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九溪十八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九溪在煙霞嶺西,龍井山南。其水屈曲洄環,九折而出,故稱九溪。其地徑路崎區,草木蔚秀,人煙曠絕,幽闃靜悄,別有天地,自非人間。溪下為十八澗,地故深邃,即緇非遺世絕俗者不能久居。按志,澗內有李巖寺、宋陽和王梅園、梅花徑等跡,今都湮沒無存。而地復遼遠,僻處江干,老於西湖者,各名勝地尋討無遺,問及九溪十八澗,皆茫然不能置對。題記:文中說九溪就在煙霞嶺的西面,龍井山的南面。溪水屈曲洄環“九折而出”所以稱九溪。景
又極優美“徑路崎嶇,草木蔚秀,人煙曠絕,幽闃靜悄,別有天地,自非人間”正應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九溪下面是十八澗,古代這還有李巖寺、宋陽和王梅園、梅花徑等景點,但到作者那個時代時,都已蕩然無存。人們都不再知道九溪十八澗,即使是西湖本地人也茫然不知所云。看來環境的惡化從古代就有了,不知現在杭州的九溪十八澗是什麼樣子,反正現代的著名作家郁達夫曾經到過九溪十八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