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海綿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剛上大學的時候,翻開學校發下來的課程安排表,我才知道漢語言文學原來才有這麼大天地:古漢語、現代漢語、古代文學史、現當代文學史、新聞學、寫作課…還有各類的專業選修課,中國古代宗教研究、中國文化研究、西方詩學…五花八門。天窗突然間打開了,外面刺眼的陽光倏地穿透了習慣的黑暗。但我還沒看到冰山。終於有一天,隨意闖進圖書館的某一個角落,才明白小時侯渴望知道的東西是存在的是可知和未知的甚至是無窮盡的。心一下子膨脹了。那時的我,就像我們中學寫作文常用的那個比喻一樣:像一塊海綿,貪心地

(二)體積再大的海綿也有飽和的時候。沉甸甸的滴水的海綿不是我的大腦,也不是我求知的慾望,而是每天有限的24小時。有一天看到一句話:成功和失敗的分水嶺是五個字——“我沒有時間”大學裡的世界的確很彩,但太多的選擇容易滋生更多的求。常生活的瑣碎和無端的煩惱佔去了我的大量的時間。其實,珍惜時間的道理誰都明白,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個呢?我們不也常常對自己“我沒有時間”?真正做到的已經用他們的行動證明“我沒有時間”只是一個很受歡的藉口。每天的24小時是一塊海綿,只要我們願意,我們總可以從中再擠出一點時間就像從一塊海綿中再擠出一點水。

(三)洗澡時,拿一塊乾淨的浴綿擦身子:只蘸滿水或只滴入幾滴沐浴,其效果一樣不出一團團的泡沫。只有把兩樣結合在一起,海綿才能出亮晶晶的泡沫。很多事情也是這樣。譬如說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你說你掌握了許多先進的理論但你不屑於實際作,再高的學歷也不出一個泡泡。或是你的能力很強,通投機取巧之道,阿諛奉承欺上凌下無所不用,海綿體積再大也沒用。

[審稿編輯]:丁香雨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