沒對任何人提起,我只能猜測也許當時先帝年輕氣盛,一心要攻下南楚,給了他事後奪回的承諾吧,否則光是太后說了……將軍絕不會答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