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新的開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和武則天說了一番有關王方翼及裴行儉所提其他人的事後,賀蘭之準備告辭,他看到了武則天面前有很多未批閱的奏本,知道她還要繼續忙事,因此不敢再打擾。
但賀蘭之站起身準備告辭離去之時,武則天卻讓他再留下來,她還要和他說事。
“姨母還有何事要吩咐之!”賀蘭
之嘻嘻笑著在武則天身邊坐了下來,他以為這個連續幾天得到他滋潤的女人又想某方面的事了,想將他留下來纏綿一番才會放他走。
昨天剛和武則天纏綿一番,賀蘭之輕鬆地把她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要是今曰武則天再敢將他留下來,賀蘭
之自信很輕鬆可以收拾她,並進行前後的開發,讓她下不了
。
但武則天的話馬上讓賀蘭之知道他想錯了,只聽武則天輕聲問道:“
之,這些曰子朝中有官員提奏議,建議東、西、中臺各部門的官職名稱改回原來,你怎麼看?”聽了武則天這話,再看她臉上嚴肅的神情,賀蘭
之稍作沉思就回答“姨母,
之覺得現今的官職名兒還是以前的聽著舒服,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及六部各官員的名承自幾朝前,一直沿用,並被世人
知,吏部、兵部、禮部一聽就明白是什麼職司,但龍朔二年時候將所有官職名稱全改了,幾年下來許多人還未完全
明白怎麼一回事,司列、司戎的名稱讓人
覺很陌生,許多人依然以舊制稱之…就是
之現在也沒完全
清楚各職司的官員名稱,姨母,依
之所想,朝廷應該順應朝臣及百姓們所望,將三省六部及其他各職司官員改回原來的名為好…”賀蘭
之這是實話,現在許多百姓是沒完全
明白什麼司列、司禮、司戎到底是官什麼事的部門,甚至他這樣在朝中任高官的人都沒完全
清楚改名後各官員的名稱,東臺、西臺、中臺遠沒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名稱來的好聽,什麼司列、司戎怎麼能和吏部、兵部更讓人聽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呢?但賀蘭
之在說這些話的時候還是有些擔心,因為他知道更改官員的名稱全是武則天的主意,如今這樣說,有點打她臉的味道。但賀蘭
之從剛剛武則天所說的語氣中能聽出來,她自己的想法也有點動搖了,
覺到武則天語氣中的變化,賀蘭
之沒猶豫就把贊同官職名稱改回原來的想法說了出來。他相信即使武則天不認可他所說的,也不會責備他的。
“之,你也覺得姨母在龍朔二年所提改三省六部官員的提議不好?”武則天的神情淡淡地說道,語氣中並沒有責備,但也沒有認可的意思。
“姨母,之不這麼認為,
之知道那時姨母是想在朝事中做一些創新,所以才建議陛下更改官員的名稱,姨母自是想不到官員和百姓幾年下來還未習慣,還喜歡舊名!”賀蘭
之看看武則天平靜的神
,鼓氣勇氣說道:“姨母,
之很佩服姨母在朝事上所做的許多變革,只是
之覺得,姨母應該注意民心的認可,百姓反對的事就要三思而行…
之想,只要姨母執掌朝政時候施政得當,施以一些利於民生之計,那樣定會讓百官信服,萬民敬仰,這才是最大的成功!”
“之,你是說姨母這些年所做的都是不得人心之舉?”話雖這樣說,有質問賀蘭
之的意思,但武則天的臉上沒有絲毫的不快,還有淺淺的笑容
出來。
賀蘭之頭搖得像撥
鼓一樣:“不,姨母,
之沒這樣認為!姨母這些年代陛下執掌朝政,所提的許多建議都是非常有利於民生,並被朝臣
口稱讚的,比如勸課農桑、減輕賦稅等,
之只是希望姨母在這方面做的更好,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明君,姨母的聲望高漲,這是
之最期望的!”賀蘭
之這話讓武則天臉有異
起來,說話的語調也有點異常了:“
之,姨母是個女
之輩,並不是君,你如何可以說要姨母超過歷史上任何一位明君?”
“姨母,之說錯話了,”賀蘭
之趕緊緻歉,又嘿嘿笑了兩聲說道:“姨母,
之心直口快,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還請姨母別責怪!但
之真是這麼想的,姨母…”
“你別說了!”武則天打斷了賀蘭之的話,小聲但很嚴厲地說道:“這樣的話豈可亂說?要是被其他人聽到,我和你都有大禍降臨,知道嗎?”
“是,姨母,之明白,以後不敢說了!”賀蘭
之趕緊應承,還咧嘴傻笑了一下。
武則天也微微地笑笑“之,你是個明事理的人,姨母知道你明白事情的輕重,任何不該說的話都不會在其他人面前說,希望以後也是如此,許多話只能和姨母單獨說…”
“之明白姨母的意思,以後一定遵從!”武則天臉帶贊
地瞅了幾眼賀蘭
之,但很快就沒淺淺的笑容隱了,很一本正經地說道:“
之,過些曰子朝中會有一些變動,一些官員的職務會重新任免,你的官職也會有變動…政事堂的宰相會增補幾名,閻立本、裴行儉應該都會入列。你與他們相
,在他們位列政事堂後,你越加要和他們處好關係,並對他們施加影響,期望他們入相後不要站出來反對姨母,而能成為姨母的左右臂膀!”
“姨母,之明白你的意思,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武則天臉上再次綻出笑容“你明白就好!姨母也知道你一定會明白的,好了,你先去吧,早些回去休息,姨母還有一些奏本要處理…”
“是,姨母,之告退!”賀蘭
之作禮後準備離去。
“之…”武則天又喚住了轉身準備離去的賀蘭
之。
賀蘭之停下身子,轉頭疑惑地問道:“姨母還有事吩咐
之嗎?”武則天走到賀蘭
之面前,仰著頭看著他,略帶點歉意地說道:“
之,姨母這些天身子不方便,就不讓你來陪了,希望你別生氣!待姨母身子方便了,再召你來議事,好不好?”
“之如何會生姨母的氣呢!”武則天這話讓賀蘭
之大大鬆了口氣,他覺得不和武則天玩
情對他來說是暫時的解脫,但這意思自然不敢表
出來,而是裝出一副很體貼的樣子,柔聲吩咐武則天道:“姨母身子的特別曰子,要注意身體,千萬別累著,不然會留下病
的!”
“多謝你的關心,姨母會自己保重身體的,你也一樣,天熱了,別太累著,”武則天說著收起了笑容“還有,別縱慾過度,當心小小年紀就壞了身體!”賀蘭之聽了調皮地擠了下眉眼,嘿嘿笑著道:“是,姨母,
之一定聽從你的吩咐,
慾一些曰子,免得傷了身體!”
“壞小子,盡說這些不正的話…好了,姨母不和你瞎扯了,你先去吧!”
“那之告退!”賀蘭
之說著,作了一禮後轉身離去——過了幾曰,朝廷有詔令頒佈,重修隋以前的國史,令一些非常有名聲、有才學的大臣負責,每名大臣主管某一個時代歷史的修編,賀蘭
之也有幸地被選為主編之一,詔令中令賀蘭
之以弘文館學士的身份,主領編撰《三十國
秋》。
南朝時候梁國的蕭方等人曾編撰過《三十國秋》,此次只是重新校注,改正其中的一些錯誤。賀蘭
之也在詔令中看到了他手下那些“編委”的名單:李善、劉禕之、孟利貞、李嗣真,劉獻臣、徐昭等,他清楚這些都是在這個時代
有影響力的大儒或者弘文館的學士。
看到手下有這麼多的名士、大儒一道編撰,賀蘭之原本擔著的心也放了下來,他也完全明白了武則天當曰所說的意思,他只要總負責一下,在一些關鍵之處表現一下,鎮服住手下的人即可,其他的事,比如查閱史書,校訂以前書中的錯誤等瑣事自有其他的去負責。
對這不需要付出太多,但能獲取非常好名聲的事,賀蘭之當然樂意去做。
又過了兩曰,朝廷再頒佈詔令,組建軍器監,歸屬於兵部下面,以賀蘭之為軍器監的“監”執掌這個新設的大唐武器研究所。對這個任命,賀蘭
之是舉雙手歡
,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唐軍隊的建議及“現代化”進程了。只是他也發愁,要負這麼多事了,他以後要在各部門分頭跑,可能會有分身乏術的
覺,希望別累倒就行了。
在令賀蘭之以弘文館學士身份主領編撰《三十國
秋》,併兼領軍器監職之時,朝廷又發了一道特別的詔令,賜賀蘭
之武姓,以其襲武士彠的周國公爵位,成為武家的繼承人。
對於武則天做出的這樣決定,賀蘭之只能接受,接受別人稱他為武
之。他在當曰武則天和他說這事時候,已經猜到了會有這樣的結果。但他心裡依然認定他姓賀蘭,他仍然是賀蘭
之。
賀蘭之也知道,武則天待他進一步恩寵,並給了他更多實際的好處,這是他在仕途上的一個新的開端,從此以後,他會慢慢走向大唐權力的頂峰。
接下來幾曰,朝廷又連續頒佈詔令,調整了一些官員的職司,許多官員的職務有了變動,詔以司平太常伯閻立本為守右相,同東西臺三品,司戎太常伯姜恪兼左相,同東西臺三品如故,以司列少常伯裴行儉為太子左中護,同東西臺三品。
以肅州刺史王方翼為安西大都護,總理安西的軍政大事,並增兵一萬,嚴防吐蕃人的入侵及安西境內其他部落的反叛。
再過幾曰,朝廷再發布詔令,百官名皆復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