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大喜事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婚的子說到就到,眼瞅著已經九月二十九了,劉急忙慌的上街置辦結婚酒席的用品。

雖然他不怎麼懂,可是老郭置辦這麼多年酒席,自然對裡邊的門道一清二楚,刷刷刷提筆給他寫了一張清單。

是大頭,這最需要花費錢。牛直接在老郭這裡買,他也是拍著膛保證給最好的。火腿則是幾天前就預定好的,也幸虧他什麼東西都代的早,不然的話事到臨頭估計要忙斷腿不可。

剩下的就是買糖菸酒和一些時令的蔬菜,至於雞子和魚自己家裡有的是,這個也不用買。

他和張倩兩人忙乎了一上午才把所有的東西備齊,最後坐了兩輛麻木趕回劉家溝。

三十那天上午始接著忙乎,老郭早早的將他那套鍋碗瓢盆拉了過來。

眾人七手八腳的在院子落裡壘起一個土灶,然後把大鍋架上,等下要用來蒸熱菜。說實在話,第一次見到大鍋的人都覺得有點嚇人。

按照劉家溝規矩,村裡有紅白喜事基本上家家都要出人頭幫忙的。因此剛吃過早飯不久,不少人家的代表就來了,洗菜的洗菜,刷碗的刷碗,院子裡一時熱鬧非凡。

村裡那幫熊孩子放學也跑過來湊熱鬧,不過這些傢伙單單盯上了劉軍浩放在院子裡的糖果瓜子,一個個兜裡裝的滿滿的。

就圖個熱鬧,院子裡冷冷清清了反倒不好因此劉軍浩是相當歡他們的到來。不過這些孩子畢竟還是顧及到張倩沒敢鬧怎麼出格。

郭從進院子就開始忙碌。切豬、炸丸子、炸油條等等。好歹村裡地婦女做飯都是一把好手。幾個人給他打下手。才算忙得過來。

大山農村辦酒席一般都是三八場、八八四場或八碗四。所謂地三八場。就是涼菜、扣碗、湯各八個。八八四則是減少湯或涼菜。至於八碗四算是最薄地酒席了。八個熱菜。涼菜過這是八十年代地酒席。現在也沒聽說那家用八碗四招待客人。

劉軍浩結婚地預算充足。酒席自然按三八場走。

中午請幫工地吃過飯後。下午繼續忙乎直到晚上。酒席才完全忙完。

張倩家人是下午地時候到地媽和張倩小姨剛到就挽著袖子要過去幫忙。卻被六嬸子拉到屋裡邊喝茶。

晚上在家裡擺了四桌酒席。主要是招待張倩家人和幫工地。

等客人都安排好,劉軍浩才回屋躺下。結婚還真是個體力活,他雖然身體很壯實,可是這一天下來也累得痠背疼。

明天晚上自己就要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子了說他還真有點興奮地睡不著。不過為了明天有個好神,劉軍浩還強迫自己不要胡思亂想。

一覺睡到天明朦朧中六點多的時候,喇叭聲在自家門口響起。

他趕緊起開門讓司機進屋喝水兩輛婚車是從鎮上租的,車前車後的玻璃上貼著兩個大紅的雙喜字車身上則繫了很多鮮豔的絲帶。

“劉哥,我真佩服你,都這點上了你還不慌,再過一會兒該吃早飯了。”趙光明笑嘻嘻的打趣。

“呵呵,我們這路近,不用起那麼早。”劉軍浩請他們喝過茶之後才重新坐上車。

以前農村通不達,娶親的時候半夜一兩點就要動身,等接回來也到中午吃酒席的時間了。

劉軍浩今天穿得西裝革履的,打著領帶,皮鞋擦得油光亮。還別說穿上這套衣服越顯得神帥氣。

等人都到齊了,眾人就坐上車子朝河堤上出。別看劉軍浩家到六嬸子家不過二百米的距離。可是實際走起來卻不是這麼走的,而是要走遠道。

大青山的規矩是拐三彎,轉三彎。也就是說結親來回路上最少要在路上走三個彎才能將新娘子接回家,而且每走一個路口都要放一掛鞭炮開路。

到了六嬸子家,小澤宇和建輝哥倆已經站在門口把門。劉軍浩乖乖的掏出紅包,他們才放行,然後一個勁的叫姑父。

一進屋,張倩爸媽嫂子都圍在那裡,而張倩正含笑在當中的椅子上端坐,只見她頭上梳著媳婦頭,穿著鮮豔的唐裝分外驕人。

新娘子的型也有規矩,結婚之前要嫂子給妹妹梳頭,一般都梳成髻模樣,這叫媳婦頭,意思是妹妹即將成為別人家的媳婦。還有一種是梳長辮子,等到了婆家之後再由婆婆家的嫂子或長輩梳成媳婦頭。梳頭的時候還要唱“前攏七,後攏八,婆家外家一齊。婆家了二頃半,外家了二頃八,走到半嫁…”在六嬸子家吃過早飯後,劉軍浩又將張倩抱上車。這也是老規矩,新娘子進家門之前是不能下地的。

澤宇和建輝自然也跟著坐到車上,他們這叫押車,等下進屋後還要滾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