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戲劇大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什麼,你不知道李三斯?”看到蘇文一臉糊地問李三斯是哪個,馬俊武表現得比蘇文還要驚訝,幾乎連眼珠子都瞪出來了。~,好吧,蘇文一看到他的樣子,就知道自己又碰上同樣的難題了對這個世界還是瞭解得太少。

“你是開玩笑的吧?”馬俊武又問。

蘇文想了想,覺得不能諱疾忌醫,誠實地說:“我以前沉於讀書,腦子都花在記文字上了,其它事情就不大留意…”

“不留意你也不可能不知道李三斯是誰吧?”馬俊武還是不信“他老人家的事蹟都被寫進教科書了!”蘇文了一口涼氣,無論在哪個世界,能被寫進教科書讓無數學生學習的人,無一不是牛哄哄之輩。

看來這李三斯來頭甚大呀!

剛才馬俊武怎麼說了,這個李三斯與杜長風合作,要作戲劇作品,與《雷雨》打擂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馬俊武看蘇文好像不是作偽,只好一邊驚歎,一邊解釋李三斯這個人。

原來李三斯是華夏院戲劇創作專業的教授,主要是研究戲劇理論。教授只是他一個非常普通的頭銜而已,他還有很多導師的身份,最大的名頭是華夏帝國中央戲劇團的最高名譽團長!

那可是國字號的團體,能成為一個名譽團長,那需要多高的聲望才能讓人心甘情願請過去當這個吉祥物呀。

再看李三斯這人,他現在的主要工作是教書育人,那是上了年紀之後的選擇。別看他今年六十多歲,在戲劇界他卻有了五十年的聲望,真可謂負天下大名四五十載。

他是梨園子弟出身,才幾歲就開始登臺表演,十多歲就是當家花旦了,之後出演各個大戲,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代演藝大師。而且他對各路戲劇都有鑽研,對各種表演套路信手拈來。技藝多得幾乎都壓身了。這也為他未來多方向發展奠定了基礎。

將近四十歲之後,李三斯覺得自己不能離開戲劇表演,可年紀大了又不能演到退休,於是他另闢蹊徑。漸漸轉到幕後,先是學習編劇,自己編,自己演,沒想到他也有很高的編劇天賦。探索了三五年之後,竟然重新改編一出歷史大劇《蘭陵王》,從中融入了話劇歌舞劇的元素,居然大獲成功,深受觀眾歡,大賣整個市場,據說全國巡演了好幾百場之多,成為當年最出的舞臺劇!

從此他堅定了在編導路上走下去的決心,又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他成為戲劇界一個能編能導能演的全能人才。如此多才多藝。自然成為戲劇界的一個傳奇人物,被聘為中央戲劇名譽團長,也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

年近六十的時候,李三斯對於戲劇舞臺演出的力沒有那麼大了,打算退休,這時候他的母校華夏院找上他,聘他為教授,請他為學生教授戲劇理論方面的知識。

李三斯欣然接受,開始了教書育人的生涯,到如今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了。

可以這麼說。在戲劇演出方面,李三斯是國內頂尖之人,有著巨大的名望,就好比提起戲劇創作方面。大家一想到的就是王忘和謝坤;而提起戲劇演出與編導,大家想到的就是李三斯了。

他就是這麼牛的一個人!

聽馬俊武介紹完,蘇文冷汗都冒出來了,半晌才艱難問道:“這麼一個厲害之人,這麼會與杜長風扯上關係?”馬俊武答道:“聽別人說他很看重杜長風這個人,非常欣賞他。杜長風這丫太詐了。他暫停了排練,我還以為他偃旗息鼓是要認輸了呢!沒想到他跑到李三斯教授那裡求救去了,搬出這麼一座大山,這是要與我們競爭到底的樣子呀!”蘇文苦笑說道:“就許你找秦虹做臺柱子,就不允許人家找靠山嗎?”馬俊武扼腕說道:“這下好了,我們之前的優勢全都被對方搬回來,大家又重新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

“你這話太長他人志氣了吧?”蘇文不大相信區區一個李三斯能有那麼大的作用。就算他能與秦虹相提並論又怎麼樣,蘇文相信的是曹禺大神的《雷雨》!

他才不相信李三斯鼓搗出來的戲劇能比《雷雨》還出

就算李三斯在戲劇方面是全才,可以編演導,可那又如何。現在距離約定的演出時間已經不足兩週了,杜長風一度中斷了之前的排練,現在要重起爐灶,時間不多。等他們確定項目,選好角,排練的時間至多就十天而已。

十天的時間,要想演好一齣戲,絕對是千難萬難的。就算劇本寫得再好,那也要對它進行簡,變得簡單。

劇情一旦簡單,蘇文就沒有什麼憂慮的地方了,世界上還有幾個簡單的戲劇可以與《相遇》相提並論的呢?

除非李三斯是上帝,不然他短時間內作出來的戲劇絕對贏不了《雷雨》。

“蘇老大,不能掉以輕心呀,李三斯教授在戲劇界的能量,不是你可以小看的!”馬俊武一臉擔心地說“別的不說,在我們學校,戲劇專業的師生,肯定是支持他的。就連學校的那些資深教授與老師,都與他有很深的情,這是大明星秦虹無法比擬的。”蘇文反問:“什麼時候區別的高低看的是人脈深淺了?鑑賞,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等兩個作品擺在面前,哪個好哪個次,除非是昧著良心說話,否則什麼人情什麼情都要靠邊站!”馬俊武苦笑:“你有信心就好。”

“我是對《雷雨》有信心!”蘇文還是這句話。

其實他還有一點原因沒有說出來,因為那比較腹黑,那就是他懷疑李三斯窩在學校教書的最大原因不是什麼退休的緣故,而是他發現自己沒有市場了!

與秦虹在巔峰時刻退隱不同,七八年前的李三斯是什麼情況呢?

據蘇文了解,現在的戲劇雖然還有很大的市場,但不可否認的是市場份額在逐年削減。二十年前,戲劇作品在演出方面,還有很大的市場容量,哪怕那時候已經有電影電視這些渠道了。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買票進入劇院觀看錶演,與眾人在現場欣賞那活生生的演出。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