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受害者的光榮標籤幾乎來不及分發”的社會轉型期,利用自己出身於原住民母親的身份,搶到了受害者光榮的標籤,成為進身政壇的敲門磚。
小鍾關心同志議題,鼓起勇氣在音樂會的舞臺上公開出櫃,然而卻未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情。在同志運動初期,進分子需要“華麗夢幻彩光的加持,要異
戀對他們敬愛地拍拍手”,鍾卻不識時務地要求臺下連署,要求治安單位掃蕩三溫暖,“避免藥物與不安全
愛對同志生命的殘害”。如此“不識時務”使他成為同志圈內所排斥的反動保守分子。小鍾對同運的批評帶著厭世者的喋喋不休,卻不乏黑
幽默的異想,令人想到王文興《背海的人》中的爺。他想象如自己這般連在同志國度都無法取得公民權的沉默大多數,帶來改變世界的那一天:等到他們終於發狂了的那一天,有的脫下內褲衝進嘉年華式的反歧視大遊行隊伍中,如洪水猛獸對著咩咩可愛羊群撲咬,接著不顧花容失
的四面驚叫,他們開始
,看看這個扮神扮鬼恐嚇他們的世界,最後到底能定出他們什麼罪名!
小鍾雖然出櫃,仍不忘對家的責任。妹弟長年移民國外,小鍾獨自負起為年邁患病的父母照護送終的責任,最後在鄉下家屋和兩老的骨灰罈相對,雖不能傳宗接代,也算無愧於心:“雖然是爛命一條,至少知道生錯的是時代,不是自己。”小鍾對於男歡男愛,有自己獨特的觀察與妙語:同間太清楚彼此相同的配備,對方的施或受與自己的
幻想,
本無法切割……這種同時以多種分身進行的
愛,是需要更高度進化發展後的腦細胞才能執行的任務……
相對於老七和小鍾,阿龍和姚則是遊走於同戀和異
戀機制之間的角
。在超商打工的阿龍已有女友小閔,卻意外捲入老七中風和美樂地酒吧的火災。當年暗戀阿龍的國標舞助教tony在一場選舉活動中表演而被媒體汙名化,乃至羞愧自殺。阿龍自責於未能及時救回tony,而將贖罪的念頭移情至老七,不顧小閔的不滿而去照顧老七,未料卻一步步介入美樂地酒吧人鬼夾纏的異質空間。有趣的是,就連群鬼漫遊、等待超度的場域也具體而微地呈現了同志時尚戀物的次文化:在melody門口守候的人已經多到十位。在入夜的低溫下,約定好了似的都是全套西裝打扮……有一九八?年代那種大墊肩型的,或一九九?年代長版窄領四扣的……一群衣冠楚楚的身影,就這樣在店門前聚集不散,彷彿前來參加一場神秘的聚會。
在推理小說般的敘事中,最終謎底解開,姚竟是所有要角情劫的“元兇”:他是老七終其一生唯一認定的“大學生情人”,也是小鍾瀕死自慚形穢也要見上一面而無憾的初戀對象,更是阿崇一路委曲求全卻難討其歡心的炮友。姚周旋於眾男人之間,遊刃有餘,而在異戀婚姻的庇護下,事業家庭左右逢源。他在同志圈內,是個高明的不沾鍋玩家,也是個掠奪者;然而故事結尾,由於美樂地火災,一張被老七珍藏多年的“情人照”曝光於媒體,姚的入閣之夢毀於一旦。從另一角度而言,原生家庭破碎的他渴望有自己的家,在異
戀機制的恐同窺視下仕途中斷,他又何嘗不是個受害者?
最後,在老七宣告不治的時刻,阿龍聽從湯哥鬼魂的指令,放火燒掉美樂地,也解放了這群來自不同年代,備受壓迫桎梏的同志冤魂。一則則原本可發展為漫傳奇、驚心動魄的邂逅,最終變調為似是而非、又似曾相識的沙影夢魂、瀰漫著痴昧且痴魅的酷兒誌異。
在郭強生戲劇化的多線敘事鋪陳下,同志的愛情和政治、、謊言以及恐同窺視之間難以切割;陰鬱穠麗的懺情告白和戀人絮語總揮不去糾糾纏纏的魑魅魍魎:那些恍若前世今生的情傷史或傷情史;那一連串被作踐和作踐別人的愛情病歷表;終身伴侶不可得而必須孤獨面對青
不再、貧病老殘的終極宿命;以及出櫃或不出櫃都得如鬼魅般,守著黑暗王國的一方秘密基地作為存活的策略……這種種同志的集體記憶和情
結構,都在郭強生兼具宏觀與微觀的筆下深刻展現。
張靄珠,臺灣通大學外文系教授,著名酷兒與
別理論、劇場表演與影像文化學者,著有《
別越界與酷兒表演》《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臺灣新電影及其影響》、英文學術專書queerperformativityandperformance以及remappingmemoriesandpublicspace:taiwan’stheaterofactionintheoppositionmovementandsocialmovements,from1986to1997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