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四龍鬧海第十四章致命誤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艦隊北上的時候,祖壽清“霸佔”了海圖桌,一直在海圖上推演戰鬥經過。

白佑彬也在做著“本職”工作,即據陸續收到的戰報,判斷主力戰鬥群與本聯合艦隊的情況,為快速戰鬥群內的戰艦安排具體的戰任務。因為北面的戰鬥沒有結束,快速戰鬥群也不可能立即趕到戰場,所以戰況隨時可能出現變化,戰安排也就得隨時做出挑戰,白佑彬沒有急著將相關的命令傳達下去。

當然,此時此刻,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前方的戰鬥情況。

通信部門的軍官也是竭盡全力,儘量截獲各艘戰艦發出的電報。只是,各艦隊採用的密碼並不一樣(這是帝國海軍獨有的,主要就是為了避免密碼洩導致艦隊通信內容被敵人截獲,同時也增加了艦隊間聯絡的難度),所以通信軍官只能力所能及的破譯一部分電文,而不可能真正掌握主力戰鬥群各艘戰艦的實際情況。

十一點五十分“黃河”號發出了第四封比較完整的戰報。

收到這封戰報時,不但白佑彬大吃一驚,就連“專心致志”推敲戰鬥,對戰報不太興趣的祖壽清都嚇了一跳。

本聯合艦隊竟然有十艘主力艦!

包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不到五十分鐘的炮戰中,主力戰鬥群至少摧毀(或擊沉)了三艘本主力艦。

可能嗎?

就算“霧島”號已經修復,兩艘“大和”級已經服役,本海軍總共就只有九艘戰列艦。難不成,那些在大東諸島海域沉沒的本戰列艦又浮了起來?各方面的情報都證明“霧島”號還在維修“大和”與“武藏”號還在船臺上建造呢!

本海軍怎麼可能有十艘主力艦!?

“會不會是美國海軍參戰了?”孫弘明提出了一種匪夷所思的可能。

祖壽清微微搖了搖頭。

“不可能,美國太平洋艦隊還在珍珠港內。而且美國沒有參戰,本不可能派遣艦隊過來。”

“也不能排除美國暗中幫助本的可能。”冷笑了一下,祖壽清說道:“美國會這麼愚蠢嗎?就算要為本火中取栗。也應該單獨組成艦隊,從後面偷襲主力戰鬥群。再說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有八到十艘主力艦,既然要幫助本,就應該投入全部的力量,而不是僅僅只派來四艘吧?”

“其他的會不會藏在某個地方。等著我們出現呢?”這下,祖壽清也有點疑惑了。

如果美國真地秘密參戰,確實有可能出動艦隊幫助本聯合艦隊對付主力戰鬥群。同樣的。如果美國情報部門知道快速戰鬥群沒有前往北大西洋,而是在離開開普敦之後迅速折返,並且以奇蹟般的速度返回了東南亞海域。就很有可能留下四到六艘戰列艦,準備用來對付快速戰鬥群。

問題是,這可能嗎?

快速戰鬥群折返地時候,沒有進入任何港口,也沒有在航行途中遭遇任何艦船,更沒有發出電報暴自身的位置。就算美國比本厲害得多,也不見得美國地情報機構比本的情報機構更加神通廣大啊。

“不可能是美國艦隊。”白佑彬抬起了頭來“大家都仔細想想,就算知道我們半途折返。也不會相信。我們能夠在十天之內趕回來。如此一來,就算美國真的參戰了。也應該首先集中兵力與本聯合艦隊一起殲滅主力戰鬥群。到時候,美在太平洋上的主力燼量將超過十艘,而我們只剩下了快速戰鬥群,還有三艘沒有完成改裝地老式戰列艦,以及沒有修復的果敢號,主力燼量只有八艘,美將取得絕對的兵力優勢,他們還需要擔心快速戰鬥群嗎?另外,在七打十,而且主炮數量明顯處於劣勢地情況下,主力戰鬥群有可能在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內摧毀敵人的三艘主力艦嗎?”

“作戰參謀說地沒錯。”祖壽清微微點了點頭“美國參戰的可能微乎其微,只是…”

“將軍,海軍司令部來電!”與之前發來的電報一樣,海軍司令部仍然催促快速戰鬥群儘快前往戰海域。只是,海軍司令部似乎也有同樣的疑惑,所以在電報中排除了美國海軍突然參戰的可能,並且附上了一份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艦仍然留在珍珠港的情報。

這下,眾人更是一頭霧水了。

“將軍,是不是主力戰鬥群的判斷出了錯誤。”聽到旁邊年輕軍官的話語,眾人立即朝他看了過去。

說話的是齊宇霏少尉,一個有著女人名字地作戰軍官,也是白佑彬地手下。

本海軍第6戰隊編在第一艦隊,該戰隊有四艘重巡洋艦。”稍微停頓了一下,少尉軍官又說道“應該是四艘裝備有三座雙聯裝八英寸節,艦長達到了一百八十五米…”

“古鷹級重巡洋艦?”孫弘明提前把答案說了出來。

“對,就是四艘古鷹級重巡洋艦。”齊宇霏立即點了點頭“不管是從側面看,還是用雷達探測,都很容易將其判斷為主力艦。因此,主力戰鬥群很有可能將這四艘重巡洋艦當作了主力艦。另外,按照一般的戰情況,主力戰鬥群肯定會重點打擊對方火力較弱地戰艦,因此會安排主力艦與其對決。古鷹級的裝甲本擋不住三百五十毫米與四百毫米穿甲彈,而且只需要一枚穿甲彈就能報銷掉一艘重巡洋艦。因此,在五十分鐘的戰中,主力戰鬥群打掉的三艘主力艦很有可能只是三艘重巡洋艦,而不是戰列艦!”白佑彬與祖壽清都微微點了點頭。

本海軍三級戰列艦的長度都剛剛二百米出頭,比重巡洋艦長不了多少,而且戰距離超過了一萬米。又是夜間,雷達很難準確分辨出主力艦與重巡洋艦,瞭望員更難以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做出準確的判斷。

“看來。李玉民在為自己找開脫的理由了!”祖壽清冷冷一笑“用兩艘主力艦換三艘重巡洋艦。就算他打贏了這場海戰,也洗不脫指揮不當地罪名!”白佑彬也暗暗嘆了口氣,顯然,李玉民出的昏招並不少。

在這五十分鐘的戰鬥中。為了幹掉敵人地三艘“主力艦”主力戰鬥群的“恆山”號“秦嶺”號先後退出了戰鬥。其中“恆山”號地損壞相當嚴重,很有可能回不到帝國港口。

“秦嶺”號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只是該級戰列艦的生存力非常頑強。回到港口後,恐怕得在船塢內躺上一年半載了。

當時,白佑彬並不知道李玉民安排的戰順序,也就不好妄下結論。

在艦隊決戰中,雙方進入平行戰列後,艦隊指揮官將為各艘主力艦安排戰順序,並且將戰權下放給各艦地艦長。也就是說,如果雙方主力燼量相當,基本上是捉對廝殺。以提高炮擊命中率。減少轉移炮火時帶來的各種麻煩。

這也是艦隊決戰中最殘酷,最關鍵的階段。

如果雙方主力艦地數量相當。且主力艦能相近,戰鬥就沒有多少戰術可言,最多是首先取得戰果的一方調整火力安排,讓兩艘以上的主力艦集中炮擊敵方某艘主力艦,以迅速擴大戰果。

如果雙方主力燼量相差較大,或者主力艦能參差不齊,戰術安排就相當關鍵了。

一般情況下,處於劣勢地一方會首先用能最先進,最強大的戰列艦打擊對方能最差的戰列艦,爭取儘快重創或者擊沉對方弱小的戰列艦,先扳回數量上的劣勢,然後再對付敵人相對強大的戰列艦。

這有點類似於“田忌賽馬”雙方都是強打弱。

毫無疑問,作為一名思想保守的艦隊司令官,李玉民肯定會採取這一戰術。

在判明對方四艘“主力艦”只有三座炮塔之後,李玉民肯定會用艦隊內最強大的“黃河”號、“東海”號、“渤海”號、甚至還要加上“庫葉島”號對付這四艘“主力艦”剩下的三艘(或者四艘)主力艦應付本聯合艦隊地另外六艘主力艦。

如此一來,在五十分鐘內打掉被誤判為主力艦地三艘重巡洋艦就不奇怪了。

問題是,相對較弱的其他幾艘戰列艦地子就難過了。

“恆山”號與“秦嶺”號本來就是主力戰鬥群內最弱的兩艘戰列艦,特別是“恆山”號。如果不幸“碰”上了本的“長門”級戰列艦,結果將非常悲慘。

另外,兩艘“庫葉島”級戰列艦(“庫葉島”號與“海南島”號)也只能與“扶桑”、“伊勢”級打個平手,面對“長門”級仍然沒有多少勝算。

另外,本聯合艦隊也會優先對付主力戰鬥群內能較差的戰列艦。

如此一來“恆山”號與“秦嶺”號很有可能對陣兩艘“長門”級戰列艦,甚至還得應付另外兩艘戰列艦。它們最先敗下陣來,也不算是怪事。

戰鬥打到這個地步,就算李玉民清醒了過來,立即掉轉火力,他也沒有多少勝算了。

主力戰鬥群只剩下了五艘戰列艦,且主炮只有四十二門。本聯合艦隊仍然有六艘戰列艦,主炮仍然是六十四門(如果有炮塔被摧毀的話,將少一點)。也就是說,聯合艦隊不但佔據了兵力優勢,還在火力方面遙遙領先!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