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主席约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段苏权食指轻轻敲击桌面:“主席说的歼灭战,就是从长官到伙夫:或是击毙,或是俘虏,不能让其漏网…”
泽东微微一笑,望住凯山·丰威汉:“假如你们把诺萨万、文翁、西河抓住了,我劝你们也不妨用用洗脑筋的办法,把他们当宝贝看。”1965年12月3
,彭真与凯山进行了中、老两
第二轮会谈。之后,当时正在上海的
泽东约见凯山·丰威汉。
两领导人见面前,中联部要为
泽东准备一个千字左右的情况反映,段苏权自然要参加。写情况反映时。段苏权回忆了不久前同凯山的几次
往和谈话。
那天,段苏权入睡较晚。刚刚打了一个盹,就被炮声震醒了。他屏住气仔细听了听,炮声是从桑怒前线传来的。
最近,他曾去过桑怒省的香科县,那是凯山同志最早打游击的地方。去过川扩省的富科特山,那里正是巴特寮和右派军队对峙的主要战场他还视察了甘蒙盛丰沙里盛孟赛盛南塔省,走遍了上寮、中寮,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他看到这支有着抗法斗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确实可以担当起民族解放的重担,同时也有些具体意见想与凯山·丰威汉等老挝人民负责人谈谈。
炮声不紧不慢,时断时续地响个不停,他睡不着,那炮声像是在他心里敲鼓,震动着那些心里话想一吐为快。
段苏权披衣起身,走到军用地图前,借着口
进来的一点月光,久久地凝神思索,脸上
替闪过疑惑和失望的神
。
“起得好早啊,老段!”段苏权转脸望去,是军事组的孙丕荣同志。他慢步踱到桌旁。问:“你听这炮声是从获孟前线传来的吗?”孙丕荣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曾担任过后勤学院指挥系主任的军事指挥员,作战经验丰富。他走到挂图前,数了数上面的方恪,指着图上的某一点:“是从这个方向传来的,不过,敌人的开炮声我们不可能听到。”
“那么,是我们向敌人打炮喽?”段苏权望着孙丕荣,以强烈的战术意识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立刻证实了自己最初的判断。苦笑着说:“你听,是在敲牛皮糖么!敲了二、三个小时了,这能打个鬼?”孙丕荣被将军形象的比喻逗笑了。他颇有同地点点头。这样使用炮兵,不仅不能消灭敌人,并且很
费炮弹。
他收住笑,向将军建议:“今晚,凯山总书记不是要来学习吗?正好可以了解一下情况,一起讨论讨论。”晚上,老挝人民总书记凯山·丰威汉像往常一样,由他的秘书陪同,来到中国工作组驻地,同段苏权一起学习研究老挝革命的有关战略战术问题。
“听见打炮了吗?”凯山总书记脸上带着一团喜气,进门就向段苏权通报情况,说:“今天凌晨,我们向盘踞在获孟前线的一个敌人据点进行了炮击。”
“噢。我们听到了。”段苏权点点头,随手打开一张五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指着获孟前线的我方阵地向敌方阵地划了一条直线,探询地间:“炮击是从凌晨3时半开始,打了3个小时。从断断续续的炮声和持续的时间看,可能是封锁敌人的通运输,或是拦阻敌人的进攻?”
“不,是炮击敌人的据点。”凯山总书记呷口茶水,兴奋地解释说:“是配合我步兵连队歼灭敌人守军的一个连。”
“噢…”段苏权显出严肃,点点头。他的询问只是一种谨慎的表现,这也是他的格特点。为了使谈话更准确有力,他收起地图,又问一句:“战果怎么样?”
“全打垮了。”凯山将手痛快地一样“拔掉了这个据点!”段苏权不动声地点点头。如果打炮确是为了封锁
通或是拦阻敌人,那么这3个小时的炮击就另当别论。问题是这场炮击恰恰就是他所担心的“配合步兵连队去歼灭敌人守军”这种炮击法怎么可能全歼?
而凯山的回答也不是歼灭,只是”打垮”因为对方是兄弟的总书记,段苏权的谈话不能不讲究方式方法。他绕个弯子说:“总书记同志,我今天就打歼灭战的问题,想谈谈个人学习
泽东军事思想的一点体会,供您参考。好吗?”
“好好,好好。”凯山总书记一连说了四个好。他虽然是一个的总书记,但谦虚好学。他正年轻,30多岁,面对一位作战生涯要比自己多十余年的中国将军,常常能虚心下问,他打开笔记本,认真地望住段苏权。
段苏权在凯山对面坐下,用食指轻轻敲击桌面,一字一板他说:“歼灭战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就是对于所打击的敌军,从长官到伙夫,或是击毙,或是生俘,不能让其漏网!比如今天凌晨你们打炮,进攻敌人据点,出动多少部队?”
“一个连。”
“这就不叫集中优势兵力。敌我兵力对比是一比一,这样打不成歼灭战。另外.炮击断断续续,零零散散打了3个小时,只能把敌人轰跑。如果集中所有炮火在短时间里密集猛烈地轰击,那么敌人就跑不及。就可以消灭大量的有生力量!”段苏权将双手作一合击状。
坐在旁边的孙丕荣补充说:“前不久。613营一个连进攻加套以北的无名高地,先以82迫击炮单炮击了一个上午,然后才发起冲峰,其实敌人早就跑光了。像这样的战法,最多能叫个击溃战,不能叫歼灭战。”凯山总书记的秘书是一名华侨,显然不像中国这些老军人有丰富的战争经历和军事知识,他用不太
练的广东话问:“把敌人打垮了不就等于是消灭了吗?”孙丕荣摇摇头,略一思索,说:“击溃战与歼灭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战法。客观效果也截然不同。比如,保卫人民
中央的一个高炮连被打垮了,士兵全跑了,有的回家,有的去玩姑娘。可是,经过半个月的收拢,他们又归队,重新恢复了建制和战斗力。你看,敌人把我们打跑了,可以收拢回来,同样的道理,我们把敌人击溃了,敌人也可以重新收拢兵员恢复建制和战斗力。这样打来打去,永远改变不了敌我力量的对比。”
“敌人对丢弃武器装备跑回去的人员,不加责备,反而加薪。就是这个道理。”段苏权接过来话头,说:“任何一支老部队,都有他自己的一套传统、作风,即使受到重刨,只要保留了一部分,补充新兵后很快就能恢复,其传统、作风,战法可以保存延续下来。可是一旦全部歼灭,这支部队就不复存在了。就算你能召来新兵,还叫那个番号,也是名存实亡。失去魂儿了,没有战斗力了。”段苏权从凯山的眼神里看出,他讲的这些对方还不能一下子全部理解消化。便伸出面手,张开十指。进一步比喻道:“你看这十手指,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负过伤;伤可以养好,所以我现在仍然有一双有力的手。但是,如果我被切掉了一
手指,结果又会怎样呢?那
指头就永远长不上了。这只手就不可能恢复原来那么有力。所以
主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凯山·丰威汉会心地笑,频频点头,用左手的食指按住右手的大拇指,风趣地说:“是的,要是把一个大拇指断掉了,那我就成一级残废了。今天我收获很大,让我回去想想,明天再来。”第二天晚上,凯山总书记又准时来到段苏权将军驻地。
他把挎包拿下来放在桌子上,一边取笔记本一边说:“段同志,您昨天讲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回去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断其一指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怎样才能集中优势兵力呢?”段苏权早有准备地打开泽东选集:“今天,我们共同讨论一下
泽东同志在1946年写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篇文章吧。”尔后,段苏权联系他到桑怒、川扩——查尔平原地区了解到的战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
泽东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凯山总书记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重点之处还划一些红杠杠。蓝圈圈。他又不时瞩咐那位
心挑选来的懂汉语的华侨秘书要详细记录,准备印成老文,发给中央委员们。
段苏权合上“驯,表示讲话告一段落。凯山舒口气,谦虚地问:“老师,现在可以提问了吧?”
“同志,同志,”段苏权笑着连连摇手“我们是同志式的互相讨论学习。”凯山总书记笑着点点头。然后十分认真地问:“段同志讲到要集中6倍。或5倍、或4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3倍于敌的兵力。最多时,你们几个兵团打敌一个兵团。但我们一共才3万多人,还要坚守各个战区的阵地。怎么才能集中优势兵力?”段苏权没有马上回答。他随手把一盘招待客人的水果糖倒在桌子上。分成两堆。一堆多,一堆少,然后指着多的那堆说:“这是敌人。这堆少的是我方。”段苏权将“敌人”散开,说:“敌人占了琅拉邦、万象、沙湾拿吉、沙拉湾…”其中一粒糖孤立拿出,在桌上轻敲两下:“这是敌人在获孟的一个连队。”段苏权从“我方”的糖堆里抓出五粒。
对那一粒敌人摆成包围的态势:”我方只要不散开,就能拿出几倍于敌的力量…”
“唔——!明白了,明白了!”不等段苏权讲完,凯山总书记就高兴地叫起来:“你的意思就是说:总体上敌强我弱,具体战役战斗中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对吧?”
“这里关健在于形成拳头,不要只想分兵把口,占领一城一地。歼灭了敌人,不怕这些地方不属我们。”将军深深吁口气继续说:“总体上的劣势,要靠每一个局部上的优势歼灭敌人,而逐渐改变成总体上的优势。比如,先集中一个营歼灭敌人一个班,一个排,或者集中两个营歼灭敌人一个连。”
“可以办到.这是可以办到的。”凯山总书记连连点头。
随即把“敌人”分给在座的同志们:“来来来,各个歼灭又过一夭,寮中央办公厅清早派人送来一只40多斤的架子猪,解释说:“凯山总书记吩咐,今天下午学习后,他要请中国同志吃一次烤全猪。”工作组的炊事员在老挝同志的指导下,将猪杀好、剃、洗净、掏出下水,往猪肚子里
进十几种香料,再将肚子
好,用一
竹竿横穿进去,架在柴火上翻来覆去地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