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天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家都摸不清楚米有橋這暗掌實權的太監頭子武功有多高——直至在“萊市口”他終於動了手,格殺了“毒菩薩”溫寶和“龍頭”張三爸,大家才知道他著實武功高強,已達登峰造極之境地。
他這一出手,拔震群雄。
不過,風聞米有橋已曾出手以及詳詢過米蒼穹出手的細節之後的諸葛先生,反而捋著袖子。十分釋然。
無情曾問過他:“米公公曾一打殺張三爸,懾盡群雄——世叔認為如何?”諸葛先生說:“可怕,但不足畏。”這就是諸葛對米公公那一記驚煞全場絕世
法的評語。
還有一個人也有關似的看法。
“米蒼穹那一,打殺了人,也打殺了自己的底兒來了。”那是林靈素。
林靈素是趙佶最寵信的道士,專橫跋扈,目中無人,自恃呼風喚雨,故而惡盡天下,出入前呼後擁,甚至與諸王爭道,宋徽宗甚寵此人,號之元妙先生、金門羽客、沖和數倍晨,一時權勢煊赫,京人都稱之為“道家兩府”與黑光上人並稱一時,然而林靈素更盛,史載:“其徒靈衣玉食,凡二萬人”可見一斑。
林靈素修道法,又懂得使王雷神之術,他與人動手,不見其有所拳動,對手已然暴斃身歿。這種種“奇蹟”使道君皇帝趙佶對林靈素更為深信不疑,奉之為仙。
林靈素極少與人動手,只跟人比鬥法力——由於法術是仙人異士才有的道行,一般武林人物也不得其門而入,只嘆莫測高深。
黑光上人跟林靈素都以道術討好道君皇帝、蔡京、童貫這等天子權貴,兩人都極少與人正式動武,兩人有極為相似處,但也有極大的不合。
黑光上師詹別野在武功修為上,卻是有真材實學的。
他在未進入佛門之前,已是武林高手,是“黑光門”詹家的好手,但在一次與“神槍會”孫家、“飛斧隊”全家等七大門派英的比鬥中,他負責固守“子夜坡”的“金武匯”那七大門派的高手恰好就選上這一道防線狙襲,其時正是夜午,便遇上詹別野的夭生稟賦,夜愈深,他的武功愈是高強。
這一戰下來,他居然一氣格殺了“神槍會”孫家、“四分半壇”男陳民家族等的好手十餘人,竟以一人之力,擊退了這一次掩撲“黑光門”的敵人。
按照道理,這是大功一件,他挽救了他門派的一場浩劫。
可是結果適得其反。
當時“黑光門”門主“大聲太公”詹四施早已容不下詹別野,對他暗中嫉恨,而今見他的一人之力,勇退強敵,剛好“飛斧隊”餘家、“太平門”梁家“天安派”女陳氏家族等,因在“子夜城”之役死了數名子弟,而向“黑光門”大興問罪之師,找“老字號”溫家、“金字招牌”方家、“南洋整蠱門”羅家、“情用事幫”白家的高手來為他們評評理,詹四施就藉這口實,指斥詹別野妄自大動殺機、有傷江湖同道和氣,以致天下各門各派聯手抵制“黑光門”故爾是詹家的“大罪人”要將之處置嚴辦。
詹別野一怒之下,便和他的支持者:“朝天四腳”詹通通等人,脫離“黑光門”——脫離之後,成了驚弓之鳥,一時,天下之大,卻難有容身之地。以前結下的樑子“神槍會”孫家、“下三濫”何家“四分半壇”梁陳氏家族及”天安派”女隱氏家族,全來找他麻煩,以致詹別野有一段時候,惶惶然若喪家之犬,頗不得志。就連當時最支持他的“朝天四腳”詹通通,也轉投“叫天王”查叫天麾下去了。
詹別野孤軍作戰,四面楚歌,他倒在此時,痛下決心,遁入佛門,居然潛心苦修,修出了一番作為來。
可惜其時道君皇帝左右上下,都崇道抑佛,詹別野佛法愈高,慾望卻不因而減少,他想恢復名譽,攫取地位,以一人之力,只怕武功再高,也得不到眾人認可,加上他仇人多,嫉恨他的人更多,雖明知他修為高,但誰願意為他同時得罪“山東神槍會”、“黑光門”、“太平門”、“飛斧隊”等眾多門派呢?江湖義氣,唯權是倚;武林鬥爭,唯勢是識。
詹別野見此大趨勢不可挽回,便不再在佛門掛單,雲遊四海,一面潛修密宗,一度易名為言無密,徹底脫離詹家,但到頭來仍奈不住寂寞,憋不住大好身手無人聞問,重返中上,搖身一變,成了道家宗師,說“元為”要”清淨”講“自然”命雙修,故為
神通,要出世時便推崇老子、莊子,人世治天下,便是張良、伊尹,要變法治世時,就抬出商鞅、韓非,時變為縱橫家,成黃石公、鬼谷子,有時兼懂醫道,即華陀、扁鵲,轉演為兵家,就成了孫臏、孔明,變為宗教,則崇張天師,變作陰陽術,則從天文、律歷、地理、風水、術數、卜算、形法、靈通、幻術,無所不
,無一不通,無所不懂,無可不可,上下縱橫,陳希夷、邵康節,在朝莫不成其為表表者,至於在文學上,也有竹林七賢和詩仙李白這幹人物作依附仗恃,是以詹別野更大膽放心,以一身武術絕學附以道術異能,權及於蔡京。
得寵於趙情,扶搖直上,成了一國之師,恢復了他的本姓,同時也恢復了他的本。
除了以道術混世取寵之外,詹別野立下了四項做人處世對敵進退的原則。
一,不必要,就不樹敵,一旦結仇,就殺敵。殺敵,便不留活口,留下活口,一是報仇,二是讓人通曉自己武功底蘊,都不是好事。像在“金武匯”那一役中,他沒殺盡七大門派中來犯的敵人,就是犯上了後結怨的禍
。所以,他除非不動手,一動手,必殺敵。
故爾,看過他出手的人,甚少。像那一次在?
“別野別墅”他本要動手格殺王小石,終於還是未盡全力。
——完全不動手,那是不行的,蔡京一定會見責。
——如果全力動手,則結仇於王小石,萬一收拾不了他,那後走成心腹之患:王小石的人緣極佳,他不想結這樑子。
是以他只“隨意出手”既是“假意”就不能算是“真的動手”了,就算別人不知,王小石也一定能受得到——他就是要王小石欠他一個情。
這就夠了。
在江湖上,錢債可欠,情債欠不得,義債更難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