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倩的觀念日記:為什麼哭泣為什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區區一串不及巴掌大的古鈴,滅敵率高達百分之百,並且不捨一絲化學遺毒…

嗯,我個人以為好極了。

這將是新的下標方式,撫我乾涸的失眠心靈,以便展開沒神的一天。不知各位好朋友以為如何呢?

若是滿意我的改變,勞駕各位好朋友到我這兒走一趟,搖一搖我掛在門口的鈴鐺。對的,大門左側那兩串漂亮的鈴擋,輕搖一下即可。大家不必顧慮我耳朵上長年不摘除的耳機,我與大家心靈相通,各位到訪,我自有心電應。

別心生顧忌,盡情搖吧。

喔,差點忘了提醒大家,前面的灰白古鈴是本友人所送,出土年代已不可考,據信是來自遠古時代。不,別誤會,我請各位搖的並非此串鈴,而是這一串後面的黑水晶鈴。

好朋友們,重點來了,張大眼睛仔細看!

你們在挪動古鈴時記得要放輕手腳,特別特別的全神貫注,這串鈴兒不像表面看來那般純真無害,它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惡過去。

唉,我無意雪上加霜地添上一筆,卻怕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亡,就罪過罪過了。好朋友們稍安勿躁,且聽我娓娓道來。

膽量不足者自行跳開,或者找地方迴避。

謗據可靠人士透(親眼目睹者,慘案受害人之不知第幾等遠親,從未摸過鈴),碰過古鈴的人到目前為止全成了烈士。區區一串不及巴掌大的古鈴,滅敵率高達百分之百,並且不餘一絲化學遺毒。這不是存心讓處心積慮研發生化武、核武的超級強國難看嗎?

為了紀念不信的鐵齒先人陸續遇害,私底下,我為他們起了一個壯烈尊稱叫:摸鈴烈士。

我也曾經想過是不是應該興建“摸鈴紀念碑”、“摸鈴紀念公園”或是明確訂出“摸鈴紀念”永懷摸鈴人,防堵後代好逸成,狠心遺忘先人們曾經轟轟烈烈的悲壯建樹。

是時候了。

儘管人微言輕,身為古鈴現任擁有人,未亡之前,我有道義替“摸鈴烈士”找個名目安頓下來。我是不是應該躺下來認真計劃一下,並儘量別在十秒內入睡,這樣的話我就能躺在上一無眠到天黑,額外賺到一天。

呀,我發現了自己的睡眠習慣,竟與碰觸惡古鈴之後的中階段十分雷同。造物主真是神奇,這便是物以類聚嗎?

為了不讓任何人死得不明不白,我佔著職業優勢,簡單整理一份“摸鈴斷命史”、“摸鈴人士捐軀文獻”作為後世子孫碰觸古鈴的依據,順便藉此緬懷各位摸鈴先烈。

謗據史料記述,一碰及此鈴的可憐人將馬上血如注,這是有科學證據的,不是信口開河。摸鈴史上,十三樁離奇個案皆由血染五官開始,摸鈴被害人若沒有在十秒鐘內斃命,他們接下來的命運將更坎坷,比落入連續殺人魔手中遭凌更為恐怖。

十秒之後的過程怵目驚心,戕害兒童身心,不宜在此細述。覽全文者,依黑招魂幡飄動的方向靜音上樓,向撰文者領取面試號碼牌。無誠勿試,睡眠時間勿擾(早上八點至下午七點)。

若情緒恰當,狀態合宜,我會試著不要吝嗇。借閱的時間,最多三分鐘。

我幫忙推斷了下,認為此事的發生與靈異事件無關,與鈴鐺是否被下過死咒有關,也與下咒者的法力修為有關;因為類似噩運,曾經發生在盜取法老陪葬物的埃及盜墓賊身上。

這樁國際悲劇說來也沉重,好吧,事到如今,我就一次沉重完,省得後必須再沉重一次。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批埃及賊跑進一座大得不像話的錐形建築體,後來的人稱這座奇形怪狀的建築體叫金字塔。他們發現塔內有搬不完的寶藏,簡直樂不可支,然後又發現,金字塔處擺著數具彩鮮豔、造型美輪美美的人形棺。這些人形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只消得到一具就可連吃五代。

於是,興奮過度的賊匪們又經歷一陣快樂的暈眩。

慘劇,往往發生在棺木上打開的一瞬間。就在這些賊人們為自己的不勞而獲興奮得難以自持時,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無意間吵到了亡靈安歇,振動了死亡之翼。

法王的詛咒,於是悄悄降臨了。

在《尼羅河女兒》(注一)裡面,愛西絲木乃尹就這麼爬起來的。因此我明白人形棺裡面捆著重重紗布、不知幾度灼傷的亡者,正是咒語需要的媒介物。在愛西絲木乃尹沒找到心愛的弟弟(曼菲士木乃尹)之前,埃及的每個人都逃不過惡的咒殺。

這就是法老千年詛咒嚇死無數盜墓人的惡經過。

好朋友們不必心,我自會有一套“摸鈴生存法則”不會中身亡。倒是你們第一次接觸靈異事物,小心駛得萬年船。

別大意輕鈴,當心。

注一:《尼羅河女兒》是極富盛名的少女漫畫,產地本,又稱萬年漫畫。畫了二三十載未完結,畫者疑有將此鉅著永世傳承接力畫以留名《金氏世界紀錄》之狂野企圖。

啊,若以目前人瑞保持人的紀錄,我頂多頂多只能再活九十年。瞑目之前,我能看得到曼菲士和凱羅爾小倆口過著“幸福快樂沒有離散”的一天嗎?能嗎?我不想死、不瞑目呀!

凱羅爾,求你不要再趴趴走了,我好害怕看不到結局。

就算你不為你老公著想,就算曼菲士王英雄救美得心甘情願,不會不會累,你也要為我這個陪你在悠悠尼羅河水一路掙扎過來的讀者著想一下。

我只能再撐九十年而已,你就歇歇腿吧,不要再跑了,好嗎?拜託你了。

小倩,4/3,期待‮夜午‬夢迴,鈴兒鈴兒嫌冢鐺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