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少年心事幾曾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待如何?文才小郎君今怎生如此奇怪?”侍立在一旁的馬家僕役看著自家小郎君甚是熱情的給這遠道而來的祝家小郎君佈菜,那殷勤至極的模樣是何等駭人,他還從未見過文才小郎君如今這般。

馬家的僕役的都曉得,自家的文才小郎君是高傲的,高傲到連王謝子弟都不帶眼看,奈何今卻一再反常,怎能不使人驚訝。

王盛輕輕踢了那僕役一腳,啞聲道:“莫要多言,小郎君如此自有其考量,我們只該看著就好。”說完咧嘴笑了,也難怪文才小郎君這般模樣,這祝家七郎小小年紀便風姿神秀,不論言談還是風度都遠遠在那些曾來過的王謝子弟之上,文才小郎君看重也是自然的。

祝熙之微微抿,看著碗裡越積越多的菜品有些無奈,他哪裡吃得下這麼些,然再一觀身旁神采飛揚之人的動作更覺辛苦,居然還在為他夾菜。若非今到此,他如何也是想不到昔高傲少年對他竟至於此。眼見著對方水米未進,只顧著招待自己,漸漸也升起一種愧疚之情。

舉箸夾了一塊雞進了對方的碗裡,緊接著又是幾青菜,淡聲道:“我已是儘夠了,是說相陪與你吃飯,倒是不見你自己用上半點,如此可是不行的。方才練箭應是累極,這會兒倒是該多吃些。”忽見馬文才有些呆愣在了原地,眼巴巴的看著碗裡頭的菜品,一時間祝熙之倒是莫名覺著馬文才竟有淡淡憂思之意,不由得開口詢問:“怎麼了?難道熙之自作主張了?馬兄不愛這些菜?”

“沒,怎麼會!熙之盛情,自是不敢推卻的。美人相贈,自是好的。”未待祝熙之將話說完,馬文才便已然反應了過來,依舊是那肆意的笑容,然卻似乎染上了點點酸澀,祝熙之疑惑,他實是不明馬文才這突然而至的憂鬱到底是為何?只是但願與己無關。

一頓早膳可以說吃的是異常和諧,亦或者可以說是馬文才一味的在忙著給祝熙之佈菜,卻萬萬忽略了自己,而祝熙之也是盛情難卻兼著也給馬文才夾上幾筷子。然這倒是苦了旁邊伺候的馬家僕役,明明驚疑不已卻還不能顯出來,否則太有失風度。但是幾人卻在心底暗暗嘀咕,小郎君為別人佈菜本就有夠讓人費解,更讓人驚恐的是得了幾筷子自家的菜居然高興至此,真是匪夷所思。

“這位小郎君想就是祝家七郎熙之吧?”祝熙之與馬文才方淨手完畢便有一綿軟蒼老之聲從門外傳來,腳步漸近後便見一中年男子轉進門內。頭戴黑漆冠,絳紫錦繡儒袍,如此倒是盛裝,再見其人,頓覺此身衣衫暴殄天物至極。這衣衫若是那風度佳怡,氣如高山之人將穿而來必定得人讚歎一聲“偉丈夫哉!”然來人卻是面若槁木,氣質陰沉,若非這一身裝扮怕是連那馬家家僕都要勝上其一籌。

手心被身旁之人悄悄撓了一下,祝熙之頓覺來人身份,馬家郎主,馬太守。只是心中暗自驚歎,馬文才如此風少年,只一眼便讓人覺其絕非池中之物,定是那化龍金鱗,奈何其父怎如此不堪?便是瞧著那面也知平定是胡來之人,才會將身子糟蹋至此。

馬文才堪堪起了個身,微微一揖:“父親。”而後便坦然坐下,偏過頭興致的用眼神描摹著祝熙之面部輪廓,對其父大有眼不見為淨之意。其中不屑,可見一斑。

然,祝熙之卻不得做此種有失教養之事,畢竟他並非馬家之人。

從從容容起身,理盡衣上褶皺,漾起一絲溫潤笑意,作揖道:“郎主安好,小子正是祝家七郎祝熙之。”而後便不再言語,對於馬太守此人祝熙之印象亦是不好,既然如此,不與多言才是最佳。微微瞥了一眼馬太守,便見其腳步略有虛浮,暗自皺眉,此人生活到底是糜爛到何種程度才會身虛至此?

“賢侄端是好風采啊,不愧是祝家子弟,倒不似我家這不中用的豎子鎮天氣惱我,不肯專心於詩書清談,盡是些騎一類,倒是徒惹了人家笑話。”祝熙之大驚,這馬太守即便如何不上道也不至於斯吧?且不論這齷齪行事,來者是客,他竟然這般徑自坐了而忽視了自己也就罷了,畢竟自己是小輩,然當著客人之面便以極端嫌惡之氣呵斥自家孩兒,實為怕人。不是自謙,亦不是恨鐵不成鋼,而是十足的嫌惡,就如那富貴嫌惡貧窮,世家不屑寒門一般,實在是讓人心寒。

悄然間往馬文才那裡看去,只見其低垂眼眸,面無表情,不知何意,然祝熙之以為,定然不會好受。

“賢侄,我有話同我這不孝豎子一談,且王家子弟現已經往這城中來了我定是要去相會的,暫不能招待於你,讓家僕先帶你去歇息,可好?”話說著漫不經心,其中有幾分真意便可知,這是在瞧不起我還是瞧不起祝家?王家又如何?若是要一比,他祝家可不會落於其下風,看來祝家這幾年以來太過沉寂,以至於某些人都忘記了他上虞祝家從不好惹。他祝熙之不過健僕來接,到了王家便要郎主親自去,這是何種道理?

祝熙之何等清傲之人,見此情狀,溫然一笑,帶著幾分透骨冷意,拱手一禮:“郎主請自便,熙之自是客隨主便的。熙之為晚輩自有一話想說,還望郎主且一聽。便是王氏子弟亦是晚輩,郎主親,恐於輩分有失。然,若郎主做名士之狀不屑於此,熙之亦無話可說,只得說小輩狂妄了。”你自甘降低輩分親小輩,那麼被別人所詬病那也是活該,至於是否人家真的會認為你是名士風,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祝熙之倒是不怕惹怒馬太守,該說他自是希望惹怒馬太守,那麼他便不會想到要與自家聯姻了。恐怕後這於自家聯姻也是下策之舉,應是被王家拒絕才不得已選了祝家吧,果真欠收拾。

“小輩休得······”氣量狹小之人果真有暴跳如雷之勢。只是不等他發怒,祝熙之的已經被人牽著手拉出了門,疾步轉過遊廊,往一處院落而去。

馬文才一路都未曾說話,立於其身後的祝熙之也不曾言語,他不知這高傲少年此刻心情,只覺自己心中有些悶的慌,倒是為他不平。

進了一小巧院落,江南秀麗之風中透出幾股北方的獷之氣,倒是與整個馬府的意境有幾分違和。隨即祝熙之便想到了這院落的主人,除了馬文才恐無二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熙之果真我知己,妙哉妙哉!”忽聞前方之人大笑開來,帶著幾分快意與釋然,恍然間自己的肩膀便被人抓緊了,面前之人面目俊朗英,眉眼含笑,“熙之果真厲害,短短一席話便讓那老傢伙失了方寸,大快人心!今他甚是過分,熙之不用放於心上,來我定會為你找回公道,倒是叫他瞧瞧那王家子弟是何種名士。”額?一時間祝熙之有些反應不過來,這是何種情況?父親受辱,兒子欣狂?

“熙之,若你為女子,我必之,可為甚你是男子?”這駭人之預還真是一茬接一茬,方才堪堪有所靈光的祝熙之一下子又陷入了呆愣之中,這人到底要如何?

心思急轉之間,祝熙之深深長嘆一聲,得出其結論:藥不能停。

“咳咳,文才兄,我想令尊身子不甚好,定尋得名醫,你可以去瞧瞧。”說完也不理馬文才,甩了肩膀上的爪子便往前走,若是再喝這人痴纏下去定要把自己嘔出血來,他還不想英年早逝。

馬文才歪頭冥想,他並未得病啊,為何要去看那大夫,喝那苦藥汁子?不過說到老頭的身體,呵,若是他肯收了那蕩的腌臢行事,比多少名醫都有的用。

再抬頭之時便是撲哧一笑,朗聲道:“熙之,那是我臥房!客房在對面,錯了錯了!”可惜已是為時晚矣,祝熙之一腳踏了進去便見一蒼白美婦人坐於房中。雖是年華已老,然其華韻之氣卻更顯歲月沉澱之後的美麗。這人是?

在後邊匆匆趕來的馬文才前腳剛踏進屋子的門邊一眼瞧見了雙方對視之景:“母親,你怎麼來了?身子還未好,何苦亂折騰?”連忙走到美婦人身邊,細細瞧了,見氣雖不見得比前幾好,然神頭倒是不錯,也就放下心了。

祝熙之一聽這話便明白了,原是馬文才的母親。不過有如斯母親,恐也就能解釋為何有那般父親馬文才卻依舊出如此了。

“上虞祝家熙之拜見伯母。”一禮至此,禮數至極,對著該尊敬之人定然要禮數週詳的。

馬母慈和一笑便恍若那牡丹花開,帶著點點讚許:“倒是個好孩子,龍章鳳姿,氣韻天成,難怪文才惦記許久,值得值得。”

“伯母盛讚了。”便是如祝熙之這般小輩都在心裡頭暗自讚歎,可惜了,一朵鮮花在牛糞上。馬文才之母也是世家名門張氏女郎,與祝熙之之母陸氏所在的陸家同為吳郡四大家之一,南方的頂級世家,就是不知當初怎麼許給馬太守這樣的人物。

雙方說了些許話,馬母便有些力乏了,在馬文才的勸告之下方戀戀不捨的離開。

一待母親離開,馬文才便憤然拍桌。

“他那般做哪裡是在給熙之你祝家難看,而是在給母親難堪。熙之母親家族為吳郡陸氏,與我母親家張氏同為南方四大世家,同氣連枝,他今此舉意在告訴母親他自是不怕吳郡張氏的,若是母親知曉此事,怕又是一陣傷心。為了臉面不肯與母親和離,卻生生讓母親憔悴至此。與其丟馬家之臉,與其傷母親之心,我倒是寧願他······寧願他·······”說道最後竟是淚如雨下。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祝熙之深深嘆息,誰能得知,那在外傲然肆意的少年竟有此種苦楚酸澀,少年之心誰人得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罷了。

從懷中摸出一方錦帕,來到馬文才面前,替他細細將眼淚抹了,輕聲道:“若有此心,請萬不可洩,世人得知,如何自處?”手被輕輕地握住,一雙堅毅明亮的眼眸裡倒映著自己的影子:“聞絃音而雅意,自玉水河畔得聞熙之音律我便知熙之為人,他人面前我自是不肯如此的。”祝熙之聽此一言,忽想到那英臺也在其身邊,略帶試探相問:“那玉水河畔你可曾見我身旁一小小郎君,文才兄覺著如何?”

“令妹之行怕是謝道韞第二也未可知,然如此女郎卻非我所喜,便覺輕狂了些,雖我父有兩家結親之意,恐我不能答應。”馬文才一語點破祝英臺女扮男裝之事,眼中情緒看不分明,然又笑道,“若是熙之家中有一小妹情如熙之這般,我便立時去提親的,可惜······”嘴角微微翹起,這笑容如何看都帶著些狡黠。

可惜的是祝熙之還在震驚之中而忽視了,未曾想著馬文才竟一眼看穿英臺之事。原來馬文才並不喜英臺這種在這時代思想超前的女,難道後世所言馬家的提親全是馬太守一手造成?看來往後這功夫得多多往馬太守那裡下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