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紅鸞星動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159章紅鸞星動走過橫街,一隊衛士排成方陣,正在列隊練習。

楊悅看服飾,識得是左、右威衛的衛士。走過眾衛方陣,仰頭去看承天門,不知不覺想起李愔。如果他在,至少還有個人可以商議。想起先前給他寄的書信,內容太過隱晦,不知道他看懂了沒有。暗自愁結。[搜索最新更新盡在;晨光中的承天門,披了一層霞光,紅光閃閃,威嚴肅穆,卻不失朝氣。一群飛鳥啾啾,環繞高樓飛簷而過,給這個莊嚴的宮門,更填了一絲活氣。

楊悅心中卻沒有什麼喜意。

承天門的外門是左、右驍衛門隊值守。看到楊悅過來,早已認出是隋國公主,忙上前為楊悅騎馬。楊悅平素不帶跟班,挾門隊的衛士到也樂得為她效勞。

楊悅下馬穿過五拱的長長的門,承天門內側是左、右衛的挾門隊列於東、西兩側。

非朔非望,沒有大朝會。承天門內相對冷清。進了嘉德門,過太極門。正中是朝會大殿太極殿,左右兩廂是左、右延明門。門內是門下省與中書省的辦公場所,相對於南衙,這裡被稱為內閣。

門前肅靜。楊悅知道這個時候重要閣臣大概還在兩儀殿裡議事兒。門下省也有政事堂,但李世民在朝之時,重要大事由他自己的組織議事兒,因而一般都在兩儀殿決議。

楊悅到兩儀殿值守,才知道這個三省六部是怎麼會事兒。三省其實很有點民主政治的意味。三省即門下、中書、尚書三省,是朝廷最高行政機關。

三省相互制衡,所謂“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是指政治決策,先由皇帝組織參政大臣商議,商議出結果後,由中書省起草詔令。再由門下省審核,如果門下省認為不妥,可以駁回,認為可以,才下詔。尚書省是執行機構,下設六部:吏、民、禮、兵、刑、工,分管天下諸事。

另外有御史**立於三省之外,有監督百官之責,使政治清明又有一道保證。

這個三省制度早在曹時首創,到隋文帝時“三省六部”制正式確立。

這種議政制度,實則跟十七世紀英國“光榮**”後的君主立憲的“內閣會議”有點相似。只不過後來英國從國外請了個國王“喬治一世”因為語言不通,乾脆不去參加內閣議事,政事最終決策權讓給了內閣的首席大臣,即後來的英國首相。英王最終變成一個象徵符號。說起來到像是個笑話。

當然也有所不同。三省制度比內閣會議更加民主,還有相互制衡的關係。而英國的君主立憲則對王權限止較大,如果國王不合“臣”意,則眾臣有權放逐他,再從他國王室“聘請”一個國王回來。

一面想著這個時代的政治,一面步入兩儀門。楊悅遠遠看到兩儀殿中走出許多人來,微微驚詫。知道是兩議殿的議事散了。

此刻剛剛辰時二點,兩儀殿議政這麼早散去,這在平到很少見。

面走來的有司空房玄齡、中書令馬周、岑文本、吏部尚書楊師道、兵部尚書李世勣、黃門侍郎褚遂良,以及侍中劉洎等一眾朝廷重臣。

司徒長孫無忌走在最後,與眾臣隔開一段距離,顯然是眾臣走後,這個長孫司徒又單獨與聖上說了幾句“體己”話。

見到晨光裡走來的碧衫少女,輕紗掩面,卻掩不住明媚清風,灑如驕龍。一雙眼睛亮如星,清如水,微微笑意如波水盪漾,閃閃星輝令葳瑞頓生,翩翩舉步若碧空驚鴻…

眾閣臣心中不約而同的擁上一個念頭:難怪聖上會為她將太安宮改為“驚鴻宮”

“婉若驕龍,翩若驚鴻”此子最是當的。

然而,如果楊悅知道眾人想法,定會自嘲一句:她這個“驚鴻”不是翩纖自得,到似是驚弓之鳥。

與楊悅擦肩而過,眾人紛紛見禮。一來楊悅身份尊貴,二來眾人識,對這個隋國公主大多存了三分友好、四分善意,十分欣賞。

不過,今眾臣看她的神,卻更多了一份古怪的笑意,令楊悅有點摸不著頭腦。

房玄齡微微頷首,李世勣嘿嘿一笑,楊師道近不展的愁眉,也含了一絲喜意。劉洎走過她身邊時,還特意用力的眨了眨眼。

這個劉洎自從得知楊悅乃是長安公子之後,對楊悅表示五體投地,一改從前言詞越,到成了楊悅的辯友。

楊悅看得有點心驚,隱隱到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情。

最後一個是長孫無忌,更加誇張,乾脆呵呵大笑。

走到兩儀殿門前時,李世民恰好地走出殿門,卻是一付心事重重。看到楊悅來,眼前一亮,不自主的帶了一絲笑意。

不待楊悅行禮,李世民衝楊悅點頭說道:“跟朕去西內苑走走。”楊悅見李世民眉頭微皺,不知他在想什麼。不便多問,便跟著他一同往內院走去。

一路上,李世民並不說話。二人一前一後,沉默前行,很有點異樣,眾宮人看了紛紛側目。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