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漫天要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崇禎十六年,正月十八,黃昏,濟南城中,鎮東將軍府邸…

在總兵府的後院不斷的有笑聲飄出來,自從李孟回返山東之後,鎮東將軍府這邊出現了難得的歡樂氣氛。

登州軍並沒有著急回到登州府的駐地那邊,而是在濟南府和青州府界處就地休整,趁著農忙時節,在屯田田莊的護莊隊之中招募莊丁補充部隊,所以趙能和王韜等高級將官也都是停留在濟南。

他們的家人也都是被接了過來,這讓總兵府更是熱鬧了幾分,木雲瑤身漸,行動已經是有些不方便,這些山東的貴婦人們卻沒有京師那些誥命夫人的享受,反倒是聚在一起縫製即將出世孩子的衣服,準備襁褓之類的用品,倒也是其樂融融。

李孟則是經常領著李宏到處走走看看,老營和登州軍現在都是在休整之中,伙食自然是按照過年飯的檔次預備,士兵們的訓練量也是得到了適量的減少。

反倒是周揚和寧乾貴的系統,在正月初七之後就開始緊張的運轉起來,從各個屯田田莊招募兵丁,補充山東兵馬消耗的軍資,下發撫卹,修改崇禎十六年的預算,還有已經開始進行的屯田軍屬改籍。

這種種工作,都是繁瑣繁重,耗費神,不能出錯的要緊事,結果這些人都是忙碌的不行,就連主簿袁文宏都要每上午處理機要軍務,下午就要帶著人過去幫忙,在這樣繁重的實務進行下,膠州營規模很小的文官系統開始擴充,開始招募更多懂得實務的士子進入膠州營的系統之中。

和之前的猶猶豫豫不同,現如今已經有主動投效的現象出現了,而且要投靠膠州營的並不是從前那些生活仕途不如意的士子,反倒是有功名有事業的人紛紛前來,想來是那場震驚天下地大勝也是震驚了他們。

本來膠州營是準備過來的人全部收下,誰想到來得人大大的超過了預計。這可是在臘月和正月前後,天知道這些讀書人哪裡來的這麼大勁頭。

無奈之下的周揚、寧乾貴和李孟請示過,然後又和孫傳庭、劉福來商議之後,決定用‮試考‬來甄選通曉實務的人才。

沒想到這‮試考‬,甚至是比招募本身造成的轟動還要大,山東、南直隸還有河間府附近的北直隸地界,所有地文人士子都是轟動了,紛紛傳言山東要自開科舉。收取天下士人,這年頭想要做官很難,仕途都被東林把持。

大批地人想要找尋其他地路子。山東有這剛取得大勝地威名。又要在文人士子中招募人才。這自然是讓人心動。

不過招募地人手卻讓人有些吃驚。這次地人才甄選。秀才功名地已經不稀罕。舉人出身地也不下百人。但最先錄取地卻都是一些文士出身。但卻行商或者是有些別地經歷地人物。這些人不是死讀書地人。接觸過社會上地實務。這樣地人才是最適合膠州營文官系統地。此時急需地也是這些人。

那些舉人、秀才們自然是意見滿腹。不過腦萍出來功名。多少腦袋也是比平常人好些。及時地調整重點。應對膠州營地需要倒也是來得及。

可招募人員地這個結果緩慢地傳開來。引起地震動甚至比前次更甚。前次不過說是山東要自成局面。假借名義開設科舉。收攬天下士人。但甄選人物重真才實學。而不看功名典故地做法。卻讓那些有一技之長。卻不是文人士子地人們看到了希望。

聽到這件事地人。覺得自己有資格被選中地人。不管身在何方。都想來山東吃下。畢竟在大明想要做官。必須要在儒家典籍裡面下功夫。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書。並且把書讀好地。

相比於文官們地緊張勞。武將們就輕鬆了很多。在河間府全殲了韃虜兵馬之後。山東兵馬終於是認識到了自己地實力。儘管北直隸屯駐著二十多萬大軍。儘管南直隸還在犬牙錯之中。可山東兵馬仍然可以按部就班地休整。

武將們也是抱著放鬆的心情來過年團聚,畢竟這大戰之後,人的**和神都是無比的疲憊,必須要有個充份的休息才行。

總兵府的後院是應李孟的特殊要求改造的,尋常貴人家中府邸,是找不到這樣寬闊廣大的院子。

這個院子之中沒有什麼亭臺水榭,也沒有假山樹木,就是平平整整,用一塊塊青磚鋪起來的地面,磚石的下面有專門排水的管道,其餘的地方都是用砂石夯實,每間有人檢查,如果地面有坑坑窪窪,就馬上進行更換,時刻保持平整。

和這院子相匹配的,是在牆邊的兵器架子和各種健身的器材,沒錯,這就是個縮小版的校場,李孟巡視完各個軍營,忙碌完公務之後,很多時間都是消耗在這個院子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和倚靠,可以依仗的資本,李孟知道自己是武將,身為武將不能妄想萬事要依靠自己的智謀解決,何況自己的智謀並不出,李孟所依仗的,是自己的力量和武藝,還有手下的軍隊和財源。

這些東西一刻也不能丟下,李孟覺自己每的訓練甚至要比現代在軍隊之中還要辛苦,有時候自己想著也是無奈,心想如今自己賺下了潑天一般的富貴,可這享受用度倒是十幾年如一的清苦,圖什麼呢?

然後又自己安自己,現在賺了這麼大的事業,如果不努力勤奮的話,怕是連自己的命都要保不住,要享受,將來有得是機會。

但正月十八這天的下午,李孟的聯繫就沒有那麼大的量了,反倒是輕鬆有趣,因為李孟的兒子李宏手中拿這個細長的竹竿和他比試。

這竹竿細正好是是和小孩子把持,上面都是打磨的無比光滑,前後兩頭包著棉布,讓他不能傷人也不能傷己,做個練習工具罷了。

李宏活潑好動。身體比一般孩子要壯很多,李孟和顏若然都各有公事,管他的時間少,可也不能讓他這麼每天的到處亂瘋亂跑,本來顏若然準備給李宏請個大儒當老師,叫他識字讀書,也收收子。

不過李孟卻覺得還不到三歲地孩子學文字寫文章,還不如好好鍛鍊身體。認字句讀這樣的啟蒙知識還不如顏若然和其他幾個女人一起教給他,也不會耽誤事情。

這年頭天下間都是亂紛紛的,學文等到災禍來了可能跑都跑不了,學武的話還能有個保命的本領,再說,李孟是大將,李宏將來肯定是要繼承這大事業的,搞不好還要和他父親一起披堅執銳。上陣廝殺。

學習武藝,鍛鍊身體,這也是應該的,所以顏若然、木雲瑤、顧、柳二女對這件事沒什麼反對的意見不說,還頗為地贊成。李孟在外征戰。在家的時間並不多,在家呆了這麼多子。今天也是興之所至,要考校一下李宏的武藝,說白了就是逗自家兒子玩玩。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