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進兵盧龍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盧龍盧龍即今河北喜峰口。位於徐無山麓的最東面,坐落於兩山之間。左側是梅山,右側是雲山。

盧龍是依山修築的城池,有三道城牆構成一個“曰”字形的防禦體系。外圍主城牆高五丈,寬三丈,長一百丈,由石塊從裡到外整體碼堆而成,中心豎有一兩丈高城樓,叫望曰樓。

在主城牆兩端,依著山勢修建了輔牆,城牆上也各有一樓。矗立在梅山上的叫梅樓,修建在雲山上的叫雲樓。由兩邊輔牆開始,向更遠的山上延伸。漢朝修建了一道大約兩百多里的城牆,用以防止胡族入侵。

主城牆向後一百步,在兩山之間,再築了一座高大城樓,城牆高寬皆與主城牆一樣,長五十丈。上有一樓名盧龍。兩邊以石牆與主城牆相連。兩側是兩列士兵營房。再往後,相距一百步,就是面對官道的新月樓。這道城牆高四丈,寬兩丈,長八十步,上有一樓叫新月樓。這裡兩側都是堆積糧草的庫房,馬棚和治療傷兵的木屋。

盧龍歸屬遼西,城內的有一萬三千多戶,四萬三千口人,甲士六千八百,算得上是邊疆一大城市。

在右北平艹練兵馬的劉泰得報由檀石槐率領中東兩部鮮卑加上烏恆合兵十一萬進兵盧龍劫掠遼西,大部便民以全部遷入盧龍內,但仍有數千人死於胡族鐵騎治下。

大怒的劉泰連夜起兵右北平兵馬三萬,冀州兵馬兩萬,近衛軍兩萬和三萬遼西軍趕往防守薄弱的盧龍,盧龍乃大漢邊疆重關,歷來是北方外族的眼中釘,中刺,毀之而後快。

因軍情緊急,劉泰也沒有多說什麼誓師的話語,只是說了一句“犯吾強漢者雖遠必誅!”便帶領大軍趕往盧龍,雖然話語不多,但卻起了十萬將士保家衛國之心,十萬大軍氣氛格外沉重,除了少數冀州兵,兗州兵外。

趕了兩天一夜,大軍終於開入盧龍,還好在鮮卑來犯之前趕到,否則單憑盧龍六千八百邊軍如何能受得主十多萬胡族虎狼之師。

“孩子啊,你死的好慘啊。”一位老婦抱著一具看上去已死了多曰的屍體,痛苦大喊道。

“我的兒子,孫兒,都死在胡人手中,老天啊,開開眼啊,救救我大漢邊疆數萬百姓啊。”一位老漢神情帶著死瘋癲的大漢。

“…”

“…。”一路走來,盧龍內到處都是苦女喪兒之聲,坐在戰馬之上的劉泰神情尤為沉重,重重的嘆息一聲對身旁的顏良吩咐道:“文恆,汝三千人將城內已死的屍體,全部火化,若有家人的便讓人領回去下葬,若無家人的…。。挖個墳埋了吧。”

“諾!”漢末多興土葬,雖然疑惑劉泰為何要火葬,但顏良也不敢違抗軍令,連忙下去安排。

“主公為何要其火葬?”一旁的戲志才忍不住上前問道,畢竟若是火葬,本會遭起百姓的反,對如今善在廣收民心的劉泰,實為不利。

劉泰搖了搖頭,眉頭皺了皺,鼻子動了動,聞了聞遍佈城的死屍味說道:“屍體若隨意土葬,久之恐為釀成瘟疫,為更多的百姓著想,還是火葬了吧。”

“恩?”戲志才點了點頭,也是聽聞過,若人死後的屍體,不好好處理,有可能會演變成瘟疫,方才是沒有想到,如今經劉泰一提醒,也立馬回過神來。

“主公當吩咐將士們,收取屍體時,當為有家人的百姓好好解釋一番。”戲志才進言道。

劉泰點了點頭說道:“是泰考慮不周,典韋你去吩咐文恆不可對百姓用強,若有要求,可好好解釋一番。”

“諾”一旁的典韋,應聲領命,頓時打馬往顏良所在方向趕去。

“不知這盧龍由誰負責,為何此時還不來接泰入府衙?”劉泰眉頭皺了皺,入了城後,盧龍的官方一點反應也沒有,除了邊軍前來領路外,幾乎沒有一員將領來續職。

“劉將軍…。”一旁負責引路的甲士,雙目有點紅腫,梗咽一聲說道。

“恩?”劉泰發現甲士神情不對,疑惑的問道:“出了何事?”

“劉將軍,盧龍邊軍統領已在救援外百姓時,戰死了。”甲士梗嚥著,拜倒在地說道。

“什麼…。。”數聲驚呼同時響起,劉泰大怒道:“為何汝不早報與本將軍,該死,架!”大怒的劉泰,連忙架馬趕往盧龍統領府衙,馬上劉泰想道:“他的,卻是該組件一個情報部了,盧龍將領戰死,居然沒一個人來通知我,若是鮮卑在今天早上入侵盧龍,豈不是大事休矣。”不過情報處的負責人,實在是難找,這半個多月來,劉泰一直在物人選,奈何麾下沒有什麼情報人才,本來戲志才是最合適的,但戲志才身體不好,如今禮部重擔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再加上情報部,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了。

“報,主公,鮮卑大軍已在盧龍十里外下寨,大軍遍佈整個草原。”一位身著軍服的斥候,神大驚的往劉泰方向趕來,便打馬,便喊道。

“什麼?”劉泰驚聲一叫,回馬看向身後跟隨而來的黃忠等人道:“漢升,速率三萬大軍接受盧龍防禦,加派探馬前去探營,鮮卑大軍的一舉一動都要報與吾。”

“忠領命。”黃忠應聲帶領麾下三個萬人隊趕往盧龍城牆接受防禦。

“怒斬,汝領麾下兵馬,將城內老幼,全部遷往後方就近城縣。”

“文丑領命。”文丑躬身應命。

“等等。”劉泰召回即將離去的文丑,再次吩咐道:“記住,對百姓不可用強,若真不願離去,就讓他們留下吧。”

“諾。”雖然疑惑劉泰的命令,但文丑還是一絲不苟的執行。

“主公,吾等還是先往統領府一觀吧,攸料不差,盧龍將官應當都在統領府。”一旁的荀攸上前躬身言道。

此方出征,荀攸與戲志才隨軍而來,陳宮與荀彧留在了後方,為大軍輸送糧草,至於郭嘉還小,被劉泰安排到荀攸麾下任命為助從,便學便幫荀彧處理政務。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