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技懾少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度因、絕因在前面引路,領著浩天向寺院走去。

尚距一箭之遙,浩天遠遠望去,但見古木參天,紅牆綠瓦,甚是氣派。

走近一看,眾多僧人穿梭如織,寺內煙火不斷,收綴井然有序。

浩天不心中暗歎絕因、度因管理有方,不愧為一代名僧,武林高手,他也知孤身入別派重地,尤其是對方人多勢眾,自己縱然是神功蓋世,但“惡虎難鬥群狼”

“好漢難敵四手”也難討得好處。

絕因、度因緩步陪同浩天觀賞這天下矚目的佛門聖地,心也自有自己的一番主見:一方面,他們十分欣賞浩天之氣度,認為是蓋世奇材,文武雙全,神形兼備,不可多得,他們闖蕩江湖多年,還從未看過如此年輕又十分全面的武林人物,但聽江湖傳言,此子十分兇殘狠毒,只要是他認為不軌之舉,絕容不得半點,一併踏平,斬盡殺絕不可。

由此觀之,對浩天亦不得不謹慎防範,否則,江湖上就休想有咱們的立足之地!這時…驀然…-鐘鼓聲中,一列著黃衣的和尚,約二十多人,垂手而立,朝著絕因、度因和浩天雙掌合什,其中一相貌威武,身材魁梧的中年和尚,朝絕因、度因合什稟道:“在下聞江湖傳言,孟幫主少年英俊,武功蓋世,為千年難逢之才,現請二位掌門邀請孟幫主出一、二手,好讓弟子們見識見識,開開眼界!”絕因、度因朝浩天望了望,似是徵求浩天的意見,目光是十分殷切期待的。浩天微笑道:“謝謝各位!承蒙厚愛,在下雖甚喜武功,但年少功淺,孤陋寡聞,如果說求教的話,倒是在下該向二位掌門請教才是!”絕因道:“既然孟少俠如此謙虛謹慎,我等亦不便為難,來方長顯得身手,今後有機會再請孟少俠幾手吧!”中年和尚帶著某些遺憾,垂手退下…

絕因、度因老謀深算,孟浩天的一番話使他們捉摸不定:究竟是浩天出自謙遜之辭,還是浩天本身就無多大能耐?

於是,度因詭秘地笑了笑,道:“敝派有一種輕功練法,稱為‘遊絲引渡’,不知幫主可聽聞過?”眾僧聽到“遊絲引渡”不由均愕然一驚,原來這是少林輕功失傳秘技之一,如何度因會提出此種秘技,難道度因大師已經得真傳而練成?各人均目注二人,希望能得到解答。

浩天察顏觀,已知度因所提之法定不簡單,但他藝高膽大,遂淡然道:“恕在下見識淺薄,尚未聞及,請大師不吝賜教。”度因面上更出笑容,道:“事實上沒什麼,只是用七竹竿,成七鬥,各竹間連以絲線,練的人在上面能舞上一趟掌便行,當然,這在一般人來講,可能甚為不易,但在孟幫主看來,一定不值一顧。”浩天微然一笑,道:“佛家絕學,果不同凡響,在下雖然力有不逮,只要大師有興,亦只好捨命奉陪了。”他語氣雖實謙虛客氣,但態度卻從容軒然,任何人見了均知他是容道之言,似並未將此看得很慎重。

度因看得不由有氣,心忖:“好小子,不要裝得輕鬆,待會兒有你好看的!”遂強笑道:“早知這雕蟲小技,定然不值孟幫主一哂。”遂輕輕揮手,黃衣僧中,即有兩名匆匆走出,拿了七幼弱細小的青竹及一團細若遊絲的絲線來。

兩人將手中之物放下,朝度因躬身一禮,退至一旁。

度因拿著竹竿,深沉地朝浩天一笑。

將七細小的青竹,輕輕的按著七斗的方位,立在大廳地面上的青石縫隙裡。

下的手法,是如此輕巧,使七青竹,虛飄飄,搖晃晃的浮在地上,即使再多加一分力量,就會不支倒下。

度因朝浩天笑道:“老衲先為幫主拋磚引玉,要先獻醜了。”說畢,也不待回言,合起那團線,抖手朝著拋去,那團線宛似靈蛇般地猝然飛去,分別纏繞在青竹之尖端。這飛出的絲線,似比平縫製衣物時所用的那種還要細,其細之程度,真比繡花針尖,自然是十分易於折斷。度在大師以深厚的功力及罕絕的手法,使絲線輕易地分繞於青竹尖端,這份武功,實足已駭人。

浩天冷然地望著度因,由他冷漠的俊臉上,絲毫看不出任何一些特殊的表情。

就在線團微繞在最後一青竹上時,驀然——度因長一口真氣,身形颯然翻悄,他那瘦小的身軀,如一片紅雲般飄然於第一青竹之上。度因雖已立在上面,但那微小細弱的青竹,竟紋絲不動,好像本就未曾有重量加在上面似的。

這時——只見度因凝神沉氣,歸元守一,一抬腳就飄身在另一青竹之上。眨眼間——他身形閃動如電——在竹尖踏過。這時——廳中諸僧,俱屏氣如寂,大睜雙目,緊張而又略帶興奮凝注在度因大師倏起倏落之身形。這時——度因大師已飄身在七青竹間的白線上遊走。身形之快捷利索,就好像走在寬敞平坦的地面一樣,度因驀嘿一聲,身子已極快地飄動起來。

剎那間——拳風呼呼,掌影如山,罡氣呼號四溢。原來,他在那幼細纖弱的白絲線上,正施展開少林七十二技中威力最大的“十八羅漢拳”這時——只見人影翻飛,晃閃如電,身法、步眼,俱已達爐純青,登峰造極之境地。浩天看了,不住暗暗點頭。

像度因能將這套全以外家猛勁力為主的拳法,在這絲毫不著力的懸空絲線上使出,身手這高絕,卻可說罕絕當世了。這時——度因大師使完了這套拳法,身形在空中一閃,已經輕飄飄地落在地上,氣定神閒,點塵不揚。隨著他身形這降落,無數聲歡呼,驟起於四周。

少林弟子們正十分自豪於自己門派中之絕技,他們都被這神乎其技的輕功所震撼與奮了。浩天朝度因冷然一笑,道:“大師輕功之佳,的確令人佩服…,只怕在下難達大師的十分之一呢!”度因大師合什詭笑道:“孟幫主太過獎了,雕蟲小技實不堪入目。”浩天不再多言,向度因一掄拳,緩緩朝青竹走去。只見一步步走去,人卻凌空而起,似是懸空設立了一架雲梯,浩天藉此平地青雲。群僧見狀不由倏然變,低呼“上天梯!”慧因這時對度因道:“想不到此輕功已達如此境界,真是罕世奇材!”掌門絕因口道:“此子所絕並非‘上天梯’,似是另一種絕學,師弟可曾看出?”慧因與了因仔細看去,果然不太像“上天梯”浩天這一手內家輕功通玄顯,立時——大廳中的人被震懾得目瞪口呆,他的身形就仿若遊在空中一般,飆然飛昇。一步步極其絕妙而優美的掠到青竹之頂。他的足尖甫才一接觸到青竹,身子即急驟地左右搖擺重量來,搖搖晃晃,似是醉漢當街而立。但-任他如何晃動,那幼細的青竹卻絲毫不動。

驀然——他似是失足,一腳踏空而跌下,但另一腳卻鉤在竹尖上,微一使力,人卻倒彈而起,斜斜平平摔向第二青竹,以為他又將跌倒,卻不知他腳怎地一沾,又穩穩地跌在第二青竹上。

如此,浩天均是用極險的手法,腳踏醉仙步,——行過七青竹。就在他腳再沾第七竹尖時——浩天如虎般清嘯一聲,身形撥空而起,在空中若老鷹般一個盤旋,電也似地朝絲線疾而下…

當浩天身形已將觸線之時,倏然一隻見他身形一花,分化成三條身影,呈三角形飛而下。眾僧只覺眼前又是一花,三條身形俱斂,浩天已如一枝風細楊柳,搖搖晃晃地站在絲線之上。絲線似是吃不住他的重量,一時繃得死緊,一會兒,又似兩端拉力四復原狀,浩天的身形就似粘在線上樣,上下起伏不定,七細弱青竹,均被絲線帶得晃動不止。

絕因見到這情形,不由暗歎了一聲,心中又驚又佩,他不知浩天小小年紀,竟練成此種絕世武功。原來——浩天此時所使之身法,乃江湖輕功之絕招“風擺柳”這本已萬難,可是令人更為吃驚的是,浩天暗暗將真力由腳註入絲線及青竹這中,因此,一束細柔脆弱的柔絲,不啻變成一束鍊鋼。

無論他如何拉繃也不會折斷,而七青竹更似由部用鋼焊接住一般,雖然上部如何搖擺,部仍不會鬆脫滑倒。度因看得面大變。這時,浩天已如弱柳風荷般,身地伏地遊走了一圈。驀然——只聽他長嘯一聲,雙擎微張,倒翻而起,懸空兩個翻轉,直往那頭衝去…一轉身,浩天已穩穩地站在一端青竹上,雙拳半掄,沉若山嶽,雙目凝視遠方。

眾僧被浩天的高絕武功所引,個個均屏氣凝神,緊緊地盯住浩天的一舉一動。霎時——浩天已身形如落如電,飄閃躍間,拳出如雷,轟轟隆隆的氣勁,四下溢散。浩天竟將三十六式“十八羅漢拳”如江河倒瀉般一氣使出,而且妙的是招招中肯闢,將“十八羅漢拳”玄奧之處,發揮得淋漓盡致。

群僧不由驚疑而變為駭然,因為任何一家名門正派,江湖上創立悠久,其功力招式難免會人江湖,但,也僅限於一招一式,即或是整套,亦會失去其奧妙之秘處。但——浩天使出之“十八羅漢拳”竟比嫡傳還要緻,分明對此套拳法似已浸有數十年火候,而且還得有名師在一旁指導而成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