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鴉片線:大宋炮擊定海與滿清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854年11月25號,幾艘中國樣式的貨船從上海起錨,向南航行,今天正在經過灰鱉洋,這是上海一箇中國商行的船隊,他們正要前往福建。

“希望今天寧波的水師別找上我們。”貨主看著舟山沿海來來往往的船隻,憂心忡忡的說。

“劉爺,你們來的時候,可是說給定海那水師聯絡好了啊。船上沒違的東西吧?”船老大赤膊走了過來,辮子圍著脖子裡,叫道:“錢貨兩清!別把兄弟這幾條船進去,我全部身家都在這幾條船上了。”

,朝廷水師要搞你,還需要理由嗎?”劉爺冷笑一聲,在海風裡他活動著脖子,甩的辮子好像個星錘,一邊說道:“船老大,你放心,都是合法貨。但是誰不擔心,水師登船就從來不帶空手的!我一疊英鎊懷裡揣著呢,水師登船就給辛苦費。但都是我辛辛苦苦賺的,誰***想給這群水耗子啊。”正說著,後面水手大叫起來:“看後面,洋人鐵甲冒煙艦來了!”幾條船上的人都跑到船尾睜大眼睛看去,只見水天一線間,一溜黑煙先出現在視野裡,接著船體巨大的鋼鐵艦船從後面追過來了。

“真***快!還沒有帆,他們怎麼的呢?洋人會妖術?”船老大喃喃的嘆著。

“看,不止一艘,是2…。。3…。。4…5…。。5艘鐵甲冒煙船啊!”劉爺瞪大了眼睛看著那咕咕的漫天黑煙線,驚叫道:“太可怕了。”船老大驚叫道:“5艘這麼大的船?上海那邊洋人的大軍艦怎麼都過來了?”眼見著幾艘小山一樣的鐵甲蒸汽船冒著黑煙超過自己,進入舟山島定海縣附近的水域下錨。

“定海出什麼大事了?怎麼上海的洋人軍艦到這裡了?他們幹嘛呢?”幾條中國船上的人都瞪圓了眼睛。

正想著,北面海面傳來悶雷一樣的聲音,一群人抬頭看看頭頂上的大太陽,都在納悶,前面怎麼打雷呢。

沒一會,劉爺等人只見三艘快哨船帶著黑煙玩命的朝定海縣港口航行過來,只不過他們船上的煙不是像洋人那樣煙筒裡冒出來的,而是船上著火。

看著那三艘快哨船,劉爺和船老大瞠目結舌,只見他們的方形帆被打的滿是眼、燒著了黃龍旗,最後一艘甚至可以說船尾好像被巨大的老虎咬去了半個,著內艙和白花花的木頭茬子,玩命的在朝這邊劃。

“這…。這…這不是舟山水師嘛?”靠在船舷上的劉爺和船老大對看一眼面面相覷。

接著,一隻巨大的艦隊緊跟著逃命的滿清黃龍水師,張牙舞爪的出現在了他們視線裡。

看著那些巨大的藍底十字旗,船老大嘴巴都合不上了,他指著那艦隊叫道:“這***是廣東長啊!他們怎麼來這裡了?”

“轟轟轟!”一串悶悶的雷聲再次滾在海面上,面對無膽的滿清水師,幾乎是以方陣撲來的海宋艦隊,前面軍艦艦首炮發出轟鳴,滿清水師艦船海面上水珠沖天,最後面那艘船完全是用划槳手的英勇支撐到這裡的,此刻離得最近,被一發炮彈直接打塌了船體,打著彎開始沉沒。

“長來了啊!長來了啊!”雖然離劉爺他們足有半海里(800米)遠,但活命的兩艘滿清水師上發出的慘叫連他們都聽得清清楚楚,這兩艘滿清戰船在洋人鐵甲艦前逃入定海港口,隨後跟著的就是殺氣騰騰的長西洋大戰船。

舟山島上的定海縣城三面環山,南面臨海,據海邊防禦工事土城三里遠,這是滿清的一處海防重地。

這些土城靠海一線連綿修建,用泥土摻石灰夯實,就是一道土城牆,底寬12-18米,頂寬5-15米,高3米多,綿延10裡地,幾乎和三面山一起完全包圍住裡面的定海縣城。

上面修著大量火炮掩體“土牛”安設火炮80多門。

土城的中部依託著小山東嶽山,修建有主力炮臺——一水磚石結構的鎮遠炮城,周長近一里,為清軍面海防禦的中堅,火炮15門。

兵力為綠營5000人,水師1000人。

但高高屹立在“大宋海”號艦橋的羅前捷本沒把清軍放在眼裡,他心情異常惡劣的原因是因為第一次指揮這麼大的船和艦隊,雖然沒有經歷惡劣天氣,然而從廣東到寧波這一路上吃盡苦頭了,簡直就好像牧羊犬看守羊群一樣,艦隊動不動就分散就掉隊。

一路上,這次海宋第一次海上遠征的艦隊,在幾乎高達技術崗位半數的高薪僱來的的洋人協助下,居然走走停停,費了這麼大的勁才到達這裡。

“中國龍和上帝騎士號護送運野戰炮兵登陸大五奎島,剩下軍艦跟隨旗艦炮擊土城工事!”羅前捷下達了命令,把幾乎全是“第五縱隊”戰鬥力很強的兩條軍艦派出保護登陸,剩下的軍艦則開始攻擊滿清陸地工事。

這次攻擊並不是看武勇的,而是看技術的,因為滿清的大炮大部分不到海宋軍艦,而海宋軍艦上面的西洋炮則可以炮擊炮臺,唯一的問題就是縱這些風帆戰艦在滿清程外行駛,以及用艦炮排陸地炮臺。

要是純的英國海軍,做這些事情簡直是小菜一碟,但海宋海軍不行。

不論是艦的水手還是炮手都不夠純,其實鴉片商捐獻“大宋海”號,趙闊頭疼的不是維護費用或者彈葯費用,而是本找不到足夠的水手和炮手來作它。

現在整條大船上,外國人足有小一半,很多水手還是從海宋皇家運輸公司的老水手裡拉來的,他們固然水不錯,但作這樣的大軍艦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羅前捷眼睜睜看著一條小軍艦因為水手問題,結果走進滿清炮臺程裡去,甲板捱了一炮,氣得羅前捷跳腳。

終於“大宋海”好像笨拙的大象行走在獨木橋上,搖搖晃晃的駛過了土城正面。

“fire!”下層甲板裡猛然響起的是軍官們的狂吼,還摻雜著童音——這次“演習”趙闊把他的“海童子”80人全部派上了船參戰,這些有的才11、2歲的小孩,站在火炮和中洋炮手後面,盯著炮窗裡出現的土城線,用英文大吼著發命令。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