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步上前去,等待花情出題。
花情不由地向身後的姐妹們投下一個眼神,見她們都點點頭之後,才放心大膽地說:"我們各出一帖,書寫期間,我問你答,直到兩人寫完為止。"他點頭。"全由花情姑娘作主即可。"雙方同意,但一旁的應浣蝶可不大高興起來。她暗知花情出此題,分明是放水,到時候裁決只要一句各有千秋,就可以不分高下了。
而臺下一干人等,全睜大了眼睛,看看花情這個俏丫頭與君無臣有何本領,到底鹿死誰手。
兩人互相一揖,花情與君無臣同時下筆。墨黑的字體落在雪白的紙面上,花情偷偷地瞧了未來姑爺一眼,發現他一改嘻笑,換上認真不已的神情,令她不覺得一笑,小姐可真是好命呀!
"君公子,敢問書法之治乃何?"頭也沒抬,花情提出問題。
君無臣嘴角一揚。"張旭曾提出治書十二法,乃平、直、均、密、鋒、力、轉、決、補、損、巧、稱。"
"平,可知是什麼?"
"長者之教,為一平畫,要縱橫有象。"
"力,是什麼?"
"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
"那麼,補是什麼?"
"結構點畫,或有失趣,則以剔點畫旁救。"見他對十二法自有一番兒解,花情語鋒一轉,說到其它。
"君公子認為,書魂為何?"
"詩乃書魂。詩詞歌賦主宰書作意境,書家立意,全從詩來,詩管領著筆墨,驅使著筆墨,詩不同,書亦不同,便構成一副副不同的意境。"
"哦?君公子是如何學書?"
"書法微妙,妄難傳授,非志士高人,無法盡學之。"臺下之人見他們一來一往,紛紛出讚歎的表情。連一旁的應浣蝶,也點點頭,對君無臣有不同以往的見解。
"好了。"兩人同時出聲,兩帖書法呈現,臺下四個坐前排的師傅見了,全都讚賞地點點頭。
"花情姑娘的'寒食帖',寫得帶燥方潤,將濃遂枯,剛柔必濟,實在難以看出是自一般嬌弱女子之手。"
"君公子也出乎意料,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即千萬變化於一體。而且不拘泥一般瑣節,'梅花帖'寫得蒼勁有力,寫到結尾,忽作狂草,想必是受奔放的詩句所決定的吧。"雖是各有千秋,但應浣蝶一瞧兩帖,也知道君無臣略勝一籌,花情畢竟只是女子,下筆轉握之際,不如男子蒼雄,可偏偏她竟選寫行書相比。
應浣蝶揮揮手。"君公子真是好才情,小女子甘拜下風。風情,換你。"花情笑著走到後頭,與嫋嫋娜娜、阿娜多姿的風情使個眼。風情淺笑地點頭,向君無臣輕輕地躬了下身子。
"君公子,這一關可是比畫,願君公子手下留情。"其實之前她倒也聽說過君無臣似乎對畫並不通,這讓她想了好久,不知該從何放水才能不讓小姐發現。
君無臣倒無不安,他對著風情朗朗地道:"還請風情姑娘出題。"只希望風情可別出難題,從小他對畫畫一事並無多大興趣,雖然學過,但自己也知不好,只是略懂皮而已。
"這裡已有現成材料,不如我們就以水墨山水相比,君公子意下如何?"
"既然如此,在下只有悉聽尊便。"君無臣只覺頭皮發麻,畫畫一向自己可不怎麼在行,如果栽在這一關,真是划不來。
風情嘴角輕輕一抬,拈起了畫筆,便將筆觸落在宣紙上。"不知君公子,對於山水畫,瞭解多少?"看出風情的笑意別有用心,君無臣倒放心地作起畫來,一面回答:"山水畫,並不侷限於有形之物,而是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化中的無形。不知名的萬有,乃是山水作畫的無限素材,一旦拘泥,山水畫則失其意。"雖然畫作不佳,但他道理可讀過不少。
"山水作畫不應專在於畫物之形,而重畫物之神,此乃山水畫的質妙之處。宋代鄧樁曾言:'畫之為用大矣!盈天地之間,萬物悉皆含毫運思,取盡其態。而所以能取盡者,只一法耳。一者為何?曰:傳神而已矣。'故可知,水墨山水之深奧,正為其發展無限之髓。"風情雖專在於畫作之上,其它領域極少涉獵,她好奇地聽著,也好奇地問:"哦?山水畫竟有如此奧妙之處?"
"不僅如此,山水作畫另能通道。山水畫成立於魏晉,正是玄學家追求道的極盛時代,因此有密切相關連。繪畫的靈魂在於意境,而意境,就是要超過有限的'象',而達到象外的'無',這種象外與無限,必然與'遠'觀念相關,而遠,即可通道!"君無臣說得滔滔不絕,風情聽得專注不已。bf〗突然她似有意似無意地將筆一揮,刻意倒了一旁盛水的器皿,暈了整副圖。原本一張快要成形的山水圖,此時暈成了一片,成了一片模糊。
風情只有向身後的小姐歉然地一笑,然後轉向君無臣。"心大意乃作畫之大忌,小女子學藝不
,只有服輸了。"君無臣先是一愣,隨即明白地點點頭,眼底閃過一抹
。"風情姑娘如是有才情,在下
後必當討教。"他低頭看看自己一副山水圖,只有最容易下筆的幾條筆觸。這一關,還靠風情的鼎力相助。
而應浣蝶已然氣鼓了兩頰,她咬著下,看看剩下的月情與雪情,她們這兩個丫頭肯定與剛剛的同一個鼻孔出氣,絕對又會放水給君無臣。她眨眨眼睛,決定自己出馬。
她一步向前,盈盈輕道:"四個丫頭真是才疏學淺,連續兩關輸給了君公子,不如讓我與君公子比劃比劃吧。"她揚起手,兩名長工便將書案給抬下了擂臺,換上了對奕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