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赴任蔚州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黃陽看了蕭亦一眼沒有說話,蕭亦宣佈兩個把總人選時候他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心中已經充滿了疑惑。
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他腦子中反反覆覆想了許多,直到蕭亦剛才宣佈,聽到自己竟然是整個永安軍三總的副統領,軍中地位僅次於蕭亦,看來他沒有忘了從小到大的情分,心中更加堅定起來。
隨著蕭亦的一聲喝令,早在前列全神貫注的戰士們紛紛上前,手中拿著一柄束著紅絲帶的刀,這便是永安軍甲長的佩刀了。
此次由戰功擢升為甲長的一百多人雖然仍是身子直,但他們急促的呼
聲顯示出了他們內心並不像表現一樣平靜。
與第二次擴軍一樣,老軍幾乎是人人都有擢升,立功較少的提為伍長,選一百二十人提為各甲甲長,充做基層軍官,新兵面前他們的作用不可忽視。
不提提為伍長、甲長、隊長的老兵,此次計有四人由隊長提為哨長,他們在諸多老兵中戰績突出,蕭亦話音落後都一一出列。
全軍的目光都集中在他們四個身上,他們便是第二次擴軍招募的幾百新兵之中長久以來戰功最為卓著的四人,齊戰等人升任哨長後,他們便補了空缺。
從左到右,依次是車昌平、魏忠文、魏忠武、楊利清,其中魏忠文、魏忠武是親兄弟,魏忠文略微年長為兄,忠武為弟,四人至少都記有大功一次。
他們自第二次擴軍入選永安軍後受編入夜不收隊。
長久以來隨軍在土家溝、小五臺山等地轉戰,其二人在夜不收隊之內最為驍勇,隊內戰士多有言辭。
小五臺山之戰,其兄弟二人對戰後金韃子二人,奮戰多時將其斬與馬下,兩人於後金韃子拼戰時無人怯懦,奮勇當先令隊內戰士口稱讚,記大功一次。
王大勇對其二人也是頗多讚揚,戰時其二人一左一右,爭相殺敵比較軍功,且訓練最為刻苦從無怨言,此次升任哨長乃是實至名歸。
兩人聽到蕭亦之令,皆是一喜,紛紛上前接過大刀與軍牌,齊聲道:“謹奉守大人之令,定再立新功!”車昌平,第二次擴軍入編一哨一隊五甲刀牌手,與後方長槍手配合無間,戰時奮勇當先,訓練刻苦。
上次血戰王子猛擊殺偷襲石剛的賊老營,後配合石剛擊殺王子猛,記大功一次,石剛對其稱讚有加。
楊利清,入編三哨三隊四甲長槍手,平為全甲將士核心,尤其是土家溝之戰,被困於賊陣中絕望之間,楊利清毫無氣餒,一杆長槍揮舞的虎虎生風,奮勇爭先,帶著全甲戰士突出重圍,記大功一次。
兩人一一上前,接過軍牌大刀,齊聲接令,他們看著手中這與先前截然不同的軍牌,他們為一小兵時,軍牌僅僅是木製,甲長軍牌是香木所制,隊長為倉木,此次提為哨長居然已經換成銅鐵所制。
軍牌在他們的間閃閃發亮,手中的大刀紅巾飄揚,這是他們奮勇作戰最好的憑證!
他們四人這次提為哨長眾人均是大為振奮,羨慕的同時也沒有氣餒,他們也要更加的刻苦訓練,戰時好立軍功回家光宗耀祖!
緊接著便是新軍老軍混編了,全部混編為三總,蕭亦這幾都在將他們一一重新分配,新老混合這種事情需要照顧到每一名戰士,無論是新兵老兵都不能忽略了,需要一一核對姓名。
每一甲的甲長找到兩名伍長,三人拿著甲內名單一一找出自己甲內的新兵,找到的就到一旁列隊以待。
這紛亂嘈雜的過程持續了兩炷香之久,整個過程蕭亦就在上面靜靜的看著,聽到下面的聲音終於小了一些,又過一會這才完全寂靜下來。
這個過程相比上次又長了許多,看來這些新兵還是要從最基本的隊列練起,雖然王子順來的急,但蕭亦還是那個想法,最主要的還是隊列和命令的遵行。
若是一支軍隊不知令為何物,行軍在外鬆鬆垮垮戰鬥力一定也不會高了,更何況自己這次對戰的還是尚處於初期的農民軍。
永安軍軍服分為幾部分,雖然看似繁瑣,但製作起來比大明制式的鴛鴦戰襖簡易許多,加上布衣廠幫工的婦人在蕭亦的勵下
夜縫製,現每人幾套軍服已經可以滿足。
鐵甲虎槍製作頗為費時費力,此次需要的急,原本戰鬥時繳獲不少甲冑,對於那些鐵甲簡單的處理後都可以投入使用,而且在軍械廠夜鍛造下,鐵甲已經足以讓大部分刀牌手裝備上。
既然要打製鐵甲,那就打製一副可以一直使用的鐵甲,永安軍的鐵甲由一千多枚甲葉構成,這些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接而成,鑄造、穿孔、等工序不少。
就算是全力打製,也就只能滿足老兵刀牌手需求而已,很多老兵長槍手穿著的仍是原來的甲,這些只能
後再說了,優先供給老兵,在
寇大舉打來之前老兵能裝備多少就裝備多少吧。
虎槍鍛造比起鐵甲來就顯得簡單許多,在幾個經驗豐富的匠頭帶領下鍛造速度飛快,現也可以讓半數的長槍手裝備。
算算時,應該能在
寇打到之前裝備全部的老兵長槍手,新兵們就先裝備著換下的制式長槍、
甲和帽兒盔,這些比起裝備簡陋的農民軍,防護已經夠了。
刀牌手們欣喜的換上亮閃閃的鐵甲,原來這種鐵甲只有那些官老爺才能穿著,如今自己竟然也能穿著了,而且永安軍的鐵甲製作良,有了製作
良的鐵甲護身,他們作戰時更是如虎添翼。
一部分老兵長槍手分到了鋼虎槍,這虎槍和韃子虎槍一樣具有大殺傷力,全力捅刺下即便是身穿鐵甲的韃子戰兵也能捅出一個血窟窿來,更別說那些破衣爛衫少有披甲的
寇了,只要稍有接觸定然是一道血口子。
而新兵們也都得到了全套軍服,他們已經很滿足,笑的胡相比較各自分到的武器。
武器方面編為長槍手的有制式長槍、帽兒盔與鋼
刀,編為刀牌手的則是少了制式長槍,多了一面厚實的半身盾,待時間到了,人人至少都有幾桿無敵竹將軍配備,也擁有了遠程火力。
等到新兵老兵都換上一身嶄新的軍服後,蕭亦心情好了不少,有了統一的軍服看上去就是不一樣,雖然新兵們隊列仍是歪歪斜斜。
但略看上去,全場千人多組成了一片紅
的海洋,至少面貌好了不少。…崇禎三年八月十二
,永安軍重新編組後的第二
,蕭亦與黃娥告別後,率領全部的老兵五百餘人走在去往州城赴任的路上。
同前兩次一樣,那邊穩定之前,他不會將黃娥帶進去。
蕭亦也已經想好了,新兵得練,州城也得去,所以他將三個把總兵力的新兵分別放在永安堡、長寧鎮、桃花堡,讓劉世仁、楊瀟、趙大河主理負責訓練新兵,方法自然還是要按照老規矩辦。
後方安排後,時刻都在緊張的練兵和儲備各項軍械裝備,蕭亦則動身前往蔚州赴任。
走在路上,蕭亦忽然想起,永安軍該立個練兵典了,歷史上的強軍幾乎都有著一份專門的
典,按照
典訓練新兵,再以老兵帶新兵,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練成強軍。
而且永安軍一直也沒有一首像樣的軍歌,這兩件事往大了說大不大,但也不算小了,也需要儘快處理。
帶著滿心的大事小情,蕭亦再沒有最初的那種輕鬆,他心中滿是焦急,耐心也不剩多少了,他不想和王子順鏖戰的時候一邊還要與他們勾心鬥角。
對於州城將要發生的各種事情,蕭亦已決意,一旦發生,他將迅速而且徹底的解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