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起去遊樂場,三個人坐過山車,媽媽害怕時爸爸還會探過身來捂她的眼。

“梁章澤你快坐好了,別掉下去!”他記得他媽媽當時很害怕地說。

後來父母就莫名其妙地開始經常陷入冷戰,偶爾跟對方說一句話,也會迅速發展為爭吵,一吵起來,看著對方就像看著敵人。

——都過不下去了怎麼還不離婚?梁思喆常常在他們吵架的時候冒出這種想法。

可他忍了又忍,還是沒把這話說出口。

但自打那會兒他便知道,愛情就像牛和麵包一樣,是有保質期的,會慢慢變質,逐漸腐爛,這是個無法逆轉的,令人絕望的過程。

所以不跟喜歡的人在一起也沒什麼大不了,與其最後兩個人反目成仇,還不如干脆不要開始,杜絕一切變質的可能。

梁思喆的情緒平復下來,側過身關了頭燈,躺下來,清空大腦,閉上眼強迫自己繼續睡過去。

那以後他們隔了大半年沒聯繫對方。

曹燁刻意不去關注梁思喆的新聞,他在國外上學,避開這類消息輕而易舉,梁思喆還沒紅到國外去。

平常人身上的逃避,擱在他身上成了不耐煩,他不耐煩搭理梁思喆。

他不搭理梁思喆,梁思喆也沒太有空上趕著去哄他。他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他是少年影帝梁思喆,千萬粉絲放在心尖兒上捧著,犯個錯有千萬張嘴替他辯駁。

《十三天》在全國影院首映的前一天,梁思喆跟胡雨斯的戀情忽然被媒體全面爆料。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曝光,畢竟那偷拍的角度和清晰度實在不像是出自業餘的路人之手。

梁思喆那會兒已經簽了一家經紀公司,經紀人許雲初在業內小有名氣,她旁敲側擊地打聽出這消息是胡雨斯那邊主動向媒體爆料的,跟十九歲的新晉影帝談戀愛,這可是一樁大新聞,能帶來相當高的一波關注度。

許雲初給梁思喆出謀劃策,說對方既然不厚道,那我們也不必太仁義,如果明天首映禮有媒體問起你們之間的關係,你只管說是朋友關係,你們沒被拍到牽手擁抱,誰也沒辦法憑藉這幾張照片說你們談過戀愛。

首映禮上胡雨斯藉故沒有出席,所有娛記都舉著話筒試圖從梁思喆口中套話。

梁思喆一天內被問了幾十遍關於戀愛的問題,劇組其他主創在一旁全都成了陪襯,沒人關心電影也沒人關心小滿,所有記者的問題都集中在梁思喆跟胡雨斯的戀情上面。

梁思喆一開始還頗有耐心地說“只回答跟電影有關的問題”,到後來實在應付得不耐煩,覺得談個戀愛何必遮遮掩掩,見不得人似的,便由著自己的子懟了回去。

恰好有一個記者問:“梁思喆,如果你事先知道會拿影帝,那你還會不會跟胡雨斯戀愛?”梁思喆抬眼看那娛記,反問道:“拿影帝跟戀愛有什麼關係?”記者見他上鉤,竊喜道:“這麼說你承認你跟胡雨斯談過戀愛?”沒想到梁思喆直截了當道:“承認啊。”這句話一出,採訪現場頓時響起一片快門的咔嚓聲。

記者繼續咄咄人:“你才十九,有沒有想過談戀愛會對你以後的演員生涯造成不好的影響?”梁思喆彬彬有禮地懟回去:“請問是有科學依據表明談戀愛會影響演技嗎?”這段視頻迅速被媒體傳播開來,十九歲的少年影帝跟二十六歲的風情女演員談戀愛,這八卦引起軒然大波,一時成為大街小巷茶餘飯後的談資。

梁思喆的風評自那時起便開始兩極分化。

喜歡他的人說天才理應我行我素,不必顧及世俗看法,不喜歡他的人則預言梁思喆將會在演員這條路上走不長,他太狂傲,拿了一個金像獎影帝便狂傲成這樣,多半不會有好下場。

就像是為了反駁他懟娛記的那句話,緊跟著他在電影中使用小提琴手替的新聞也隨之傳播開來。

兩隻被放大的手被反覆比較,各種細枝末節都拿來作為佐證,最後得出確切結論,梁思喆確實在電影中使用手替。

“小滿的小提琴水平在電影裡說了,也就四級水平,就算零基礎也能在開拍前練出來吧。”

“少談點戀愛就有時間練琴了,事實證明談戀愛確實會影響演技。”

“金像獎現在知道梁思喆使用手替了,能不能收回他的影帝獎盃啊。”

“梁思喆自己都在採訪裡說了,他在《十三天》裡是曹修遠手把手教著演的,這影帝應該頒給曹修遠。”

“什麼金像獎最年輕影帝,我看應該是最水影帝才對。”質疑和謾罵聲像水一般湧過來,許雲初聯繫他的母校音樂附中,要來了一段他十六歲獨奏小提琴的片段,那裡面有觀眾意想不到的一切——炫技的演奏手法,充沛的演奏情,獨奏結束後全場爆發的熱烈掌聲,那耀眼程度不比頒獎禮獲封影帝那晚遜多少。

許雲初勝券在握,認定他們一定能扳回一局,一旦這段視頻公佈,梁思喆將立即拉近與公眾的距離。一個外殼堅硬狂傲的少年影帝,內裡卻包裹著傷痕累累的過往——這人設多麼引人關注,公眾對他的謾罵和指責很快就會轉變風向,變成同情和憐愛。

但這條公關良策卻在梁思喆本人這裡卡了殼,得知許雲初要公佈這段獨奏影像時,他立即皺眉反對道:“不行。”許雲初耗盡口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