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探究竟。

楚天竹在固定穿越點附近搭了個簡易竹屋。從這裡穿過密林,走上十分鐘,就可到達那棵溪邊大樹,後要轉移物資,十分方便。

此處遠離村人獵戶時常出沒的區域,便於藏匿,位置極佳。即便製作火·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意外,也不會誤傷路人。

雖然現在還只有一間四面透風的簡陋小屋,但未來會一步一步改造,變成一間秘密工坊。

黃櫨沒有如往常一樣跟在師父身後。

自從季玄凌的別院建好後,黃櫨每天的行程就變成了早晨起來練功,上午去別院聽季玄凌傳授文章學問、處世之道,下午自行研習課業。

季玄凌的別院,與仙山區域常見的青灰建築不同。

作為主體建築的樓閣塗了紅漆,門窗樑柱等亦是雕細琢、彩斑斕。進入竹林後,老遠就能看見這座飛簷高挑的豪華朱閣。

院牆上刷了粉,每逢晴朗的夜晚,皓月當空之時,便有竹影橫斜,落於白牆之上,如同一幅長長的水墨風景畫。

安排好黃櫨後,楚天竹就開始了他的“煉丹”大業。每除了晨起訓練黃櫨之外,便是悶頭在新建的竹屋中研磨材料。

他請村長放出話去,說山上的竹仙師要開始煉製丹藥,長期收購煉丹所需的材料,並列出了收購清單。

清單中羅列了一些尋常補氣養血的藥材,並將硫磺、硝石等物巧妙的混入其中,使人看不出他真正需要的材料是什麼。

自古以來,仙師們煉丹時,都會在丹爐中放入種種礦物。

他們認為草木歲歲枯榮,不可長久,使用草木作為材料,煉出的仙丹無法助人長生。

金石則不同,不懼火煉,千年不朽。

甚至有人會在丹爐中混入金箔、水銀等物,以求煉出能使人白飛昇、不老不死的金丹。

與他們相比,楚天竹收購丹砂、硝石、硫磺等礦物,實在算不得什麼稀奇。

至於煉丹所需的丹爐,原本定製新爐需要數月,不過眼下就有一個現成的。

先前住在大王莊的柳仙師回鄉做官去了,他置辦的宅子卻暫時無人接手。

鄉里人買不起這等宅院,城裡人又不願到這偏僻地方來住,因此一直空置,只留一個老管家在此照看,尋找買主。

宅子裡除了帶不走的大件傢俱,還有一座半人高的丹爐。

柳仙師對煉丹之術一竅不通,炸了幾次爐,把這丹爐炸得灰頭土臉,不堪入目。

幾位本接手的仙師看過實物後,都連連搖頭,不肯成了。

如是數次,山中或真或假的仙師們都聽說這丹爐實是個廢品,不再前來。

宅子還三不五時有人來詢,香爐無人問津。

因此楚天竹一出要購買丹爐的意思,老管家生怕他跑了,一開口就開出一個極低的價格。

柳仙師先前不過白身,現在已在盧州做了官,地位水漲船高。

人說宰相門房七品官,官員家中的管事、僕從出門辦事時,一說自己是某某大人府上的,地位立時與旁人不同了。

老管家迫不及待的想處理掉大王莊這點事務,好早回盧州,去當他的風光大管家。

管家給出的價格,大概相當於定製一個全新丹爐價格的十分之一,楚天竹欣然接受。

他又沒打算真的煉丹,便宜購入一個丹爐,只為裝裝樣子,以防有好事者前來刺探。

見這位竹仙師點頭,老管家笑逐顏開,終於處理掉了這個燙手山芋。丹爐雖然沒賣到東家要求的價格,但只要賣宅子時稍微抬一抬,便可找補回來。

楚天竹僱了馬車,把沉重的丹爐運回山中,又採買了一些工具,煉丹工坊已初具雛形。

這段時間,陸續有村民送來清單上的礦石材料,他立即開始著手加工。

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放出消息,聲稱煉製出一爐“辟穀丹”,待價而沽,換來的錢財,用於後續收購材料。

就在楚天竹勤勤懇懇的材料時,一個來自青州的商隊,出現在黃家村。

他們拿了一封寫了仙居地址的信,在村民的指點下,找到了半山竹林。

為首之人身材微胖,鬚髮很重,穿著一身輕薄的靛藍絲衣,手中摺扇不停扇動,依然熱得汗浹背。

他叩響竹林仙居的院門。

此時黃櫨在別院讀書,楚天竹在山中“煉丹”,家中只剩王文軒一人。

王文軒極不情願的放下書,前去開門。他眼神不好,動作也慢,拖拖拉拉的。

但叩門之人似乎極有耐,不疾不徐的叩門三聲,稍作等待後,以同樣的節奏再叩三聲,循環往復。

王文軒神情飄忽的打開院門,口中唸唸有詞。他的思緒還停留在書中,雙目茫然,因此開門之後瞪了好一會兒,才恍然驚覺:“大哥!你怎麼來了?”來者正是王文軒的長兄,王文舉。

王家在青州經營藥材生意,已有三代,是本地人盡皆知的百年傳承老品牌。

經營的藥房“百草堂”在青州共有十餘家分店,向來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口碑極好。

王文軒的父母擔心他被人所騙,特意要他大哥王文舉到仙山一探究竟,無論如何,儘量將王文軒帶回家中,方便照拂。

仙山位於京州西北與盧州界之處,青州位於東南。王文舉要到仙山,需得先進京州,再從京州轉道向西。

京州自開元定都以來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