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27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上醒了便成功了,之後只要好好的調理,便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第138章三王看到皇上醒來才有了之後的安排。
待到這些人宮的時候,便順勢找了一個人假扮皇上躺在牀上,真正的皇上則待在御塌後面的密室裏面聽着這一切。
所以當時九王要上前查看的時候,李順德才拼命的攔着,就怕他上前看出一些破綻。
而且皇宮的侍衞們,還有三王自己都是將計就計的配合這些人,不然哪會這麼順利。
對於成家和明家,想起二十年前程家幾十口人的仇,他是不會輕易放過這些人的。
當初父皇登基的時候,多虧了明家,成家和程家扶持。
登基之後,這三家的勢力越來越大,後來因為元后出自程家,三王又最得皇上寵愛,程家的勢力漸漸的超出其他兩家。
在多方聯合之下,程家父子駐守邊關的時候,被誣陷通敵賣國。
面對確足的證據,皇上無法,只好把程家父子關進大牢。同時收回元后的鳳印,足於鳳棲宮。
元后自幼身體不好,自從生了三王之後,身體更是沒有恢復過來。
聽到這個噩耗之後,便直接病倒,得到皇上這樣的處置,更是雪上加霜,便一病不起。
更加糟糕的是,程家父子的案子還沒等皇上過問,便發現二人死在了天牢裏。
同時發現的還有一封偽造的悔罪書,造成一種畏罪自殺的假象。
當時的皇上看到這個結果,然大怒,這些人簡直把他當成傻子在耍,下令嚴查此事。
同時封鎖消息,不讓人透漏給元后知道。他那樣的處置本來是想保護他們,但成這樣,他不想元后也出什麼意外。
但是有時候意外總是防不勝防,最終待皇上聽到消息,快步趕往鳳棲宮的時候。
看到的便是,氣絕身亡的元后,和滿手鮮血,眼睛赤紅的三王站在堂前,身邊躺着一個渾身鮮血的後宮嬪妃的屍體。
皇上心中大驚,趕緊走過去,要檢查三王的情況,但是此時的三王渾身尖鋭的看向他,阻止任何人的靠近。
就像是失去了母獸的小獸一樣,不信任任何人。
皇上看到這種情況,悔恨不已。
看到躺着鳳塌上,已全無聲息的元后,痛徹心扉。
面對香消玉殞的愛,面對深受刺
的愛子,皇上悔恨不已,卻也束手無策。
最終能做的,也只是讓李順德帶人去把事情查清楚,讓自己心理有些安。
為了不讓人發現三王的不妥,皇后殿裏的這些人也都處理了。
之後查出來參與到那天那件事的人,都被處死,後宮的人瞬時噤若寒蟬。
那個被三王殺死的宮人,更是連一個全屍都沒留下。
這人不知被誰慫恿的,來到元后這裏嚼舌,説出了程家父子慘死天牢的事情。
元后聽了之後,承受不住打擊,便這樣香消玉殞了。
在此人口出狂言,用各種話辱罵皇后的時候,恰好被下了學,來看望母后的三王看到。
待三王看到裏面真實的情況,看到氣絕身亡的母后之後,便失去了理智。
動手結果了這人。雖然三王那時才八歲,但是已經開始習武的少年,殺死一個後宮女人還是很容易的。
儘管之後,皇上調查了此事,同時也處置了一批人,還順手把明家和成家的權勢收回,但是程家幾十口人,此時早已死的死,逃的逃。
而皇上當時為了朝廷的安穩,並沒有動手處理那些罪魁禍首。
最初,三王對皇上是怨的,但經過了二十幾年悉心的教導,真心疼愛,他心中的怨已經消逝。
對於父皇,程家可以恨,母后可以恨,他卻不可以。
但對於成家和明家,這些真正的兇手,他卻不會放過。
他是不會再給這些人留任何後路的,所以才會有了之前的安排。
但是這次的事情,他只有讓皇上的好好的看看,才能讓他下定決心,處理這些人。
而且他是不會允許,登基之後,有人壓在自己頭上的,明妃不行,成皇后也不行。
這次的機會,皇上能夠下決心把這兩個人處理,他心中還是很滿意的。
對於明毓,皇上只是下令將人關押在天牢裏。
新皇登基之後,第一件事便是處理明毓。
不僅因為明毓只是牽扯甚廣,還有藉着這件事,給新皇立威的目的。
單看明毓的罪行,結黨營私,貪贓枉法,這些都不是最重的罪,除了這些罪行,他還通敵賣國。
當年的事情,背後便處處都是他的影子,雖然最後在天牢害死程家父子的這一步,他可能沒有參與。
但是開始誣陷程家的背後之人,絕對是他。
早朝,太和殿,新皇隨意的坐在御座上。
淡淡的看着殿上站立的這些文武大臣,示意身邊的宮人呈上明毓的證據。
這些年來他可是收集來不少,就説當年莫州通判私通北羌一案,背後之人便是他,當時他雖有懷疑,卻沒有找到充足的證據。
這次終於找到了充足的證據,再者勾結鎮西將軍,打算私通西氐,卻沒想到,還沒成功,就得到鎮西將軍被西氐殺死的消息。
除此之外,當初幽州賑災貪污案,背後也有他的影子,甚至江州大壩案背後都有他的人。
這明毓當內閣首輔這些年,沒少做這些貪贓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