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屬於我的海最終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
天津一片繁忙景象,當掛著周虎臣旗幟的船隊出現出海口,分駐守天津的總兵官劉柱子第一個跑了過來。
短暫停留,和煦的風中,周虎臣要再一次啟程了。當週虎臣在碼頭換乘早已準備好的巨型炮艦慢慢離開視野,想要送周虎臣一行到海上,卻被阻止的劉柱子嚎啕大哭。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大帥的手下了,那個帶領他們馳騁天下,戰無不勝的大帥走了,他回來的機會恐怕寥寥無幾。
巨舟破而出。
海,這就是父親口中的大海。
周震天嚮往已久的海,這個大海一望無際,海天一,在天空飛翔的海鳥映襯下,是如此賞心悅目。
“母親,這就是父親說的大海,屬於我的大海,真漂亮,它真的要屬於我嗎?”海上風大,女兒被安置在了艙內,被兒子揪出來一同觀看海景的朱淑嬛已經被大海的遼闊和美麗驚呆了。
“當然屬於你,你父親說屬於你就屬於你,如果有人反對你父親豈能善罷甘休?你陛下姥爺和太子舅舅恐怕也不會幹休!”
…
…舟山,龐大的艦隊終於等來了自己要等的人。
翁之琪、簡忱、虞大虎、高強、周謙、吳雲觀、薛鉞、孟允、周子銳、王雲山、李駿、時破山、陳星父子,加上陳子業,蔣之嚴、魯敬、劉衛等等無數將士和工坊的英們默默地看著巨舟開始停靠…馬惠帶著兩個漂亮的女孩出現了…
“來吧!讓我們去縱橫四海!遼闊屬於我們!”弘光八年五月十五,在福建靖海大將軍鄭森的配合下,藉助漲之機,大明海軍大都督周虎臣率兵在鹿耳門登陸臺灣。僅僅兩個時辰,臺灣赤嵌的兩座紅
人堡壘被攻陷,隨後於五月十七
炮擊臺灣城。
整個臺灣城的城牆在一個時辰後被轟塌,周虎臣輕取臺灣。
六月二十六,在幾名明人海商的指引下,龐大的艦隊群出現在呂宋…
荷蘭人殖民的渤泥現在叫荷屬東印度,也稱香料群島(亦稱東印度群島),是十五世紀前後歐洲國家對東南亞盛產香辣料的島嶼的泛名。歐洲人對東方香辣料極度渴求,也是導致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展開的其中一個原因。
現在的荷屬東印度公司成功的把葡萄牙人趕出了這一區域,成為實際上的霸主。
荷蘭人佔領臺灣的目的是做為對大明、本、高麗與東南亞據點的樞鈕,並壟斷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與大明間的貿易。主要的輸出貿易內容包括砂糖、鹿皮、鹿
、鹿角、藤、米,轉運貿易內容包括荷蘭的金屬、藥材,巴達維亞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錫、鉛,中國的絲織品、陶器、黃金等。
荷屬東印度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個體,是第一個可以自組傭兵、發行貨幣,也是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並被荷蘭政府機構獲准與其他國家定立正式條約,並對佔領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機構。
這幾乎是現今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擁有超過一百五十艘大型商船、四十艘戰艦、五萬名員工、並有一萬名傭兵軍隊。
可對於周虎臣來說,荷屬東印度在他眼裡有一個最大的缺陷。
荷屬東印度地廣人稀,極其落後,它的發展離不開人,而這些最重要的人恰恰是明人。
在西方殖民者眼裡,明人以“勤勉”、“愛好和平”、生“懦弱”而著稱,比那些懶惰愚蠢的土著強上百倍。因此,荷蘭總督為了建設和發展的目的用高額工資開始招引萬丹的明人,而且對移居到巴達維亞的明人商賈課以輕稅,並獎勵明人招引同鄉來巴城。當然,發展的同時,荷蘭人也採取了一些不體面的手段,比如在大明沿海地區綁架“移民”這一政策極為成功,大明來的大帆船運來了大量大明移民,而勤奮的明人一旦獲得能夠自立的資產,便在巴城安家落戶,並與被送到這裡做奴隸的巴釐女子通婚。明人人口不斷增長,而在巴城內的明人多數從事商業活動,從
動小販到固定攤販,到零售商和批發商,形成了完整的商業網。
荷蘭總督創始了一種慣例,即把一切零售商業包括沿海貿易承包權由明人甲必丹(首領)負責。他試圖採取“以明治明”的政策,通過任命明人甲必丹,對明人社會進行控制和間接統治。隨著荷蘭科恩總督任命他的密友蘇鳴崗為甲必丹,此後,甲必丹由明人長老通過相當**的方式選出和任命。
甲必丹被認為是明人在荷蘭總督府裡的利益維護人,也是聯繫官方事務的中介人。每個明人需按月到甲必丹府第納人頭稅,並至少每年報到一次。在崇禎初年開始,明人支付的人頭稅佔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城市徵集的人口稅和其他稅收所得總和的一半以上。到崇禎十七年,在巴城當局對賭博、零售業、貨物進出口、木偶戲等行業所徵收的二十一個稅項中,明人商賈承包了其中的十七個。
明人僑民對荷屬東印度極其重要,對周虎臣更重要,這是一個足已建立起強大統治力量的財富和群體,周虎臣太需要了。
弘光八年八月二十,大明南海南部海域烏雲密佈。
旌旗招展,大明數百艘戰船出現在了這一海域。已有所準備,荷屬東印度公司的一百餘艘大型武裝商船出動,隨後三十艘巨型戰艦也果斷的了上去…
炮聲在明軍的戰艦上首先響起,周虎臣的耳朵被突如其來的炮聲震得瞬間失聰。
“的周謙,又他媽不提醒我!”
…
…(全文終)。(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