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江左又起波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就到了太興三年初夏,歷史早因衛朔到來而變得滿目全非。
雖說中原尚有羯胡作亂,但總體而言正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當下擺在衛朔面前的,是兩份情報,一份來自江左,一份來自襄國。
他先拿起了左手邊那份,這上面的內容都是與襄國有關的情報,衛朔仔細瀏覽起來。
對於石勒,衛朔一直不曾掉以輕心,即便張賓暗中投靠了過來,他依舊不敢放鬆警惕。
此次青州之爭,石勒雖敗,但完全算不上傷筋動骨,襄國實力猶在,其麾下至少還有二十萬銳,大將數十員,仍然是遼東未來最大的敵人。
據情報顯示,經歷了青州之敗、《漢錄》等影響後,襄國雖不可避免出現混亂,但在石勒的強力整合下,到了今天襄國已基本恢復如初。
而且為了進一步穩固羯胡統治,石勒聽從程遐、徐光、郭殷等重臣建議,不顧其餘羯族貴族的反對,在財政緊張,缺錢少糧的情況下,依然下令減免各地賦稅,以此收攬民心。
不得不說石勒這一手做得漂亮,很是惑了不少中原百姓,全然忘記了當年胡虜如何在中原造孽的。
這也不能全怪百姓,底層百姓是沒什麼見識的,他們只看重眼前利益,從不管誰是皇帝。
看到這兒,衛朔不得不嘆石勒的強大,怪不得歷史上他會成為諸胡中最後的勝利者。
與石勒相比,劉聰、劉耀、苻洪、慕容皝、姚弋仲等人終究差了一些,這也是一直以來衛朔如此重視石勒的原因。
甚至在衛朔看來,若是少了石勒這個強敵,說不定眼下他已平定中原,統一了整個北方。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更何況還是個胡人!”衛朔喃喃自語,滅胡之心愈加強烈。
只是很可惜,眼下遼東正出於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不可能不顧一切的南下中原,不然就算滅掉了石勒,遼東經濟也有可能出現問題。
反正襄國那邊有張賓這張王牌,衛朔也不太擔心對方脫離掌控。
如此一來,衛朔只能暫時按捺下內心蠢蠢動,拿起案几上另一份情報瀏覽起來,這是和江東有關的情報,與平靜的襄國不同,江左這邊,王敦與天子為了爭奪襄陽控制權再次爆發
烈衝突。
自從得了郗鑑獻策,司馬睿一直在密切關注著襄陽城內周訪病情。
當他一接到周訪請辭奏章後,司馬睿立即下旨封賞郗鑑為安西將軍接替周訪職位坐鎮襄陽。
這時候方體現出與王導關係緩和之後的好處了,郗鑑的任命很快就被朝廷通過。
原本司馬睿是想以既成事實王敦默認,誰知他完全低估了王敦對襄陽的重視。
襄陽位於襄水上游,沿著襄水一路南下可直達長江,再順而下就能從後方襲擊王敦
基之地——武昌郡。
為了保證不被襄陽守軍抄後路,王敦肯定要將襄陽控制在自己手中。
以前周訪與他有矛盾,王敦即便再眼饞襄陽也毫無辦法。
如今周訪病重,卻沒想到還沒等到王敦動手,天子的手就伸進了襄陽,這一下徹底怒了王敦。
坐鎮武昌的王敦得知後然大怒,當即坐船返回建鄴,直接闖進皇宮,要求天子司馬睿撤銷對郗鑑的任命。
但司馬睿想到郗鑑教誨,立即以君無戲言為由婉拒了王敦。
王敦當時譏笑道:“還君無戲言?陛下難道不清楚這是亂命嗎?郗鑑兵敗淮南,朝廷還不曾治他的罪,已實屬寬宥,怎能再將襄陽重鎮予一有罪之臣?還是請陛下趕緊收回成命吧!省得貽笑大方。”司馬睿聞言,氣得渾身直哆嗦,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
就在司馬睿束手無策之際,卻見徵西將軍戴淵出現在大殿內,上前怒斥道:“大將軍也忒跋扈了!天子乃一國之尊,汝如此羞辱陛下,是何道理?再者,天子一言九鼎,怎能食言而肥?”戴淵的話一下子怒了王敦,若非這裡是皇宮大內,他的護衛全都在殿門外,說不得此時已命人將其砍作
泥。
襄陽關係到武昌郡後方安全,今王敦無論如何也不會退縮,故而戴、王二人在大殿內吵了起來。
就在雙方爭執不下時,十幾個朝廷大臣在王導、刁協、陸曄等人的帶領下出現了。原本王敦以為王導是來幫他的,誰知王導一上來就責備王敦忤逆犯上,打了王敦一個措手不及。
王敦再怎麼跋扈,再怎麼不將天子放在眼中,卻偏偏不能忽視堂弟王導的意見。
可以說沒有王導的幫助,王敦絕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更何況王導在琅琊王氏內的影響力一點兒都輸給王敦,無論是為了讓王氏繼續支持他的謀反事業,還是他繼續想遙控朝政,王敦都離不開王導幫忙。
王敦看到四周皆是朝廷大臣,又不想與王導公開決裂,便假意向天子請罪道:“臣剛剛在府上多喝了幾杯,有些醉酒,所以一時莽撞,願自請罰俸半年以示懲戒,請陛下恕罪。”說完,王敦又恭恭敬敬向司馬睿拜了一拜,態度不復之前驕橫,反而十分謙遜。
司馬睿自然不敢說不是,立即順坡下驢十分大度的表示不予追究,同時再次認識到王導的重要。他很清楚此次若非王導及時出現,王敦絕不會善罷甘休。
有了王導從中疏通,總算將王敦安撫下去,司馬睿也如願以償將心腹安到襄城。
襄陽落入天子手中固然讓王敦頭疼,但真正讓他到不安的則是堂弟王導的態度。
以前王導雖然也支持天子,但從來沒有像今天表現地如此明顯、堅決,好像完全忘記了之前被天子疏遠、冷落。
其實王導有今天這樣的變化多虧了郗鑑勸諫,司馬睿自與郗鑑談過之後,他立即下旨召王導覲見,並與對方進行一番開誠佈公的談話。
與此同時,一向與王導好的周顗又趁機勸說王導,“茂宏兄,當今天下到處
傳說江左朝廷是‘王與馬,共天下’,自古至今就沒有像今
之天子這樣厚待臣子的。”
“茂宏,你是個忠臣,若琅琊王氏在您的領導下,自可保證對朝廷忠心耿耿,後必將成為一段佳話。但是處仲兄卻野心
,將來恐怕要給王氏帶來禍端。”
“天子也正是因此才疏遠了茂宏,而不是真正厭惡你的為人。眼下天子有意與茂宏重修於好,您何不乘機站到天子一邊,即便後有了變故,也不至於讓整個王氏傾覆。”王導被周顗一番話所打動,再者加上其本身沒什麼野心,只是一力想要維護王氏利益,故而面對天子釋放的好意,他迅速接了過來。
經過這番風波,天子與王導之間消除了誤會,加強了聯繫,進而結成了緊密同盟。
當王敦得知一切都是郗鑑搞得鬼時,頓時將對方恨得牙癢癢。但郗鑑出身高門,跟各大世家友善,又是朝廷重臣,即便強勢如王敦也不能隨意將其斬殺。
雖然王敦這一鬧讓司馬睿丟了臉面,但總算將襄陽掌握到朝廷手中,讓天子多了一張制衡王敦的底牌。
與此同時,司馬睿也徹底看清了王敦真面目,為了以防萬一,天子加快了佈局,一方面給自己心腹們升官加職,另一方面則拉攏王敦幕府中忠於朝廷的名士。
衛朔放下手中文件,嘆道:“唉,江東啥時候將用於內鬥的
力、心思放在爭外辱上,或許也不至於坐困江東十幾年仍一事無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