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南征北戰4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湖中萬眾矚目的,受天下無數野心,濟世安民的們爭相追捧的慈航靜齋傑出傳人碧秀心終於嫁人了,可是竟然嫁給了來自魔門的“
王”石之軒,然後雙雙退出了江湖。這個消息令無數人震驚得目瞪口呆,都覺得匪夷所思,難以置信。很多人得到消息之後,第一反應是“謠言”第二反應是“做夢”第三反應則是“幻覺”了。事實上,那些不知其中內情的人,就是想破腦袋也難以想出“人見人愛,車見車載”的仙子碧秀心有什麼理由嫁給“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
王石之軒?
當然,江湖上也有一些極度猥瑣的傢伙們得意洋洋的以預言家智者先知而自居,叫囂著:“我早就說過那些頭髮長,某某短的繡花枕頭們都沒戲!自古和尚尼姑一家親,只有出家當和尚的石之軒才能娶到帶髮修行的尼姑碧秀心!嘿嘿!果不其然!老子的預言就從來沒有出過錯!”這些傢伙們自然就是江湖上的那些八卦專家,謠言宗師,平時放出來的話,十句有九句是謠言,剩下的一句是狗,如今好不容易狗運的碰正了一次,自然要過過文王神課,諸葛算命的癮了。
儘管碧秀心與石之軒閃電式的結了婚,隨後雙雙退出了江湖,但是仍舊給整個江湖,乃至整個天下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真正知道其中內情和前因後果的人極少,只有慈航靜齋地內部人士、四大聖僧和寧道奇而已。對於碧秀心與石之軒的結合。他們分成支持和反對兩派,展開了烈的內部討論。
曾經三次出手,合力圍捕石之軒的四大聖僧竟然是全力支持的一派。原來當初四大聖僧之所以出手圍捕石之軒,純粹是因為懷疑他在策劃某個不可告人的大陰謀,但是後來真相大白之後,四大聖僧就有些無地自容了。人家神神秘秘的尋寶藏,行蹤鬼樂隱秘一些也是理所當然的,既沒招誰,也沒惹誰。憑什麼就認定他是在搞危害天下的大陰謀?四大聖僧對於自己當初地疑神疑鬼頗慚愧,同時也對三次都成功突圍而去的石之軒
到非常的佩服,另外,石之軒名義上也是兩大聖僧的徒弟,徒弟厲害,師傅臉上自然也有光,因此四大聖僧異口同聲的把石之軒誇到天上去了,說他聰明絕頂。天資過人,與碧秀心相結合,正所謂男才女貌,天生一對。又說只要心中有佛,俗家和出家也沒什麼分別,實在不必拘泥於本相。另外石之軒乃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人物,雖然此時向佛之心並不誠,但是隻要長時間和佛門虔誠信徒碧秀心在一起。必然能受其薰陶
化,最終誠心皈依我佛。
而道家大宗師寧道奇卻是全力反對的一派。不過他反對的理由實在是有些玄之又玄,或者說是有些荒誕不羈。他竟然說石之軒與碧秀心地八字相剋,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相剋,而是克到了極點,能把人剋死的那種,所以本不宜結合。一代奇人寧道奇除了是道教名人。武學宗師之外,還兼著算命先生這一譭譽參半的特殊職業。如果是別的瞎子半仙放出這等晦氣不吉利的烏鴉話來,四大聖僧早把他趕出去了。但是寧道奇這隻烏鴉實在是太有名了,姑且不論他在道家裡的崇高地位和在江湖上的宗師身份,光是他在算命領域裡取得地巨大聲望,就令四大聖僧也不敢等閒視之。要知道寧道奇年輕之時,有一段時間曾一度落魄到
江湖,以給人算命而餬口謀生,只可惜“寧半仙”說話太過直接,絲毫沒有顧及“喜鵲討賞,烏鴉討打”的潛規則,時常烏鴉嘴亂放,被人轟出大門,又由於他烏鴉嘴放出的詛咒過於靈驗,說你三更會死,你就絕對聽不到五更地雞叫聲,久而久之,也逐漸出了名,被人稱為“寧烏鴉”
“寧掃把”
“寧災星”
“寧無常”以及“寧閻王”等等。總之,就是那種讓人見了之後,立馬退避三舍,高呼晦氣,趕緊關上大門,用子葉擦身的特殊存在。後來,寧道奇出家當了道士,又成為了一代武學宗師,名聲鵲起,譽滿江湖,他偶爾心血來又給人算命,仍舊還是老風格,老樣子。不過同樣的話,從江湖混飯人口中說出,則是烏鴉嘴亂噴糞,討打找死,存心詛咒,而從一代宗師口中說出,則是全知全能,厚道仁慈,讓人提早準備,可以穩妥的安頓好身後事。以宗師的學問見識加上烏鴉地報喪本領,也讓寧道奇越來越顯得高深莫測,得窺天道,無所不知,因此也被公認為是三大宗師之中最具有世外高人氣派的一位。不過真正知道他底細的人是絕對不會找他算命地。
四大聖僧作為佛門的高人,向來是信奉緣分因果業報之類的可以通過後天人為努力而改變的命運,卻對華夏傳統算命的生辰八字那一套先天註定,無法更改的東西覺得不以為然。四大聖僧認為即便兩人八字相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姑且不說八字一套靈不靈驗,即便真是命中註定要悲慘收場,但只德,勤修佛法,功德圓滿,必然能脫離苦海,改變命運,正所謂“既種善因,必得善果”不過寧道奇作為道家宗師,也對佛門帶有投機主義,功利目的的行善求善報的作風嗤之以鼻,當場列舉了很多歷史上與現實中的實例,一一證明了即便種了善因,也不得善果的客觀事實。常言道:“好人命短,禍害千年”現實中這種實例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大家都看多了,見慣了,覺得理所當然,不足為奇了。至於歷史上,佛門也往往只是在亂世之中才大放光彩,從某種方面上來說是比之“寧烏鴉”更加災星。更加晦氣的存在,正所謂“盛世道,亂世佛,由盛到亂靠儒教”原本五位德高望重地佛道宗師是討論碧秀心和石之軒的婚姻問題,結果爭著爭著就扯到佛道之爭上去了。儘管寧道奇只有一張嘴很難說過四大聖僧的四張嘴,但烏鴉嘴向來都是殺傷力超猛,誰也不敢等閒視之的特殊存在。慈航靜齋儘管也是佛門的一分子,但是與寧道奇的私卻更為親厚一些,因此並沒有徹底偏向同為佛門釋子的四大聖僧一方。於是在其內部也分成了支持和反對的兩派,不過她們總算還是比較理智清醒的,注意時刻提醒五位宗師,大家是來討論碧秀心與石之軒地婚姻問題,而不是討論佛道兩教誰優誰劣的問題。
爭論扯回到原本話題之後,寧道奇首先表示出了對石之軒人品的質疑。眾所周知,石之軒是個極度狂妄自大,離經叛道的人物。他剛剛出道之時,便以毀道謗佛蔑儒而聞名於江湖,自從入了魔門之後,行事越發偏乖張“
王”的外號可不是
得虛名的。慈航靜齋的傳人如何能下嫁給這種
惡人物?
四大聖僧則認為寧道奇這純粹是在嫉妒。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壯年時地寧道奇曾經打過慈航靜齋某位仙子的主意,甚至糾纏上了門,但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所以寧道奇會嫉妒石之軒能抱得仙子歸也是意料之中的。另外“天才中的天才”石之軒拜入了聖僧門下,與佛門結了因果。而絲毫沒有加入道教的意思,這也令寧道奇這個道教大佬心中不,嫉妒佛門得此傑出天才,所以烏鴉嘴亂放也是理所當然的。
於是四大聖僧替石之軒辯護道:能無中生有,憑藉其豐富歷史學識和驚人推斷能力。成功挖掘出歷史上可能存在的“梁武寶藏”的下落,可謂之“智”;被人誤會之後,能面對四大聖僧地合力圍捕。毫不動搖屈服,並且三次成功突圍而出,可謂之“勇”;在“梁武寶藏”之中,能主動出手救了奪寶的唯一競爭對手碧秀心,可謂之“仁”;救人成功之後,放棄寶藏,飄然而去,不貪財富,不求回報,可謂之“義”如此大智大勇大仁大義之輩,簡直是比丘轉世,佛陀化身,又這麼會配不上碧秀心?另外,佛門先賢冠達菩薩(也就是簫衍)為慈航靜齋準備的聘禮能恰好被石之軒找出,並且最終讓給了慈航靜齋,由此足見緣分天註定,冠達菩薩便相當於是石之軒與碧秀心地冰人。
寧道奇卻認為這位“活得誇張,死得荒唐”的冠達菩薩蕭衍同志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衰人,與陳青芝也只是一對好事未成,結局悲慘的情場怨侶,留下來的東西也必然沾上晦氣和怨恨,從那個門透頂地和氏璧竟然差點把碧秀心給害了,足可見這所謂的天定緣分即便有,也只可能是孽緣。
雙方都堅持己見,互不相讓,慈航靜齋齋主只好站出來和稀泥,拍板表示,對於碧秀心和石之軒的這場婚姻,慈航靜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其實這種中立地表態本身就是一種默許和肯定,說到底慈航靜齋的人終究天善良,處事溫和,既然已經成了事實,
打鴛鴦的殺風景之事,慈航靜齋還是做不出來的。
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慈航靜齋也是絕對不能公開表示支持這場婚姻的,因為那會極度刺皇帝楊廣和那些野心
,濟世安民的“逐璧者”們,會讓他們產生“慈航靜齋支持石之軒奪天下做皇帝”的天大誤會。儘管碧秀心和石之軒已經一致表示無意於江湖恩怨和天下紛爭,雙雙攜手退出了江湖,但是當初那個“得璧(碧秀心)者得天下也”的傳言實在是影響太大了,以至於即便兩人躲到極為隱秘的地方隱居不出來了,江湖上也總是有大把大把別有用心的人在不斷的搜尋著他們,正所謂“樹
靜而風不止”為了減少碧秀心夫婦的壓力,厚道的慈航靜齋又再次派出一個傳人下山入世,接替碧秀心當初的位置,以身為靶,
引火力,這個傳人便是碧秀心的師妹梵清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