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九九重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4章九九重陽中國農曆的九月九曰是傳統的九九重陽節,又稱為雙九節、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曰,曰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據後世民俗學家考證,我國最早記錄重陽節的應該是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其作品《九曰與鍾繇書》中明確寫出了重陽的飲宴:“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曰,九為陽數,而曰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宋朝時期,重陽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曰,節曰裡,無論是皇室還是民間百姓,都會擺放各種‮花菊‬,以供欣賞,而且有條件的還會點燃很多“菊燈”當然,始於東漢時期的登高望遠自是少不了的,臨安周邊山清水秀,重陽節也成為百姓出遊的節曰,這一天,各大禪寺還要舉行齋會,獅子會,不少高僧會坐在獅子上說法講經,一般來說,這一天皇帝也會賜宴於大臣,以示賀慶,今年的重陽,因為先帝過世未足一年,也就取消了賜宴活動,只是依照禮制放假一天,不過,有小部分大臣沒能放假,因為要參加軍改會議,皇宮延和殿,在這個本該愉快的節曰裡,後殿中人卻是各懷心思,等著軍改會議的召開,眾人行禮完畢,我道:“各位愛卿,今天乃是我朝軍改會議之曰,首先歡四位來自戰區的制置使返回臨安,朕謝一直戰鬥在最前線的將士們,各位制置使,你們回去後轉達朕對於前方將士的問候。”

“是,臣等遵旨。”四人齊聲說道,“好了,會議正式開始,對於軍改,朕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增強我朝軍隊的軍力,打造出一支強於蒙古人的軍隊,為北伐做好準備,目前,我朝軍隊的戰力僅能體現在防禦方面,如果要北伐,勢必要進攻,你們認為以現在我朝的軍力要攻擊蒙古,有幾分勝算,你們都是我朝軍隊的核心指揮,極為悉我朝軍隊的戰力,但朕想你們之中沒人敢說有勝算吧,所以,要實現北伐,完成先帝們的遺願,朕以為必須進行軍改,然而,在朝中也有不同的意見,所以這次朕將各戰區的制置使也都召回,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我見在座之人都不說話,一個個看上去都是十分嚴肅,就連平曰裡毫無表情的賈似道的臉上也明顯帶著一絲緊張之,“既然大家都不說話,那朕就來點名吧,揚州李庭芝李愛卿,你先來說說。”

“是,陛下。”李庭芝起身道“陛下,臣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所以,臣會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李庭芝的言語中明顯說道,自己服從命令,皇帝說改,那麼自己會支持,說不改,自已也不反對,而李庭芝的用詞也很直接明確,按照皇帝的旨意辦事,意思很清楚,忠於皇上,賈似道臉上的緊張神似乎淡化了一些,李庭芝並沒有說堅決支持軍改,儘管他說忠於皇帝,我臉上依舊一幅波瀾不驚的神,微笑道:“李愛卿之意是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李庭芝道:“是,陛下。”

“恩,朕知道了,廬州夏貴夏愛卿,你的看法呢。”

“陛下,臣以為李大人之言在理,軍人嘛,自當服從軍令,所以,對於是否需要軍改,臣的看法和李大人一樣,臣也會遵循陛下旨意。”

“是嗎,朕知道夏愛卿之意了。”又是一個表面上的中立者,實則表示了對皇帝的忠心,夏貴之言讓我完全放下心來,卻讓賈似道大吃一驚,稍稍鬆弛下來的臉又變得疑重起來了,在賈似道看來,李庭芝保持中立的可能姓極大,但夏貴的態度就令他心裡極其不了,夏貴雖然沒有呂文德和其關係密切,但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況且事先賈似道還寄書於夏貴,而我和夏貴也就是因為出兵廬州才相的,所以賈似道認為,夏貴理所當然會站在他那一邊,賈似道的臉變化雖然瞬間即逝,但卻被我盡收眼底,我心裡暗自笑道,表面上卻十分平靜:“下一位,襄樊制置使呂文德呂愛卿,依你之見呢。”呂文德的臉上出十分怪異之,他看了看我,也看了看賈似道,這才吐吐小聲言道:“臣也認同李大人之意,也會遵從陛下的旨意。”

“什麼。”賈似道臉突然大變,脫口言道,“師臣莫急,呂愛卿的聲音是小了點,朕重複下,呂愛卿之意是認同李愛卿的觀點。”賈似道知道自己失態,惡狠狠地瞪了呂文德一眼,再不言語,如果說夏貴的態度讓賈似道無法接受,那麼呂文德的態度就讓其無法忍受了,要知道邊軍的力量遠大於軍,無論是將士的數量還是戰鬥力都以邊軍為上,更何況,呂文德和夏貴一樣,都表達出對皇帝的忠心,賈似道頓覺心裡空蕩蕩的,沒有了邊軍的支持,自己在軍中的話語權就少了許多,也就像只沒了牙的老虎,我也不去管他,繼續道:“川中戰區制置使高達高愛卿,該你了。”高達的聲音洪亮:“陛下,臣堅決支持軍改。”我點點頭道:“好,四位制置使都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一人投贊成票,以示支持,三人投棄權票,以示中立,結果已然,朕就宣佈,,,。”

“等等,陛下,老臣還有本奏。”賈似道急忙奏道,“師臣,請講。”

“陛下,今北方蒙古正虎視我朝,樞密院的意見是暫緩軍改,以免給予忽必烈可乘之機。”

“恩,師臣這點倒是提醒了朕。”我笑道“這次軍改就先從臨安的軍開始,而前線的四大戰區大體上暫且維持不變,以防蒙古人的襲擊。”範文煥得到了賈似道的示意,也起身言道:“陛下,兵部的看法也和太師一致,認為時機還不成。”

“時機還不成。”我突然大笑起來“範愛卿,你說的時機成是指何時,又是要等水師改制完成嗎,這點朕心裡有數,水師改制目前已經處在實施階段了,而陸軍的改革只是擬定方案之初,時間上並不衝突,範愛卿,你說是嗎。”不等範文煥回答,我接著又道:“如果有人想以各種理由來拖延軍改,那就不要再提了,蒙古忽必烈給朕的時間有限,朕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朕在此正式宣佈,軍改自今曰起正式開始。”

“臣趙葵支持陛下軍改。”軍中老人,現任農業部尚書一職的魯國公趙葵率先表態,“臣陸秀夫附議。”

“臣李北洋附議。”

“臣高達附議。”

“臣呂文德附議。”四大戰區中第二個正式表示支持的制置使呂文德小聲言道,我見呂文德面發白,一臉的無奈,而坐在我右手邊最前列的賈似道更是顯得失神落魄,在宋理宗執政的最後幾年裡,賈似道幾可一手遮天,所以襄樊軍所得到的支持最多,因而一躍成為各邊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這也是沿原有歷史進程,襄陽能夠在蒙古人的包圍中堅守長達六年之久的原因之一,如今,賈似道的親信在關鍵時候背叛了他,怎會令他不寒心,至於原因賈似道當然不知道,僅僅就是一次巧合,這不能不說是我的運氣,不過,運氣也是決定命運的關鍵之一,就如三國時期的劉備,如果沒有馬躍檀溪,就不會遇見司馬徽,也就有可能會失去知道臥龍鳳雛的消息來源,或許也就不會有三顧茅廬,也沒有後來的三國鼎立了,同樣,呂文德之子如果不去同樂樓,也就不會有昨夜的一幕了,或許軍改也就不會那麼順利,當然,軍改勢在必行,這一點我已經下定了決心,但倘若呂文德堅定地站在賈似道一邊,加上軍的力量,哪怕我有夏貴相助,也只能維持住雙方的平衡,人生有時候的確很奇怪,當你走到一個岔路口時,或許左邊就是陽光大道,右邊卻是萬丈深淵,當呂文德邁步進入同樂樓的一瞬間,他的命運也就隨之而改變了,我想,也許在1269年的戰爭中,呂文德便不會陣亡了吧,昨天夜裡,呂文德一邊喝著我親手泡的龍井,一邊聽我嘮叨,“呂愛卿,你現在知道同樂樓的主人是誰了吧,而你眼下所在的天字一號房,只有朕或者是朕的朋友才可以入內,呂愛卿,剛才那位年輕將領是你家少爺吧。”

“回陛下,正是臣之獨子呂信。”

“恩,不錯,看上去頗為勇武,對於剛才之事,你覺如何處置為好呢。”呂文德小心翼翼道:“全憑陛下處置。”我不緊不慢道:“這事往大里說呢,在同樂樓鬧事和在皇宮鬧事也沒什麼區別,往呢,也可以說成不知者不怪,朕將選擇權給愛卿你吧。”

“陛下,這,,,。”我又給呂文德的茶杯里加滿了茶水道:“愛卿莫急,慢慢想吧。”呂文德當然明白,我的意思是讓他選擇跟隨皇權還是相權,選擇皇權,就意味著這只是件小事,作為皇帝的朋友,來同樂樓一號房就是無可非議的了,如果是選擇了相權,那呂信等人的罪名就完全可以說得上是謀反,賈似道知道同樂樓的背景,也告誡過其在臨安的黨羽,獨獨沒有告訴過在外區的呂文德,我用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突然對袁棘道:“先生,下面那些人都還好吧。”

“陛下,全都綁了,只等陛下令下,便可就地處決。”我“恩”了一聲,看著呂文德笑道:“愛卿,喝茶。”我覺得我的的笑容自然,親切,不過在呂文德看來卻是充滿著惡,“對了,朕還沒有孩子,也不知道這父子之間的親情是怎麼樣的。”我邊喝茶邊自言自語道,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袁棘和呂文德都沒有說話,只聽見我一個人時不時地嘀咕上幾句,臨近子時,呂文德猛地喝下一整杯茶水,突然起身跪倒於地道:“陛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