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天夢滅第七章彈如雨下加更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月三,上午七點四十五分。

大島西南,三號瞭望塔內,淺田美津雄正在無聊的翻看著一本封面上印著一名金髮碧眼,雙高聳的西方美女的**雜誌,每過大概十分鐘才將眼睛湊到大型望遠鏡的目鏡前,觀察一下大海上的情況。

作為相模灣的門戶,大島上一共有十二座這種高度超過了三十米的瞭望塔,每座瞭望塔內的望遠鏡對對準了某一個方向,在天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看到二十海里外的艦船。當然在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清晨,最多就只能看到十海里外的大型艦船。如果碰上多雲天氣,能否看到十公里外的艦船都是個問題。

自從四前收到情報,帝國艦隊離開了那霸港。本大本營海軍部立即下達了命令,本土防線上的所有衛戍部隊進入戰備狀態。實際上,早在“薩蘭加尼和巴西蘭海戰”之後,本本土衛戍部隊就進入了戰備狀態。

當時,聯合艦隊遭受重創,四艘戰列艦、六艘重巡洋艦戰沉的消息傳回來後,本上下一片譁然,甚至有部分將領認為,大明帝國將立即攻打本本土,甚至有人認為,大明帝國的艦隊將如同幾百年前那樣,殺入東京灣,炮轟東京!一時之間,本土防禦成為了本海陸兩軍的頭號大事。

幾個月過去了,大明帝國的艦隊沒有出現在東京灣,敵人也沒有在本土登陸。

漸漸的,軍的防禦警惕降低了很多。隨著棉蘭老島上的戰鬥進入僵持階段,特別是大明帝國陸戰隊在深入腹地的掃蕩中連連遭到軍的“阻擊”本大本營的海陸兩軍首腦相信,敵人的陸戰隊將被牽制在棉蘭老島,一時半會無法阻止力量攻打本本土。另外,隨著各方面的情報證實,大明帝國海軍地主力艦也遭到了參終損失。至少有五艘主力艦在船廠維修,聯合艦隊司令官高野才長長的鬆了口氣。

“霧島”號的修復工作完成之後,本大本營海軍部部長永野修身認為,聯合艦隊應該再次出擊,擊敗敵人的艦隊,奪取制海權。當然,高野五十六不會這麼冒進,敵人也有四到五艘主力艦,而且都是新式的快速戰列艦。聯合艦隊最多隻能阻敵於國門之外,反擊是萬萬談不上的。

當然,平靜只是暫時的。

隨著敵人的太平洋艦隊(實際為第一艦隊)離開那霸。本海軍的神經再次緊張了起來。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淺田美津雄所在地部隊加強了警戒,他與酒井勝太輪在這座瞭望塔執勤,每班十二個小時。

八點,酒井勝太就將前來換班。按照一般的情況,酒井應該提前十分鐘到達。

放下手上的雜誌後,淺田美津雄伸了個懶。看了眼手錶。

七點四十九,差不多酒井該來了。

淺田美津雄將眼睛帖到了望遠鏡地目鏡上。淺田知道,酒井勝太是個小人,喜歡向上級打小報告,如果被他發現自己沒有好好工作,就會有麻煩。當然,裝模作樣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時間已經過去四天了。敵人的艦隊都沒有出現。再說了,大島北面就是相模灣,就是本本土。敵人不會這麼快找上門來吧。

想著這些,淺田美津雄又打了個呵欠。

夜間值班的時候,為了防止他這樣的士兵偷懶,隊內做了規定,不管有沒有發現,每過十五分鐘都要彙報一次情況。

整整一夜沒有閤眼,淺田美津雄不累才是怪事。

怎麼有個小黑點?

是灰塵,還是海風颳上來的泥土?

淺田美津雄抬起頭,看了眼目鏡。乾淨得很。本沒有雜物。

有點痠痛的眼睛,淺田美津雄又將雙眼帖了上去。確實有個小黑點。而且比開始稍微大了一些。

就在這時,空中傳來了一陣輕微地呼呼聲。

淺田美津雄心頭一驚,立即抓起了旁邊的電話話筒。

這時,鐵板門被推開了。

“淺田,你又在偷懶吧?”

“小心…”剛剛推開門的酒井只看到淺田猛的爬到了地板上,接著就被一個巨大的黑影拋翻了。

爆炸聲從瞭望塔後面的土坡上傳了過來,接著就是更加密集的呼嘯聲與炮彈落地後地爆炸聲。淺田爬在地板上,身體不住的顫抖著,下體更是溼成了一片。

炮火開始向內地延伸的時候,淺田美津雄才從地板上爬了起來。

瞭望塔地頂部被削掉了一大半,大型望遠鏡被砸得支離破碎,電話機早已不見了蹤影,地板也只剩下了很短的一截,那個喜歡打小報告的酒井勝太更是不知去向。瞭望塔後面的土坡上出現了一個直徑數十米,深數米的大坑。

看著眼前好像被怪獸咬過的塔樓,淺田美津雄混身不由自住的哆嗦了起來。

如果他的反應再慢點,如果他爬下的位置再靠外一點,他將頂替酒井勝太,成為這場戰鬥中第一個陣亡地本軍人。

此時,西南方向上地那個小黑點已經變得很大了。

不是戰艦,而是一隻系在戰艦上的氣球!

臂察氣球,或者又被稱為了望氣球。

瞭望氣球一般在艦隊炮擊地面目標時為節指引目標,艦隊決戰時,因為戰艦在不斷轉變航向,速度也在變化,所以很少用到了望氣球。

在上次大戰中,瞭望氣球地應用相當普及,幾乎每艘大型戰艦上都有配備。

後來,隨著雷達誕生,以及戰艦的桅杆越造越高,瞭望氣球逐漸被人淡忘,也逐漸退出了海戰的舞臺。

當然,大部分海軍沒有完全淘汰瞭望氣球,在特定的場合。瞭望氣球仍然能發揮作用。

比如,第12艦隊在炮擊大島上的軍陣地時,瞭望氣球就比雷達更管用。至少,瞭望員的視線不會受到島嶼的干擾。

“二號區域內的目標已經摧毀,轉向三號區域。”隨著謝昶倫下達了新地炮擊命令“果敢”號與尾隨其後的“決心”號巡洋艦上的炮塔迅速調整好了方向,火炮身管也向上抬高了幾度。隨即,兩艘戰艦上的十四門主炮同時打出了新一輪齊

猛烈的震動中,白佑彬抓緊了旁邊欄杆。

辨劃好炮戰戰術後。白佑彬將具體實施的工作給了謝昶倫。他知道,不可能永遠“罩”著謝昶倫,必須讓謝昶倫在實戰獲得鍛鍊。

此時。參加炮擊的只有兩艘大型戰艦。

“果敢”號的主炮能夠將中達八百多公斤的高爆彈發到三萬五千米之外“決心”號地主炮也能將兩百毫米高爆彈打出二萬六千米。相對而言,一百五十毫米節與一百三十毫米節的程就要近得多。

三輪齊後,瞭望氣球上的瞭望員報告,三號目標區內地目標已被摧毀。

此時“果敢”號開始向北轉向。按照白佑彬制訂的炮戰戰術,兩艘裝備有重炮的巡洋艦將首先摧毀軍的炮兵陣地與岸防炮炮位。然後只裝備了一百三十毫米節的驅逐艦將抵近海島,對軍營地等目標進行覆蓋式炮擊。

“果敢”號與“決心”號重新進入直線航行後,戰艦上的重炮再次怒吼了起來。

這樣的炮戰對艦隊來說幾乎沒有什麼難度可言,對炮手來說更是輕鬆。說白了,打沒有還手能力地敵人,本沒有挑戰

相反,此時此刻大島上的軍官兵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炮擊開始的時候。正是軍官兵進早餐與換班的時候。不管是論到上崗的官兵,還是輪到休息的官兵,都要先後去食堂吃早飯。同時。這也是人的神最放鬆地時候。結果,當炮彈爆炸產生的震動傳來時,很多本官兵還以為發生了地震呢。直到島嶼西南面冒起了硝煙,沉悶的爆炸聲接踵而至,軍官兵才反應了過來。

此時,十九艘驅逐艦已經殺到。

雖然一百三十毫米炮彈地威力遠遠比不上四百毫米與兩百毫米炮彈,但是按照陸軍炮兵的標準衡量,口徑一百三十毫米的火炮絕對是“重炮。”另外,海軍火炮一般都有助力裝填設備。所以採用的炮彈一般都比陸軍同口徑火炮重一些。威力也就更大一些。按照當時的標準,海軍的一百三十毫米炮彈的威力與陸軍的一百五十毫米炮彈相當。

炮彈如同雨點般的傾瀉而下。很多軍官兵就倒在了衝向陣地地路上。

隨著炮火向內地蔓延,軍營地頓時成了一片火海,炮擊所過之處,剩下地只是殘垣斷壁,只是殘肢敗體,以及滿地烏黑的血跡。

據後來陸戰隊統計,在重點區域內,炮彈彈著點地平均間隔距離只有五米!

這是個什麼概念?即便是一百三十毫米高爆彈,其彈片殺傷半徑都超過了五十米。僅僅五米的間隔距離,這不是在費彈葯嗎?

當然,對艦隊來說,費彈葯並不是什麼大事。

第一輪炮擊從七點五十分持續到了九點半,在“果敢”號攜帶的高爆彈與半穿甲彈(對付輕型戰艦與地面永久防禦工事)打光之後,白佑彬才下達了停止炮擊的命令。看來,他還沒有完全失去“理智”沒有用對付大型戰艦的穿甲彈去轟擊軍地面陣地。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