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愛國商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京城某屬於一位大糧商的豪華宅院裡,兩個華服男人正在談話。

“父親,你得到那個消息了嗎?就是那姓林的女子被封為郡主的消息。”

“自然是已經知道了。”中年男子輕輕的喟嘆了一口氣。

“怪不得那丫頭爬的那麼快,不顯山不漏水下了步好棋。”

“不過是十萬兩銀子的糧食而已,咱家也不是拿不出來,倒讓一個還沒入行的小丫頭搶了先。”年輕的男子面容上有些不忿。

“要是我們先一步的話,她也就沒有那種好事了。”中年看著臉上不服氣的兒子,有些嘆道。

“你別小看了人家,十萬兩銀子是她收購的價格,眼下怕不賣的到二十多萬銀子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那林家小姐的身家咱們也調查過了,雖然不知道在甜點生意到底佔了一分還是二分的份子,除開生意上的動不了分子,家底也絕不會超過四十萬兩銀子,一筆拿出十多萬,不能說沒有魄力了。而且你也開始手家裡的生意,賬本記錄你也是看了吧?”

“是的,父親。”青年略有些不明白自己父親的意思,點頭後便看著他,希望能得到個解答。

小鬍子中年男人輕輕嘆口氣道“咱家囤積的糧食也不少了,在京城也是數得著大糧商,可是讓我們一下子調集那麼多糧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對生意上影響也不小吧。”他看了眼若有所思的兒子,喝了口茶繼續道。

“我想告訴你的是,她遠比你想象的要大方,而且不要小看任何人。即使是這樣一個還沒嫁人也沒父母兄弟撐的閨閣小姐。而且她畢竟是齊王的義女,又是第一個向皇上表忠心的,敢為天下先,又正好解決了朝廷的大難題。就算皇上大大的封賞,你說,你有什麼不服氣的?”

“也是,原本我們就沒有想到這一點。”青年終於服氣了。

“那現在這個情況,我們就算參合進去,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收穫了。倒是糧食賣出去的話,今年可就賺翻——”

“蠢貨!”剛剛一直都還很和藹的小鬍子中年疾言厲的打斷了自己的兒子“我告訴過你多少次了,做生意。既要錙銖必較。也不能把錢看得太重,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用錢解決。這種時候是賺那種錢的時候嗎?還不朝皇帝表忠心,等著戰爭結束後被收拾嗎!”他對自己兒子的話有些失望,年輕人有些傲氣不算什麼,可是連大形勢都看不清,那就是徹頭徹尾的愚蠢了。不過看著兒子也漸漸反應過來,他臉上的怒氣也消散了不少。緩緩的道。

“我們自然沒有可能像林家的小姐那樣有那麼大的收穫,卻也有可能撈上一筆。別的不說,只要地位稍微提升一點就不賠,我們拉攏那些官員,只要稍微有點兒權力的哪個不是成千上萬的。若戰後萬一能撈著皇商的名頭,那就是大賺了。”

“那兒子明兒就去準備?”

“明天?不,太遲了。”小鬍子中年人想了下道“現在我們就開始準備,看看在不影響生意不賠本的情況下,能挪騰出多少糧食,看看這些糧食分別儲存在哪裡,哪些好動。”手眼通天的鉅富豪賈還是很多的,這些人能把生意做的那麼大,個個兒都是聰明人。心裡都倍兒清楚,這種時候不出來,那就是等著被收拾,就算不被收拾,戰後難免也要遭到白眼和冷漠。

俗話說官商結合,到底還是朝中有人好辦事,現在的商人地位又低,萬一這次表現的好了,能撈個榮譽品級那就更好了。雖說歷朝歷代有也有那種賣官賣爵的傢伙,可那些是昏庸的朝代也才能出現的,那時候的官其實也不好當。現在大周雖然有戰爭,幾個皇子也略微有些結黨的傾向,可是總體來說,政治上還是很清明的。

眼下商人的地位並不高,捐個閒職什麼的當然不用想,那是正經進士的事情,可是連自己兒子都不能考舉人進士,孫子才能考所以要靠支系之人和女兒外嫁來維持地位。

在畏懼戰後的白眼排擠和可能帶來的地位改變的誘惑下,大商人們個個都行動起來了,這些人雖然沒有出現沈萬三那種誇張的富可敵國,但是三五個綁在一起,也可以暫時供養起一隻軍隊了。

本來齊王義女加封了郡主就是件轟動的事情,加上朝廷有意炒作這件事,不過三天,全京城都知道了,包括周邊的郡府縣城也都有不少人得知了消息。而且朝廷明白的說了,將增加五個皇商名額,然後在捐贈數目前二十名中選擇,並且有傳言說,如果朝廷對現在的皇商捐贈的數目不滿意,很有可能換掉幾個皇商,替換成表現好的大商人。

這個消息傳來出去,最後變成了可能重新更換一半皇商名額,這讓原本安享著皇商高出一等地位和豐厚金錢的現任大皇商們都緊張了起來。原本嘛,他們的地位已經很不錯了,即使捐獻大筆的錢糧也不會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和諸多世家官宦都有聯姻,位置也很穩固,一般官員是動不得他們的。

但是這只是指一般的官員,如果皇帝親自指了,以宇文吉眼下對朝廷的控制力,難道還有人敢不去辦不成?宇文吉也不會在乎一個皇商家族的興衰,畢竟雖然說地位高了,錢也多,可是和那些大世家是沒法比的,也壓進不了了宇文吉的眼睛裡。

在這種氛圍下,氣氛空前熱烈了起來,似乎人人都在爭當愛國商人。能籌措大筆的糧食的畢竟還只是少數,而且糧食這東西有特殊,就算是超級大糧商。也不敢囤積特別多。但是不捐糧食,可以捐衣啊,捐藥啊。刀槍是不能捐贈的,馬匹也可以啊。

而且在這種氛圍的帶動下,整個京城也在一種格外熱烈的愛國氣氛中,雖然是今年災荒,可是對京城的人家來說,大部分還是過得去,富裕的人家也不少。不少人家也捐了二十兩銀子以上。因為朝廷打算編纂一本傳記加地方誌,讓捐贈二十兩銀子以上的人都在其中留名。

人多力量大,其中有些人還是力量超級大的超人級別的。十天後,朝廷收到的捐獻就讓宇文吉這麼個深沉的帝王心情好得不得了。這也讓他對林鈺格外的大方,原本因為加封郡主是額外施恩,朝政也緊縮。所以有些賞賜有些程序都是有些簡化的。

但是在大規模的捐贈活動下。光是從皇商們那裡就收到了價值近三百萬兩銀子的糧食布匹‮物藥‬等東西。朝廷這場戰爭打下來,很有可能沒有賠本,還賺了不少,而且賑濟災民的錢糧也有了,國庫一下子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當然,宇文吉也特別選擇清明廉潔的官員負責此事,並且光京城一地派了足足一十二個監督。

林鈺也通過殷素素隱晦的提醒,這種活動一定不要鬧出什麼貪汙醜聞。人多力量大。充分利用民間尤其那些富商們的錢,然後用之於民沒什麼問題。可真像前世某會一樣鬧出些什麼來。不但以後再也不會有捐贈什麼的,整個朝廷國家的名聲也就臭了,連皇帝也抬不起來頭。

宇文吉很喜歡林鈺這種替他著想思考的表現,於是他大筆一揮,不但正常封郡主有的東西,林鈺都有了,還在京郊多了六處莊子,其他的賞賜也加厚了三成,又叫人給林鈺修建郡主府。不要小看三成,那些金銀珠寶,古玩玉器之類的東西其實很難估價的,而且因為出自宮廷,都是珍品,哪樣少的了百金。

於是,林鈺驚喜的發現,自己魄力大膽了一把,原本打算那十萬多兩銀子打水漂的,竟然在銀錢上也還大賺了一把。別的不說,京郊那幾個皇莊都是大莊子,最小的也有二十頃地,又都是上等的良田,雖然今年沒什麼產量,可是土地的價值就在那裡。六個皇莊的價值就已經在十萬兩以上了,還有金銀賞賜,郡主府之類的東西,加起來也都有數萬金。

地位上的改變就更不用說了,你就是拿著五十萬兩一百兩萬兩銀子去買個郡主位子,你看朝廷賣不賣給你!

“所以,人生就是投機啊。”即使是林鈺那樣從容沉靜的格,看著那些奢華豐厚的賞賜也忍不住慨“看到了機會,就要有魄力的去嘗試。”當然,林鈺的格其實也還是偏於保守的,她在這件事上,多少也有些機緣巧合。如果不是恰逢大旱,朝廷賑災和打仗兩頭都要忙,財政非常的緊張。林鈺可能就安分守己的做起了軍糧生意,當然因為她不會缺斤少兩,也不會以次充好,估計也會得些嘉獎,但絕不會有這樣的高位。

雖說林鈺是佔了之前認了齊王為義父的便宜才能一下子得封郡主,可是看看連殷素素這樣出身情況特殊,並且勞苦功高的現在還在縣主位子上待著,就知道這郡主位子就多難的了。當然,宇文吉是許諾將來給殷素素公主身份的,她現在的情況,也不適合呆的太高了。

大周朝,加封郡主的程序還是很複雜的,明旨發了後,選了良辰吉,齋戒一,然後要擺過香案祭祀天地,然後去皇帝那裡加封號,領賞賜,接著還要拜見皇后娘娘和幾位貴妃等,直直折騰了一天。

然後還有請客,這樣升官發財的事情,又有幫朝廷做宣傳的意思,自然不能辦的太小了,能請的客人必須都要請到了,來不來是一回事,你請不請是一回事。而且大家也都不是傻瓜,這次的事情,明顯是很得皇帝心意的一件事,你現在不出來面恭賀,什麼時候出來面恭賀?還是覺得朝廷這麼做不好,不對,心裡對皇上不滿意?

說實話,也是有些酸儒思維固化的老夫子之類人物認為朝廷接受商人和個人的捐贈有失顏面的,但是大部分還沒有那麼頑固不化,而且宇文吉自己堅持。這些傢伙心裡雖然有些不滿,可是想一下畢竟也算是利國利民,也就沒有再嘟囔下去。

但是就算這些人也不可能否認林鈺這件事做得很對很好很動人心。畢竟一個小小的,無依無靠的弱女子,一下子拿出了那麼多錢來急朝廷之急,而不是把自己手中的糧食高價賣出。炒作的如此厲害,若是有動大週年度十大人物,林鈺說不定都能入選一把。

當然,也有對林鈺不滿的人,那就是一些皇商了,因為林鈺這麼魄力的一賭,害的原本地位穩固的他們也多出了不少銀錢。不過就算是之前,身為齊王義女,殷素素義妹的林鈺也不是他們會輕易開罪的,何況林鈺現在已經成了郡主,還是個善良的金光閃閃的,備受皇帝讚賞的郡主。

橫豎算算自家也就出了十幾萬兩銀子,雖然多的有些疼,但是遠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也就心裡暗罵兩句,該派人道賀送上賀禮的還要道賀送上禮物,這禮物還不能太薄了,免的被人嘲笑。

綜上所述,這次宴席必然是空前的人多,遠不是林鈺之前定個婚那麼簡單的事情了。最後計算了一下,要請的客人可能要有五百人以上,注意,這也只是客人,這些人帶來的丫環僕婦小廝車伕零零總總加起來總要有兩千口子。

而這也絕不是林鈺現在的二進小院能請得了,就是殷素素的瀾苑也不行,而且瀾苑在城外,極不方便。齊王府倒是還有些地方,可是卻不夠方便。她和齊王本身的關係雖然不錯,可是要在齊王府連擺幾天宴席,這個花銷人手都是個大問題。

而且那麼多客人要來,人口超級多,地位懸殊的也多,彼此關係也錯綜複雜。這肯定要分開好幾天來請,林鈺現在還是沒想好是擺七天宴席還是擺十天宴席,對此是頭疼不已。

好在殷素素體諒林鈺,借了她在京城裡的大宅給了林鈺,又把自己身邊的專管客人分配的管事殷虹借給林鈺幫忙,這才讓她稍微摸到了一點頭緒,排出了張簡表。(…)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