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會盟雁門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駐守陽曲的劉琨在得知遼東橫掃了陘北之地後,不為遼東的快速擴張能力到瞠目結舌。

高瞻臨走之前為其定下的策略,劉琨一直銘記在心。

可不成想他這邊還未有什麼動作,那邊遼東已按照原先制定的戰略邁出了關鍵一步。

今幽並聯系已然打通,後有幽州為其後盾,劉琨將毫無顧慮地南下對付匈奴人。

不過,在這之前劉琨需要摸清衛朔的底細,正好此時衛朔來信邀請其北上雁門關。

“什麼?!主公打算北上雁門關?”除了溫嶠贊同劉琨的提議外,其餘諸人紛紛勸阻劉琨北上。尤其是盧諶、崔悅等世家子弟,因均田制、釋奴令的推行,導致他們對衛朔一向欠缺好,故不希望劉琨與衛朔走得太近。

“主公,您是譽滿天下的名士,而那衛朔不過是一介寒門豎子罷了,何須您親自北上?就算要與那衛朔商議要事,也該他南下陽曲才是。”

“言之有理!主公,那衛朔擅自攻擊盟友拓跋部落,早該請天子下旨罷去其官職,哪裡還輪到他邀請主公北上?”

“哼!不愧是寒門出身,竟如此不通禮儀!身為下屬,不主動前來拜訪主公也就罷了,卻還大咧咧地邀請主公北上?難不成他有意染指盟主的位子?進而非要壓主公一頭?”溫嶠看著同僚們各個腦大開,分析著衛朔的‘險惡用心’,不暗自嘆了幾口氣。

劉琨被屬下們吵得頭大,不知該聽誰的好。他隨意一瞄,無意中瞧見溫嶠正老神在在得站在下面閉目養神,不知怎地本來有些煩躁的心情。突然平靜了下來,便也學著溫嶠的樣子也神遊天外。

正爭吵不休的幷州文武眾人,突然發現劉琨沒有像往常那樣安撫眾人,反而坐在那兒閉目養神。眾人竟一時有些不知所措,爭吵的聲音也漸漸小了起來。

等到大廳內完全靜下來,劉琨才驀地睜開雙眼。冷笑道:“吵啊?爾等倒是接著吵啊!怎麼不吵了?別以為我不知你們在打什麼鬼主意,不就是害怕我受衛大人影響,然後將遼東那一套搬到幷州來?”被劉琨說中心事,眾人訕訕不已。剛剛他們對衛朔口誅筆伐,的確是害怕劉琨在幷州行遼東之策。自溫嶠去幽州走了一圈後,就不停地在劉琨耳邊嘮叨遼東政策的好處,而劉琨竟也有幾分意動,只是考慮到幷州世家勢大,才最終不了了之。

劉琨見眾人臉顯慚。暗自嗟嘆一聲,溫聲安撫眾人道:“請諸位放心,琨自有分寸,絕無請衛朔手幷州之意。此次北上雁門關,主要是為了與衛大人商議幽併合作一事,並不牽扯其他雜事。”劉琨這話自然有些言不由衷,要說他不羨慕衛朔那是不可能的。在溫嶠向其詳細剖析了遼東新政的利弊之後,劉琨就有意也在幷州推行同樣的政策。然而劉琨剛一出此意。就被溫嶠阻止。並提醒他此事風險太大,稍有不慎就會將幷州基業毀於一旦。

“既然爾等不願前往雁門。那就讓太真隨琨走一遭吧!”

“諾!”溫嶠躬身領命。…雁門關北距定襄大約八十公里,位於恆山山脈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有“天下九,雁門為首”之說。

陘北的秋天。有如一幅織錦的畫卷,風光分外的人,衛朔看著遠處一座座高山連綿起伏,錯落有致。山上的樹,綠的、紅的、淺黃的、深黃的。層林盡染,重重疊疊。

儘管已經是深秋,但草原上的植物仍然顯得生機。山上到處長滿了綠的和已經黃了的野草,像鋪著一層絨絨的大地毯。

綠草如茵,像一張鋪天蓋地的大毯,遮住了山川大地,彩明亮的地方,就是那一汪汪的湖泊海子。

一群群牛羊和馬,在草原上滾動,使遼闊靜寂的草原,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建興二年,十月三十,司空、幷州刺史劉琨在雁門關內宴請平州刺史、平北將軍衛朔,此次會面標誌著劉、衛正式合,今後幽冀遼三地最強大的兩股地方勢力將合力共同抗敵。

這一,雁門關內旌旗招展,鑼鼓喧天,大批晉軍士卒湧入雁門關內,負責會場安全。

少頃,諸人以劉、衛為首,魚貫而入,進入會場。

劉琨作為盟主,坐在中間的主位上,左邊由衛朔相陪,其餘諸人皆在下面兩側就坐。

“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做開場致辭的是盟主劉琨,而劉琨不愧是大名士,所做文章華彩風,再配合他那略帶磁的嗓音,讓人情不自其中,昏昏睡,直等劉琨把這套冠冕堂皇的說辭唸完,衛朔才打起神來。

這時,幽並兩地文武幕僚紛紛起身拜道:“屬下等恭賀幽冀結盟成功!”劉琨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盟,不興趣,好在他也是見過世面的人,表現得還算沉穩有禮,抬手道:“諸位請起!”

“謝盟主…”諸人起身,歸座。他們中,許多幷州人都是第一次見到衛朔,不上下打量起來,暗道:嘶!這也太年輕了吧!沒想到威名赫赫的衛校尉,竟是個年紀輕輕的頭小子。

劉琨作為盟主,一開口竟先稱讚起衛朔來,“方今天下胡虜造反作亂,導致百姓離失所,朝廷朝不保夕!今幸得衛校尉,南逐石勒,北卻慕容,東安段氏,西定拓跋,立有殊功!後琨當奏於朝廷以示嘉獎!”劉琨的的確確對衛朔的戰績豔羨不已,瞧人家衛朔從嶗山一路打到徐州、遼東、薊城,今更是一舉收復了被拓跋部落強行佔據的陘北、代郡。

衛朔看著兩鬢斑白的劉琨,不有些心疼起對方來。其實說起來劉琨不過才四十二歲而已,可看他滿臉滄桑的樣子,看起來就像六十歲的老頭兒一般。

這些年來劉琨鎮守幷州,勞苦功高,只是在匈奴人的壓力下不過是勉力維持罷了,甚至連自己父母都被匈奴人殺害!其中固然有劉琨本人的責任,然再怎麼說他也比狼子野心的王浚強多了。

想到這兒,只聽衛朔朗聲道:“請劉公放心,以前拓跋部落並不真心幫您,一度讓晉陽局瀕臨險境,好在一切都過去了。今後幽州將不再扯幷州的後腿,會取代拓跋部落成為幷州最堅實的後盾。”

“以後劉公但有困難,不妨直言,在下一定會竭力幫忙!另外,為了支援劉公,在下願向劉公資助一批軍械、糧草,希望為劉公暫解燃眉之急。”

“好!衛大人高義,琨銘五內!”劉琨本就是個非常的人,如今更是被衛朔這一番表態動了,覺得衛朔為人不但豪大義,而且行事光明磊落,有古之遊俠扶危救困的風範。

衛朔承諾要援助幷州,並不只是有於劉琨忠於國事,更重要的是劉琨的作用十分重要,以後無論是南下河東又或者東出冀州,劉琨所處的位置都不容忽視。

其他幷州文武雖然對衛朔有些不滿,可看在衛朔如此費力支援幷州的面上,只好將不滿深深埋在心底。

而幽州文武雖然對自家主公裝大方到不滿,可他們也知道眼下幷州正是最為困難之時,故只好暗中腹議幾句罷了。(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