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說官4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就在此時,他來到了“水鏡莊”見到了水鏡先生。這先生仙風道骨,好不飄逸。更絕妙的是他的一篇人才宏論,聽得劉備有如大夢初醒。
這先生說,玄德落魄“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玄德不能同意這看法,他回答說:“備雖不才,文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之,竭忠輔相,頗賴其力。”文有孫乾、糜竺、簡雍,武有關、張、趙,怎麼能說不得其人呢?但水鏡先生不這樣看,他說,關、張、趙,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之人。若孫乾、糜竺等,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
這就是說,這些人才還不夠,還要有天下奇才相助才可。可是,這天下奇才在哪裡呢?是誰呢?
話說到此處,劉備的心自然奇癢難熬,所以急忙問道:“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等奇人而今安在?所以劉備追問,而伏龍、鳳雛是什麼人呢?
偏這水鏡說到關鍵地方,便戛然而止,他不說了。只是惚兮恍兮地撫掌大笑曰:“好!好!”然後,就請劉備休息。
劉備哪裡睡得著。但也沒有辦法,而伏龍、鳳雛之名,對於劉備而言,自是如雷貫耳,寤寐難忘,而對讀者而言,也一下子被吊起了胃口。先有水鏡的提示,後有單福即徐庶的推薦。
徐庶出場雖不是大文章,確又系大關目,而且先是不慌不忙,幫著劉備打幾個漂亮仗,於是引起曹警惕,想方設法要把徐庶
到自己這一邊來。徐母既被曹
“請”去,徐庶又是大孝之人,徐庶必定離開劉備,劉備又不能也不願強留徐庶,彷彿一場喜宴忽然驚散,此時的劉備真正是悲痛
集,莫辨東西南北。而此時徐庶心情之複雜也不會弱於劉玄德的。在此關鍵時刻,他想到了伏龍—隱居隆中的諸葛亮。於是向劉備鄭重地推薦了孔明,而且自己繞道隆中,又親自請孔明出山。
孔明不肯出山,劉備又怎肯甘休。於是三顧茅廬。
劉備三顧茅廬,證明了他真正是一位惜才愛才求賢若渴愛才如命的情中人。從而使他在三國時代英雄輩出的歷史畫卷中,具有了特殊的風采。
這個且不說。到了白帝城託孤之時,劉備又有驚天動地之論。那文章同樣寫得如痴如醉如泣如訴。且說劉備—傳旨召諸臣入殿,取紙筆寫了遺詔,遞與孔明而嘆曰:“朕不讀書,知大略。聖人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朕本待與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中道而別。煩丞相將詔付與太子禪,令勿以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孔明等泣拜於地曰:“願陛下將息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聖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