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衛朔是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回到陽曲後,劉琨送給拓跋部落大量糧草才把對方打發走,隨後才一臉疲憊的返回府中。子崔氏將其
入後宅,主動上前親自給他斟茶倒水。
看著忙忙碌碌的子,劉琨一臉柔情道:“夫人,你且不必忙活,為夫並不口渴。”
“夫君在外為國家大事忙碌,作為子只能在生活上對您有所幫助!”崔氏柔聲道。
劉琨接過子遞過來的茶盞,輕輕綴了一口,然後在口中仔細回味了一下茶的餘香,嘆道:“嶗山炒茶果然沁人心脾,喝慣了炒茶後,再去品嚐之前的煮茶完全無法入口。”隨著時間推移,嶗山炒茶與青鹽一樣變得天下聞名,就連遠在北方的幷州也有炒茶
入。劉琨自品嚐過炒茶之後,就喜歡上了炒茶的清香與自然。
崔氏看著一臉疲憊的丈夫,不由得開口勸道:“夫君既然喜歡,那就多喝一點,妾身聽說多喝清茶對身體有好處。往裡夫君整
忙於公務,平
也不知注意身體,今大戰方結束,不如多休息一下也好。”
“唉,為夫也想多休息一下,可如今神州陸沉、胡人作亂,身為朝廷官員牧守一方,哪有閒情逸致去休息呢?算了,不說這些了,群兒呢?”劉琨與子談了一會兒閒話,隨口問起兒子劉群來。
“他呀?應該正與諶兒(盧諶)、悅兒(崔悅)兩人在一起,你也知道他們三人與嶠兒都是表兄弟,關係比常人要親密些,平裡走動也就多了點兒。”劉琨聞言微微頷首不復多言,人到中年他才育有一嫡一庶兩個兒子,而長子又一直待在拓跋部落充當人質,故平
裡對唯一在身邊的嫡子劉群要求甚嚴。
可劉琨卻對兒子與幾個內侄兒、外甥往非常放心,且不說溫嶠已是他最為倚重的幕僚之一,就是盧諶、崔悅二人的才華也頗得劉琨欣賞。
接下來一連幾內,光是處理大戰後遺留的問題就耗費了劉琨大量
力。其實劉琨一點兒也不喜歡眼下這種生活,他最嚮往的就是與幾個相得的知己在一起
詩作賦、喝酒作樂。
可惜一場暴亂卻將一個志在成為偉家、音樂家的人強行推到了政治家、軍事家的位置上,可見劉琨活得有多憋屈。
這,難得有清閒的劉琨正與兩個姨甥溫嶠、盧諶、內侄兒崔悅、兒子劉群聚在一起家宴,不成想剛坐下不久,就有僕人來報說東夷校尉衛朔使者求見。
“東夷校尉衛朔?衛朔是誰?東夷校尉不是一直由封釋封老大人擔任嗎?什麼時候又冒出個衛朔?還有遼東距我幷州數百里之遙,衛朔怎麼會派使者來我這兒?”聽了僕人的通報,連同劉琨在內大多數人面面相覷,竟然都不認識衛朔是誰。唯有崔悅聽到這個名字後,臉上出一絲尬尷之
。崔悅作為清河崔氏出身,又與崔毖乃本家兄弟,故他對衛朔並不陌生。
劉琨見到崔林面帶異,遂開口問道:“怎麼?道儒有話說?”見姑父垂問崔悅忙站起來答道:“姑丈容稟,對這位衛校尉侄兒倒是有所耳聞。”
“什麼?你認識衛朔?”劉琨等人一臉驚愕,他們都沒想到崔悅竟然認識遼東衛朔。
“額,侄兒也是在機緣巧合下才知道有這麼個人,不過這位衛大人可不是一般人,聽說他出身寒門庶族之家,靠著自身努力,最終爬到了東夷校尉、遼東郡守的位子上。連徐州刺史祖士稚、左丞相府司直劉隗都對他非常推崇,稱其有管仲、衛霍之才。”
“真的?假的?如果衛朔真有兄長說得那麼好,那為何我們從未聽說過他的大名呢?”劉演對崔悅的說辭半點兒都不信,在他看來,衛朔不過一介寒門士子,僥倖得了祖逖、劉隗等人的欣賞,機緣巧合之下才爬到了現在的位置上。
崔悅苦笑了一下道:“賢弟有所不知,這個衛大人一向只在偏遠郡縣活動,如果你是幽州或者遼東人,那你一定會聽說過他的名字。就在不久前,那個衛朔在遼東大破高句麗、鮮卑人等近十萬胡族聯軍,進而一統整個遼東郡。”聽了衛朔的戰績,溫嶠、盧諶二人咋舌不已。就連劉琨臉上也出一絲凝重之
,若是單單打敗高句麗人倒也沒什麼,可其中還有近五萬鮮卑騎兵,就由不得劉琨不重視衛朔的實力了。
眼下劉琨最缺的是什麼?不就是有實力的盟友嗎?一想到這兒劉琨就恨不得馬上將衛朔使者請進府內,不過在這之前他還得好好先了解一下衛朔的情況才行。
“道儒,你且把那個衛朔的詳細情況告訴姑丈!”崔悅看了一眼面帶焦急之的劉琨,心道:若是姑父知道了那個衛朔有多桀驁不馴,怕不知會是什麼心情。隨即崔悅就把衛朔如何與王浚鬧翻,又是如何強行攆走上司崔毖的一樁樁一件件統統告訴了劉琨諸人。
咕咚!劉群、溫嶠、盧諶幾個小輩領路過衛朔的風采後,齊齊嚥了口吐沫。他們沒想到衛朔竟然如此桀驁不馴,行事沒有一絲世家子弟的風範,當然了衛朔也不是世家出身。
“呵呵,這…這個衛大人行事…
特別啊!”劉琨苦笑了一下,最終只說出這麼一句無奈之語。
何止是特別啊,簡直是喪心病狂!溫嶠幾個小輩在心底暗自腹議不已。幸虧眼下天下大亂,朝廷對其約束不到,否則僅憑衛朔犯下的罪行,足夠誅其九族。
“父親既然此人如此桀驁不馴,不如讓孩兒出去將他的使者趕走吧?”劉群本來就對衛朔好不多,如今再聽說了他的光輝事蹟後,就更加不想與其有任何聯繫。
“等等,群弟且慢,姨丈,外甥有話說!”正當劉群起身要出去時卻被溫嶠給攔住了,只見溫嶠站起來朝劉琨道:“姨丈,且不論衛朔在遼東如何囂張跋扈,但眼下人家既然來到了家門口,我們就沒有將之拒之門外的道理。”
“再說此人還是祖刺史的故,以姨丈與祖刺史的關係實在是不宜推脫不見,不然
後見了祖刺史當面怕也不好
代啊!”
“嗯,太真言之有理!”劉琨考慮到祖逖的受,同樣覺得直接將來人轟走有些不合時宜,他沉
了片刻吩咐道:“太真,你去把來人請到這兒來,注意不要失禮了。”
“諾!”溫嶠起身朝府外走去。
這時,在幷州刺史府門前,高瞻正饒有興趣地打量著四周的環境。自遼東出發,一路穿過昌黎、遼西諸郡縣,經代郡而入雁門,最後來到了太原郡陽曲城內。
經過他仔細觀察,發現劉琨下轄的幾個郡縣基本上都是人煙稀少、民生凋敝,而且各地還有不少是離失所的難民。可見經過連年大戰,劉琨的實力已衰弱到何種地步,高瞻在刺史府門前等了很長時間,直到溫嶠出來,他才鬆了一口氣。
“請問閣下是遼東來的使者嗎?”溫嶠來到氣度不凡的高瞻面前,恭恭敬敬問道。
溫嶠身上有股溫爾文雅的氣質,高瞻第一眼看到溫嶠就對他的印象不錯,忙笑著答道:“在下渤海高瞻,字景前,奉遼東太守、東夷校尉衛朔之命,前來拜訪劉幷州。”溫嶠心中一驚,沒想到眼前這個人竟然出身渤海高氏,忙回禮道:“高先生,刺史大人請您府內相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