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海宋朝廷第一次參拜國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直心思不屬的李文茂從馬上抬起頭,朝前看去,只見最後一個棺材車後面繫著一匹空馬,被車隊拉著前行,只是這馬上面鞍具不僅齊備,而且金碧輝煌,不亞於李文茂的馬具;馬側面的褡褳裡左面放著一隻步槍,右面放著一把大刀,空無一人的馬鞍上面掛著一雙皮靴,看起來就像這個馬的騎手在如此嚴肅的場合溜號了,只剩下他的馬跟著車隊。

“也許有事離開了。”李文茂他自然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和他們騎馬並行的一個不認識地軍官言了,他說道:“那匹馬不是說有事離開,而是代表我大宋勇士戰騎猶在,英魂卻逝”說到這裡,那陌生的陸軍軍官居然哽咽了,他著眼睛,馬匹落後了,而林么可看著前方那匹孤零零蹣跚著跟著車隊前行的空馬,好像在呼喚自己的騎手,心情突然難受起來。

越秀山大宋國廟前,已經被人堆滿了,一般百姓不準接近山道位置,他們就在治安官的驅趕下,離遠了看,人站滿了山野,好像這座山在大宋國廟周圍動起了來。

林么可看得比百姓清楚,他到達越秀山山下時候,眼前山腳下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石板廣場,這裡由荷槍實彈的衛兵守衛,入內的人都出武器,還要被仔細搜身,然後他跟著陸軍軍官們排在山腳下,從這裡可以看到山裡那大宋國廟的恢弘地白圍牆,白石頭修成地寬闊山道從上面廟門一直鋪到廣場,好像一條白雲梯子,500衛兵手持長槍刺刀順著山道,從山門一直排到山腳,他們的表情更加冷酷肅穆,軍裝更加地華麗,手裡的槍包括刺刀好像都是鍍銀的,真的如同玉皇大帝手下的天兵天將。

不過他們的年紀明顯都很小,大部分13、4歲的模樣。稚氣未脫,有地看起來更小,高軍帽的帽簷垂下來幾乎蓋住了他一半臉。

“這都是童子軍官,東邊是陸軍童子,西邊是海軍童子。”跟在陸軍客人身邊的陳寶強給李文茂和林么可解釋那些衛兵的來歷:“平裡就住在皇宮那邊,陛下認他們是乾兒子。在訓練和學習之外,還負責守衛,這都是未來的軍官。”

“有兒子送給陛下童子軍不就直接當官了嗎?還用拼命幹嘛?”雜牌軍的大將李文茂有點發酸地說道,陳寶強倒沒聽出裡面的諷刺味道,他笑了笑:“那是啊,以前只有孤兒和活不下去的,才加入陛下的童子軍,現在老百姓也明白過來了,很多人都想兒子走童子官的路。人滿為患,那裡也開始挑人了。”就在軍官們開始在廣場裡閒聊的時候,林么可突然指著廣場入口失態的大叫起來:“看!皇帝到了!”在兩邊手持旗仗的騎兵和跑步而來的十字軍步兵護衛下。一輛又一輛地黑馬車,好像永遠沒有盡頭一樣,從門口駛進廣場。

“肅靜!列隊!”陳寶強馬上跑到人群前面,把身體側向前方石道成一條直線,自己立正,背朝馬車車隊,朝面前一群低級軍官大吼起來。

馬上這群軍官馬上在略微慌亂中藉著廣場下的道路為標杆,排成長長的三排橫列,全員立正。目視前方。

林么可站在橫列後方,清楚看到車隊裡一個又一個洋裝打扮地人下來,在軍官前匯成一道旋轉的洪,洪中心是一點紅,看到那點紅,林么可只覺的腿發軟,好像隨時都會軟倒在地上,他終於親眼看到皇帝了。

戴著紅頭巾穿著黃袍一身傳統打扮的趙闊,在他身邊全部禮服和洋式軍裝的高官的簇擁下簡直是鶴立雞群。只要視力好,山上也能看到這一群人中間唯一包著紅頭巾的那個傢伙。

“天子來了!”

“萬歲啊!”

“真的是皇帝啊!”遠處山上和周圍圍觀的百姓發出震天地喊叫,倒不是全是歡呼,更多的是哭喊,很多人淚滿面的遠遠的對著趙闊跪了下來。

在林么可面前,趙闊自己來到山道前,轉過身,對著手下文武百官抬了抬頭,馬上他們按官職大小和爵位高低排成幾列。

宦助國和竇文健跟在趙闊身後。他們後面是蕭祖業、海軍上將戴維森、陸軍大將莊立忠排成的第二排。這樣依次排下去。

在這群站在新宋王朝頂峰的英中,林么可看到了他們月軍的締造者朱清正。只不過他排在了第四排,他看到前面站著的李文茂渾身發抖,他知道他也看到了,然而距離不過三米,卻如天地之別,別說說話,連朝前邁一步都不可以。

這是大宋開國以來最重要的大典。

林么可還看到了這長長隊列末尾裡罕見地4個和皇帝一樣打扮的人,在洋裝的洪裡扎眼扎到眼睛疼,不過他們的頭髮都披散到後背,那就是傳說中的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了,不過他所在的位置是和安南特使阮江、蘭芳大公的公子、商人男爵周開源等人在一起,這只是尊榮之位,並非權力之位。

“陛下登山祭拜!”看隊列整齊後,一個侍立在山道前的童子軍使勁抬起下巴,把的眼睛從大帽子下解放出來,軍刀靠在肩膀上,把到最高,用盡渾身力氣吼道。

趙闊第一個踏上山道,文武百官跟隨皇帝以兩秒一步緩慢步驟踏上有31級臺階地國廟山道,每一步都走地十分肅穆,因為每一級臺階代表大宋的一年,31級臺階代表趙闊地“祖先”開創的宋朝持續31年。

10分鐘後,趙闊站到山道末端倒數一級的臺階上,長長的百官行列也隨之靜止。

山道盡頭側立的兩個童子軍官手持軍刀,同時出列,朝前正跨兩步,然後立正,接著一個向左轉一個向右轉,再次靴子重重一磕立正,成為居高臨下正對山道上的皇帝和百官的態勢。

“國廟重地,先祖英靈、勇士忠魂所在。凡人肅靜!武官下馬!文官下轎!脫帽整容!”這兩個軍官稚但充滿力量的命令從山一直傳到山腳,隨著這兩個童子官的命令,整個山道兩側守衛的童子軍同時朝外跨出一步,手裡的刺刀同時下放前指前方,成了威脅姿勢,嘴裡大吼一聲:“肅靜!”然後再次收腳。重重地一磕靴子跟,恢復成立正姿勢,刺刀再次朝天“哐、哐”兩聲由500人同時動作發出的巨響,以及“肅靜”的低吼,這警告和肅穆如鞭子一般打著山道中間的百官,不知多少人身體顫抖。

趙闊微微頷首示意,然後解開頭上的頭巾,放在平舉的右手上託著。

整個隊列以皇帝為開端。紛紛開始摘下禮帽或者軍帽平託右手,脫掉手套提在左手。

“手套!手套!手套也要摘了!”在山道中間,陳寶強小聲用胳膊肘撞撞旁邊傻掉地李文茂主僕兩人。前者光顧著看朱清正了,沒脫掉手套,後者則是被這氣勢震傻了。

“肅靜!”看整個隊列又恢復靜止,無人頭戴帽子或者有動作了,山道上的兩個門神才大吼一聲後,閃開道路,趙闊第一個踏上大宋國廟前的平臺。

等林么可他們踏上山國廟入口,皇帝早已入內了,林么可舉目四望。整個平臺比山腳下平臺小很多,但是地面的石料卻是漢白玉所制,一眼望去和國廟白主體白圍牆渾然一體,如冰雕雪砌的一般,飛簷琉璃瓦的大門前左右擺著兩個巨大的雕塑,一個是南宋士兵手持大刀張嘴大吼的模樣,另一個則是高帽十字軍手握刺刀長槍衝鋒的姿勢,都是西方那種照相式地風格,而非中國傳統的傳神象。第一次見西洋大雕塑的林么可自然傻掉了,在兩個怒吼地真人一般的石像面前,下巴都合不上了。

跟著大部隊進入哨兵守衛的大門,他才看到國廟裡的建築有三座,正面是一座傳統式的宮殿,門前還放著兩座大香爐,八扇木欞子大門已經大敞四開,沒有資格入內的林么可在外面也可以看到裡面牆上掛滿了畫像,不用說也知道這是皇帝的列祖列宗畫像和靈位。其他兩座被國廟裡的樹木花草擋住看不真切。林么可只能站在正殿前方等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