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擒獲李琀李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太興元年,九月,遼東屯兵始昌虎視武都城,北宮純聽從錄事參軍之意,派出小股兵力引誘李琀、李稚北上。

結果李琀、李稚輕敵冒進,親率一萬五千前鋒軍,出武都殺向始昌。

雖說仇池一帶地勢險要,不利騎兵展開,但是武都恰好位於隴山與岷山之間,四周地勢平坦。

北宮純將首戰的伏擊地點選在武都,不得不說遼東已將一切因素都考慮在內,此戰若不勝,天理難容!

仇池山中,正在等候斥候消息的北宮純,統領大軍埋伏在成漢軍北上要道上,就等著敵人自投羅網。

不多時就見斥候來報:“稟將軍,李琀、李稚連同一萬五千成漢前鋒步兵已來到山腳下,正往山谷趕來,請將軍做好準備。”能臣聞言笑著對北宮純調侃道:“沒想到成漢軍這麼輕易就上當了?!李琀、李稚不過是兩個沒長齊的傢伙,哪兒來那麼大信心竟妄想要擊敗我們?!”北宮純冷哼一聲,不屑道:“不過是仗著祖上餘蔭的紈絝子弟罷了!還是主公英明,早早定下規矩,拿不到學堂證書,誰也別想進入官府、軍方。少了些紈絝子弟搞破壞,遼東軍一定能保持長盛不衰。”或許北宮純之言有些誇大,但衛朔為了延緩貴族墮落腐化速度採取了不少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各家繼承者務必拿到學堂畢業證書,不然就算是嫡子出身亦無法繼承父輩榮耀。

“將軍不擔心敵軍派出援兵嗎?”北宮純笑著解釋道:“哪裡會有什麼援軍?此乃楊難敵借刀殺人之計!楊難敵私心太重,仇池國已成了他心中執念。我敢斷言!為了挽救仇池,楊難敵一定會想法設法將挑起成漢與遼東之間的矛盾。李琀、李稚兩個笨蛋,自進駐武都起,他們的命運就註定了!”

“另,傳我將令:傳令各營一干將校,沒有不得軍令,不得擅自行動。”眾將答曰:“諾!”山腳下,李琀、李稚兄弟二人正面輕鬆率軍行進,不住察看周圍山勢。

受主將驕橫心態之影響,大多數成漢士兵並未意識到危險即將來臨。

李琀手下一名偏將狂妄道:“將軍,外面都在吹噓遼東軍如何強大,可以卑職來看,那遼東軍也不過如此。其進駐始昌多時,卻不敢南下武都一步,分明是怕了二位將軍虎威。”李琀聞言頗為自得,完全不顧自身只有區區一萬五千步兵,卻偏要去做長途奔襲,已犯了兵家大忌。

李稚還算有點自知之明,他把眼一瞪,訓斥道:“爾等休要羅嗦,此處地勢險惡,若遼東軍在此設伏,則我軍危矣。傳令全軍加速行進!”隨即傳令兵在隊伍間來回叫喊:“全軍加速行進!”誰知話音未落,只聽周圍一聲鑼鼓聲響,四下伏兵齊出,到處是旌旗揮舞,戰鼓齊鳴聲震天。

與此同時,“活捉李琀、李稚!”的吶喊聲響徹四野。

李琀、李稚聞言臉大變喊道:“不好!這裡有伏兵!”正在這時一斥候騎馬馳至,翻身下馬,“報!將軍大人!前、後山口已被敵軍封鎖!”此時前方一陣譁然,旗門開處,北宮純一身魚鱗甲,騎著高頭大馬,身邊跟著能臣、各參軍出現在戰場上。

他神情嚴肅冷笑道:“爾等已經被遼東軍團團包圍,若想保得命,就快快丟下武器投降,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大膽!我乃成漢主李雄麾下上將,豈可降爾等?!”李琀、李稚雖然知道自己已經陷入重圍之中,卻沒有一絲投降的念頭,兩人還對自己麾下實力抱有一絲僥倖心理。

見對面敵人不願投降,北宮純不願再廢話,立即從容吩咐帳下軍校擺好陣勢,準備用武力解決對方。

這時李琀、李稚帳下一偏將忍不住勸道:“將軍!遼東軍勢大,咱們還是趕緊撤退吧!”

“撤什麼撤!傳令全軍,邊戰邊進,只有衝出此谷才是生路。言退者斬!”

“遵令!”眾人紛紛奪路狂奔。

北宮純看著衝上來的成漢軍輕蔑一笑,右手一揮,吩咐道:“放箭!”頓時左右萬箭齊發,前行中的成漢士兵紛紛中箭倒地,兩側殺出無數遼東軍。頓時山谷中殺聲動天,戰馬狂跳嘶鳴,雙方軍隊在狹窄的山谷中展開烈廝殺。

大戰從一開始就處於一邊倒的狀態,萬餘遼東軍呼嘯而至,殺得成漢大軍毫無還手之力。

接到己方突圍再次潰敗的消息後,李琀然大怒,“來人,把這些窩囊廢全都給本將拖出去斬了!”

“兄長且慢!”面對盛怒的李琀,眾人瑟瑟發抖,那幾個打了敗仗的傢伙更是面如土,關鍵時刻李稚站了出來。

李稚硬著頭皮勸道,“兄長,且息雷霆之怒!我軍之所以失利不能全怪麾下將領,兄長即使殺了他們也不能解決問題,何不讓他們戴罪立功呢?”

“不怪他們怪誰?遼東軍不過萬餘人罷了,還沒我們人多!若非他們怯戰,何至於到現在還沒突出重圍?不是廢物是什麼?”眼瞅著遼東軍步步近,李琀情緒已接近崩潰,他很清楚若不能儘快撕開遼東軍防線,等待他的不是被俘就是被殺。

“兄長,遼東軍佔據了地利優勢,又利用我軍驕橫之心,才一步步引誘我們步入險地。”

“那你說該怎麼辦?若是再不擊破敵人防線,你我兄弟二人將死無葬身之地。”

“以小弟之見,暫時還是不要再衝擊遼東軍防線了,將兄弟們都撤回來,然後固守待援!只要駐守下辯的楊難敵得到消息,其一定會派兵來援!到時就能前後夾擊遼東軍,奪得勝利!”可惜就在李琀、李稚翹首以盼援軍時,遠在下辯的楊難敵本無意派出援兵,為了拖成漢下水,他已經做好了犧牲掉成漢前鋒軍的打算。

楊堅頭憂心忡忡道:“兄長,這樣不好吧?萬一被後面統帥主力的李壽知道,那可就大大得罪成漢了!若是成漢一怒之下跟遼東合作,我仇池可就大禍臨頭了!”

“呵呵,賢弟多慮了!你我不說成漢怎能知道?那李壽還得一才可抵達下辯,等成漢主力抵達,李琀、李稚連同那一萬五千成漢軍說不定早變成孤魂野鬼了。”

“到時我們再稍加挑撥,就不信李壽不去為自己兩個侄兒報仇!不然回到成都,他如何想李雄代?只是可惜了武都城,若能成功挑起成漢與遼東之間紛爭,這點損失不算什麼。”楊難敵顯然估錯了李壽抵達的時間,由於擔心兩個侄兒安全,一路上李壽不敢多做停留,緊趕慢趕比預定時間提前了半天抵達下辯,即便如此也無法挽回李琀、李稚被俘的命運。

“什麼?!你說我的兩個侄兒被遼東軍俘虜了?這…這怎麼可能?!”楊難敵一臉歉意道:“李將軍,都是在下之錯,才導致二位小將軍被俘!”李壽強忍著心中怒火,問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麻煩楊將軍詳細告之。”

“具體說來,前李琀、李稚二位將軍抵達下辯之後,不顧在下勸解,非要跟遼東軍一較長短,執意率軍前往武都。結果今午時有消息傳來,說二位少將軍輕敵冒進,中了遼東軍計,陷入包圍,最終戰敗被俘。”聽完楊難敵解釋,李壽心中的疑慮並未徹底消散。兩個侄兒有些衝動是不假,但他相信其中肯定有楊難敵在火上澆油。因此從這一刻開始,仇池與成漢之間的合作出現了裂痕。(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