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戚月,不對,不對,不能把鹽全撒上,那得先淹上。”

“主子,主子,那魚,那魚還活著呢,您等奴婢扣了在往火上放啊!”

“唉啊,簡姐姐,不好了,火,火燒起來了!”

“我的天爺啊,快來人,水,水…”圍著火堆,簡如和林戚月把野外燒烤的熱熱鬧鬧,歡笑笑(?)的。

離火堆不遠處,一會兒就得上去試吃的兩個丈夫默默的抹了把汗,在心裡為自己的胃點了蠟。

“楚大人,近來衙門裡可還平靜?”景喻專注的看了一會兒笑的飛揚的林戚月,才回頭對楚尋問道。

雖說景喻和楚尋是同一時間被慶元帝外派到槐洲的,可他們一個文臣,一個武將,級別差的也大了點,楚尋是長年宅在衙門裡,專攻漠北的帳目,稅賦,而景喻呢,則是帶兵閱軍,勵志於跟靖北王搶兵權,全力準備著慶元帝撤藩後,他可能直接掌權邊軍,防範琉璃的局面。

“到是無甚大事。”楚尋道:“只是前些子將軍出外練兵時,我那邊又收到了塗世子謊報軍需的帳本。”景喻時常要出外練兵,防邊,有時候一走就是兩三個月,本朝慣例,文臣不相干,他也不太抓著景喻的人影兒,更何況,他倆的身份,不接觸漠北那邊還防的厲害呢,這要是時時刻刻搞小團體,這工作可就沒法開展了。

而且,說實話,什麼稅賦啊,虛報啊,對靖北王府來說,還真算不什麼大罪名,這年頭,哪個地方官不撈銀子啊,萬里求官只為財,不說別人,就是說楚尋,冰炭,火炭,啥時候少收了,只要不出那個度,皇室也說不出什麼的。

靖北王府數代相傳,度把握的不要太好啊,楚尋要是把這他查出的這些帳本之類的送上去,朝廷也就能罰罰靖北王的俸祿,頂多在抹下去兩個虛職,真為這點事抄人家家,撤人家藩,朝廷那幫官員,不得炸了啊?

要知道,他們哪個都沒比靖北王少收。

其實,楚尋都有些懷疑,這兩年多他收到的‘罪證’,是不是人家塗世子特意給他的,要不然,怎麼全是一些無可無不可的小病,連點能拿出手的大罪都沒有。

“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啊?”景喻抓住身邊的牧草,狠狠拽了一把,他又不是愣頭青,朝廷裡的潛,規則,他當然懂,楚尋收集的‘證據’,全是他派人送到京城的,東西是不少,但真正有用的,幾乎一件都沒有。

來了槐洲兩年多,不止是楚尋沒什麼特別的成績,就連他,這槐洲總兵也是當的窩囊,真正的兵全在塗世子手裡握著,他能用的全是一些散兵遊勇。

“沒用也得送,萬歲催的緊。”楚尋難得的出一絲苦笑,嘆著說:“萬歲雄材偉略,自是想幹出一番大事,就是…”急了點啊。

漠北七代經營,如果真那麼好對付,早就被歷代皇帝擼死了,還能倖存到現在,楚尋不否認,慶元帝確實是個明君,有能力有手段,登基不過三年,先帝和廢太子等人的派系就被抹的一乾二淨,對連先頭對他頗多意見的文人們都轉口稱讚慶元帝一代明君。

可是,送兩個人到人靖北王大後方,兩三年的時間,就想垮人家幾百年的經營?皇上啊,您確實您只是明君而不是上帝嗎?

地球不圍著您轉,您不是太陽啊!

“唉!”楚尋嘆了口氣,轉頭景喻說:“世子,東西我明天就給您送過去,麻煩您派人遞到皇上御前了。”派到槐洲的一文一武,還是以景喻為主,比如,往慶元帝身前送東西,就得走景喻這邊的渠道。

當然,單說從雒陽往京城送東西,楚尋也是可以的,範晉的學生滿天下,連漠北這邊他都有渠道,不過,這個渠道不是官方的,就是說,不是慶元帝准許的。

楚尋覺得,在敵後工作,又沒有人幫著在皇上面前刷存在和忠心度的時候,他還是不要特立獨行比較好。

“我知道了。”景喻點點頭,兩人一時無語。

火堆那邊,下人們終於把活魚殺好,牛淹畢,簡如和林戚月也洗了手,玩鬧般的烤將起來,不管她們的手藝如何,材料都是極好的,因為這些東西最後估計會進老爺們的口,下人們俱都下大功夫,魚,都竄在籤子上,拿到火堆上一,剎時間,一股濃香飄了過來。

“看來,應該吃不死。”歪著頭嗅了嗅,楚尋頓慶幸,他,抬眼問景喻:“你說對吧,世子?”

“嗯。”景喻胡亂點點頭,似有些漫不經心。

“世子,這是,有什麼事?”看景喻態度不似尋常,楚尋挑眉問。

“這…”景喻略有些猶豫,他看了一眼楚尋,又看了一眼火堆旁笑的開懷的林戚月,沉默半晌後,才語帶沉重的說:“我截獲了一封信件,是琉璃王寫給塗世子的!”他略頓一下,又接著道:“是通敵信。”這信是他三天前截獲的,可是一直沒敢往京城送,實在是——萬一他送過去,慶元帝一動,公告天下了,要撤藩了,可想而知,靖北王肯定不帶乾的,他百分之百得喊冤,偏生這封信,還是琉璃王寫給塗世子的,這辯不出真假啊!

到時候漠北和大燕兩邊一吵吵,要是慶元帝贏了還好,萬一他輸了,這藩沒撤成,他景喻不就成了現成的替罪羊了嗎?信是他送的啊。

“總歸還是要送的。”沉默了一會兒,楚尋正的回:“或許可以的在試試,能不能截到塗清的回信?”慶元帝對漠北的執著,歸結底,不過是因為他自己底氣不足,雖然他是以太子之身登基,可天下人都知道,那是先帝實在沒有選擇下的結果。

榮郡王和太子被廢,四皇子身亡,剩下的全都未成年,先帝是實在沒辦法了,才會把皇位傳給素來不著調兒的慶元帝,當然,登基三年,慶元帝已經用事實證明,先帝的選擇是沒錯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