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新的高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為大明宮中的軍基本被武則天通過賀蘭
之控制,朝會上這般爭吵與動盪,宮中
軍並沒有什麼“反應”沒亂事起來。
軍將士嚴格執行武則天的命令,一力維護皇宮的安全。
城中的諸衛也基本被控制住,那些不願意聽服的都被抓獲了,因為武則天的行事果斷,再加上賀蘭之一直以來的佈置,完全掌握了左右羽林軍、左右千牛衛,基本控制了左右金吾衛,並將親信滲透到了其他諸位中,除了皇朝堂上起了大波瀾,諸臣膽戰心驚外,軍中並沒起亂。
坊間百姓倒是沒受什麼影響,照樣過他們該過的曰子。
長安城內平靜的程度出乎許多人的意外,涉事的每個人都覺得,一場大的變亂變要來到,長安城內應該是一副烏雲壓城、人心惶惶的樣子,不應該這樣平靜的。如此的平靜,太過妖孽,讓許多人不適應。只能說爭鬥的兩方實力相差太懸殊,將倒黴的一方沒能力興風作。
不過長安城內雖然平靜,與往常無太多異樣,但朝中大臣都知道,這表面的平靜下面蘊藏著洶湧的波濤,可能在須臾間,一切就會暴發,將一些人噬!那些不願意惹事生非的人,不是十分火急的事都不願意出門,他們呆在自己的府上,小心地打探著長安城內的變化。
這變化是很快就來臨的,速度快的同樣出乎許多人的意外!
大理寺的官員緊張地查案,已經升至大理寺少卿的名探蘇無名領銜查此案。案件並不複雜,因為有吳年安這個非常有力的人證,還有多名諸王曾想拉攏的軍將士的證詞,及他們準備的一些皂甲等武器裝備被搜出來,案件很快就大白於天下,這些宗室王謀逆的罪名成立。
其中魯王李靈夔的兒子范陽王李藹所招認的供詞成為決定姓的東西。李藹也是這次宗室謀劃政變的一個核心人物,但在事情敗,諸王被問罪後,他馬上改變了主意,做了一件背信棄義的事情,把宗室起兵的計劃全盤報告給了武則天,這也讓武則天知道了更多宗室王密謀的細節。
這一切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包括武則天和賀蘭之都很意外,他們沒料到上天給了他們如此好剷除諸多宗室王影響力的機會。賀蘭
之無意中提出的讓諸王留在長安的措施引發了諸王最直接的反抗,在朝會上針鋒相對,並因為反抗的失敗,謀逆的罪名被戴到他們的頭上,可以給他們定最重的罪,大部分宗室王將結束他們的政治生涯甚至生命,李唐宗室遭遇到最大一次清洗。
這是許多人不願意看到的,但卻是賀蘭之能接受的。這一切,遠比原來的歷史上諸王起兵作亂,武則天再派大軍平叛所造成的影響小上許多,因此送了命的人也少了不少。少了許多人被殺,這讓賀蘭
之少些負罪
,他可以免遭朝中其他大臣的忌恨。當然,讓他樂意看到這番情況的是,他在朝中的威望及權勢進一步增加,並有了更多的手段進一點掌權,及至邁向更高的一步。
這是一場實力相差過於懸殊的較量,那些有幸瞭解事情始末的人,在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後才發現,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在情理之中,沒什麼可以意外的。
因為事情發展的太過於迅速,諸王來不及做出周密的安排,他們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不過真實地講,諸王並沒時間和機會做出周密的佈置,從他們參加李治的喪事結束後,發現不能離開長安,回長封地上,也就短短几個月時間,這麼點時間他們這些一直在封地上的宗室王,不可能在長安培植很大的力量的,他們所能依仗的,就是宗室王的身份及影響力,還有短時間內能積聚的力量。
諸王確實是盡最大努力在秘密積聚力量,但所有的一切行動都是太遲了,他們的並不在長安,而是封地上,賀蘭
之所提的讓諸王留在長安,不讓他們回封地,可以說斬斷了他們的
,將他們對朝廷施加影響的資本減少了很多。這一點李元軌、李貞等人最真切
受到了,所以他們急切想離開長安,回到封地上,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待在長安差不多是等死,但他們沒能如願!
諸王在長安的行動並不自由,受到約束太多,而且還有不少人隱隱中的盯梢,所有的跡象都表明有人在採取措施對付他們,諸王再也坐不住了,開始謀劃,並準備採取果斷行動。
但事情的進展遠非他們想象的那般順利,可以用很不順暢來形容,作為主要謀劃者之一的吳年安被人綁架,更是讓許多人心驚跳。諸王都不是一般人,吳年安失蹤後,他們就知道事情很快就敗
,馬上做出應急措施,加快力度收買宮中
軍將士,並準備在朝會上力搏一番。
但這麼多宗室王的力量還是太薄弱了,他們沒有可能掌握駐紮在長安的軍隊,這是他們致命之處,軍隊是一切的本,沒可能掌握軍隊,一切都是扯談。朝中重量級的大臣支持他們的也很少,許多人雖然不站出來反對,但明顯不看好他們,在他們站出來當面叫板武則天時候,許多人只是採取旁觀態度,並不發表意見。諸王在這次朝會上這般表現,只能算是魚死網破的掙扎,現在的李旦只是個傀儡,
本沒可能為他們做主,他們想依仗李旦剷除武則天的可能姓幾乎等於零。
在朝堂上佔據了某一個特定的、重要的位置的人,都有過非常多的經歷,他們都是老狐狸,知道諸王公然對抗武則天只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他們完全清楚諸王會落敗的,只是武則天將謀逆的罪名按到他們頭上,還是出乎許多人的意外,這次事件牽涉到這麼多宗室王,這麼多李唐皇室的子孫公然謀逆,為李唐宗室王定罪的是外姓人,簡直有點像在講笑話一樣。
許多朝臣也清楚,武則天要痛下殺手了,要是在這特殊的時候,有什麼行為及言語上的失誤,很可能自己也會被拖到這泥潭裡進去,因此大多大臣都是明哲保身,不輕易發表意見,更沒敢為諸王申辯,甚至在武則天當殿宣佈大理寺官員的調查結果時,都沒有人替他們求情——武則天在朝會上宣佈大理寺的調查結果後,馬上宣佈了對諸王的懲罰措施。
越王李貞、琅玡王李衝父子因為是事件最主要的謀劃人之一,武則天對其沒一點留情,殺無赦,韓王李元嘉、滕王李元嬰、霍王李元軌等威望最高的幾名宗室王以謀逆罪被勒令自殺,虢王李鳳、畢王李上金、葛王李素節,及李元嘉的兒子黃國公李撰、李元軌的兒子江都王李緒、虢王李鳳的兒子東莞郡公李融皆被削除封號,貶為庶民,並放至嶺南至馬蜀一帶。魯王李靈夔因兒子之故,被降爵,但他無顏面對眾多遭難的李唐宗室子弟,服毒自殺了!
可以說,除了少數幾名在次此事件中表現不錯,沒參與謀逆事件,甚至還有功勞立下的宗室子弟如李孝逸、李藹外,其他的宗室子弟差不多被收拾乾淨了,借李治的喪事,李顯、李賢的事件,武則天沒費多少力氣,就解決了諸王的威脅,輕鬆獲取勝利,獲勝的輕鬆程度是沒有人想到過的。
一些被牽繫的大臣也被罷了職,放或者被其他形式處置的大臣不太少數,可以說大部反對武則天干政的大臣都被處理了,那些心存不滿的大臣只能把怨念壓在心裡,不敢表
出來。
這場勝利太輝煌了,武則天在宣佈完命令後非常高興,高興之下,也召賀蘭之過去,當面對他表示了獎賞,並非常溫柔地陪侍了賀蘭
之一個晚上,表現的像個小媳婦一般體貼。
隨後,賀蘭之則被“順理成章”地授以親王爵,被封為秦王,食邑兩千戶!
對於武則天這份特別的嘉獎,賀蘭之還是
高興的,在朝會上強力“推拒”一番後,也接受下來。因為和武則天在
上為此事
了差不多半個晚上,深知武則天心思的賀蘭
之只能接受,如今李唐的宗室王被清除了大部,朝中有親王尊號的幾乎沒有了,他這樣一個武家人,得此封號,可以說是武則天向天下發出了一個特殊的信號,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以一個外戚的身份被封了親王,這信號實在是太明顯了。作為信號的執行者,賀蘭
之如何敢拒絕。
再加上“秦王”這尊號太有意義,太不尋常了,當年的李世民曾被封為秦王,這個尊號非常的榮耀,能得“秦王”之封號,有點冒天下之大不諱,但也實在是難得,讓賀蘭之
動了好些天。
賀蘭之被授以親王爵,他的
妾、兒子女兒也因此跟著沾光,嫡生子俱被封為郡王,女兒成了郡主,非嫡生子女也有尊號,府上郡王、郡主都一堆了!
賀蘭之也知道,此舉肯定會遭人非議,反對的人很多,但他已經不去擔心,因為他知道,武則天想君臨天下,自己當皇帝的野心進一步在膨脹,或許過不了多久,她就會臨朝稱帝!到時他這個為武則天搖旗吶喊的馬前卒,也在走到一個人生新的高度後,再向更高的位置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