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請求賜婚女配出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乾坤殿中。

“啟稟陛下,太后娘娘駕到——”寧奕眸一凝,緩緩從龍椅上起了身,上前去太后,太后徐兮之帶著一群宮人進了乾坤殿,她昂首直立背脊筆直,十分雍容華貴。

“兒臣參見母后!”寧奕龍袍一便跪倒在大理石地面上,大殿中常年不見陽光,地板亦是同樣的冰冷堅硬,寧奕垂頭跪在地上被擦得光可鑑人的大理石地板上隱隱約約印出他的影子,那淡淡的冷光穿透膝蓋直入心肺。寧奕抬起頭來,看著緩緩上行的太后,不等她吩咐就起了身,含笑上前攙扶住太后“母后怎麼有時間來瞧兒臣。”皇帝今年剛好二十歲,平中習武練劍的皮膚有些糙,古銅的膚看上去比真實年齡稍稍大些,跟貌美如花仿若少女的太后站在一起實在不像母子,若是不知曉的人還以為太后是皇后,也難為寧奕一口一個母后叫的那樣順口。

太后順勢把扶著小太監的手搭在寧奕的胳膊上,瞧著大殿中還沒來得及收拾的奏摺和破了一個大窟窿的御案,她微微一笑“皇兒這是怎麼了,發這麼大的脾氣。”她的兩隻手的無名指和小指都套上了黃金甲套,看上去十分的高貴,她緩緩上前兩步以蘭花指捻起地上的一分奏摺,就瞧見上面滿滿都是對蘇太傅的參奏。

她隨口讀了一句“不能治家何以治天下學子?”又隨手撿了一個摺子“如此行事實在不堪勝任主考官,望陛下三思…”太后揚了揚手中的奏摺,含笑看著寧奕“陛下是在為這些事情生氣?哀家倒是好奇,這個蘇太傅究竟做了什麼事情讓眾位卿家如此怨聲載道,憤憤不平?”寧奕眸子閃了閃,也沒有去爭辯這些,只道“母后有所不知,是太傅家的二姑娘犯了點小錯,因此才會這般。”小錯?徐兮之呵呵一笑。

以為她不知道麼?肖想自己的姐夫還在眾目睽睽之下口出狂言大逆不道,就這一點就足夠她懲治太傅了。

“原來如此。”太后淡淡一笑,隨手把手中的奏摺一扔,瞧著寧奕慈愛道“既然只是小錯陛下就從請責罰吧,既然有這麼多人參奏陛下若不給一點懲戒恐怕會讓文武百官們以為陛下偏袒太傅。不過太傅到底是陛下的恩師,這些年來為我大周朝培養了不少棟樑之才,陛下還是免了明兒個他的主考官吧。”寧奕眸子一凝,面卻不變,彷彿沒聽到太后的話,吩咐小李子“去給母后搬把椅子過來,真真是個沒有眼力見兒的奴才,讓朕教你多少次!”小李子膽子最小了,聽到寧奕的低斥身子就是一抖,連忙躬身後退“奴才這就去。”

“奴才用的不順心換了就是,皇兒何必為一個小太監如此生氣。”小李子本來還沒走遠,聽到太后這一句話身子又是一抖,連忙利落的去搬椅子去了。

寧奕微微一嘆,彷彿十分無奈“母后有所不知,小李子好歹在兒臣跟前伺候許久了,平中雖然遲鈍些,不過到底是知道兒臣的一些習慣的,換了旁人又要重新來教規矩,實在是煩不勝煩。”太后微微一笑,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做探究。

小李子很快搬來了鎏金的椅子,寧奕親自把椅子放在了龍椅的一側,扶著太后坐在椅子上。有眼尖的小宮女自太后來了就趕緊去泡茶,剛好太后剛坐下小宮女就已經端著托盤送來了熱茶。

寧奕含笑從托盤中端茶遞給太后。

“母后請用茶。”太后含笑接過,輕輕抿了一口,眉頭微微皺起,卻沒說什麼,繼續方才那個話題“皇兒好好考慮方才哀家的提議,太傅大人連自家的女兒都管不了如何能管得好一眾才子們,學子們闈之後多半是要拜在太傅手下為恩師的,沒的耽誤了學子們的大好前程。”

“母后此言差矣。”寧奕笑著搖搖頭,笑著和太后鬥智鬥勇“自古以來女兒家都是後院的夫人們教規矩的,太傅大人原本就是朝中重臣,正是因為他把所有的力都放在了朝中,這才沒有時間去管理自己的兒女,男主外女主內,到底是太傅大人娶的繼室不懂規矩,所以才教壞了蘇二姑娘…如今那劉氏不慎落懸崖,已經不在人世了,而且太傅大人也深知蘇二姑娘太過頑劣,已經請旨求兒臣從宮裡挑兩個嬤嬤進了蘇家去教導蘇二姑娘。容嬤嬤和桂嬤嬤都是宮裡的老人兒了,宮裡的宮妃們都是她們兩個經手教導的,母后瞧如今後宮的妃子哪個不是伶俐守禮的,想來有兩個嬤嬤多加教導,那蘇家的二姑娘一定會大徹大悟痛改前非的。”

“唔…也是這個理兒。”太后笑著抿了一口熱茶,瞧著寧奕直的背脊站在一邊,含笑道“皇兒怎的還站著,坐吧,咱們母子兩個也許久沒有談談心了,皇兒也跟母后說說話,母后年紀大了,就愛聽人說說話才覺得熱鬧,身邊的奴才奴婢們一個個說話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哀家會把他們怎樣似的,聽他們說話呀實在無趣的緊。”寧奕也順勢坐在了龍椅上,端起一杯茶細細的品,聽到太后的話,他微微一笑“那是因為母后鳳儀威嚴,他們心中敬畏又哪敢在母后面前放肆。”

“呵呵…皇兒倒是會說話。”太后愉悅的笑,白的面容越發顯得嬌俏可人了,聽著寧奕一而再再而三的轉移話題,她眸子裡有一閃而過的陰沉“皇兒倒也是重視太傅家,兩個嬤嬤可是宮裡最最體面的人兒了,皇兒都捨得送去太傅府裡。也不知道那蘇家的二姑娘是有多頑劣才能讓皇兒如此重視。”寧奕輕輕一嘆“倒也還好,只是想讓朝中那些沒事找茬的大臣們閉嘴罷了,太傅大人為我大周朝培養了多少肱骨之臣,幾乎從太傅大人手底下出來的官員都是清廉為民的好官,前兒個兒臣就接到了北延國邊界那裡傳來的消息,說是邊關苦寒百姓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當地的縣令胡知散盡了家財領著百姓們種田興農,把那些犯了重罪的地主都抄了家,稟了巡撫讓那裡的巡撫奏到兒臣這裡,得了兒臣的聖旨就將那些田地全都分給了百姓們播種,如今胡知所管轄的安縣已經人人能自給自足,實在讓兒臣欣。這胡知正是太傅大人上一屆的學生,如此人才朝中大臣們卻眼瞎了一般都看不清楚,還敢上奏朕說太傅大人不配為闈主考官。兒臣倒是想問問他們,太傅不配,那他們可配!”寧奕越說越怒,到最後整個臉都沉了下來。

他冷聲道“朝中的這些個御史們除了盯著旁人家雞蒜皮的小事兒就沒旁的事情幹了,以兒臣看當真需要好好把朝堂上的不做實事的官員們給清理一番了,改天務必要讓吏部尚書把各地區三品以下官員們的評測都拿到兒臣這裡過目,瞧瞧哪些官員是做實事兒,又哪些官員是吃虧空的。”

“皇兒何必動怒。”太后抓著茶杯的手微微一緊,眸子裡就閃過一絲戾氣來,清御史?她父親可是正正經經的御史大人。

她輕笑著安撫寧奕“自古以來哪個朝代沒有各樣的官員來,如今北延國虎視眈眈,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對我們發起猛攻來,北延國民風彪悍,每個人上馬都能作戰,只是如今他們國中皇子們各有打算,等北延國老皇帝退位新帝登基之後恐怕大周朝就不得安穩了。陛下這個時候想肅清朝堂只會讓朝中大臣們人心惶惶。”瞧著寧奕面上一閃而過的猶疑,太后繼續緩聲道“太傅大人忠心為國,皇兒和母后都看的清楚,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明兒個就是闈了,主考官早早的就公佈天下,這個時候換主考官的確略有不妥,聽說陛下宣了太傅大人覲見,既然如此就好生給太傅大人說說,讓他多注意家風也就是了。”寧奕聽到這話就沒有再爭辯,含笑對太后拱拱手“還是母后深明大義,等會兒太傅大人來了兒臣一定好好的讓太傅大人注意家風問題。”

“嗯。”尖銳的指甲套刺進掌心,太后卻笑的明朗動人“母后真真是年紀大了喜歡熱鬧的緊,不妨過些子辦個賞花宴讓各家的小姐們都進宮來參加宴會,瞧著小姑娘們天真無的笑容哀家就高興的緊。”

“母后開心就好。”寧奕一時間抓不清太后又想玩什麼把柄,就低低的含笑應了一聲。

“嗯。”太后點點頭“過些天就是寧王妃的壽辰,這些子那些大家閨秀們恐怕都在為這事兒準備著呢,還是等寧王妃的壽辰過了再說吧。”

“一切聽母后的。”太后滿意的點點頭“說起來我和蘇家還是有些淵源的,蘇家的先夫人楚柔當年可是名動京城的絕美人兒,只是被太傅大人藏在深閨,母后久聞大名卻從未見過,聽說蘇大姑娘和蘇二姑娘都跟其母長得有幾分相像,改天哀家下道懿旨讓她們姐妹也來參加宴會,也讓哀家瞧瞧當年名震京都的楚柔的風采。”寧奕眸子一凝“應當的。”太后調整了一下身子,坐在鎏金的椅子上直視寧奕“哀家聽說方才楚世子來覲見皇兒?”寧奕低垂的眸子閃過一絲冷意,終於到正題了麼?

再次抬起來的時候就蘊了幾分怒氣來,他“砰——”的一聲把茶杯重重的砸在御案上,怒聲道“楚世子簡直太不像話了,什麼要求都敢跟朕提,簡直是膽大包天!”就算他不挑明,太后也會跟他說出來,還不如他先發制人,表明態度。

這樣一向,寧奕越發惱怒“簡直混賬!竟然讓朕給他賜婚,還——”

“咦…”太后打斷寧奕後面的話,掩一笑“賜婚?好事兒啊,楚王爺就這麼一個兒子,偏偏都二十二歲了還不見娶,楚王爺都要急出病來了,那孩子自小就偏執狂傲,雖然自己的身子…不過終究是身份高貴,如今有了要娶親的心思也好啊,他若是娶了親,楚王爺也能放下一樁心事。皇兒倒是跟母后說說,楚離瞧上的是哪家的女子?”寧奕被太后一番搶白,臉有些不太好看,冷哼一聲“兒臣實在是難以啟齒,他若是瞧上了一般女子,兒臣也就做主與他賜婚了,偏偏人家女子家已經自小訂了婚事,這讓兒臣如何下旨拆散一樁好姻緣去給他賜婚。若兒臣當真這般做了,他還有何臉面面對天下百姓,天下百姓又該如何看待兒臣!”太后彷彿吃了一驚“竟然看上了訂了親的女兒家?”

“是的。”寧奕臉非常的陰沉。

“哀家倒是有了興致,哪家的姑娘有這樣大的魅力,竟然能讓楚世子如此傾心,明明知道人家女兒家訂了親事還非要娶,皇兒跟母后說說到底是哪家的姑娘。”寧奕略一沉,低低道“是太傅家的大女兒蘇慕錦!”

“哦…”太后意味不明的笑“這太傅家的兩個女兒還真真是有趣的緊呢…先有個二女兒當眾出醜,又有大女兒‘恰好’就被楚世子給看上了,呵呵…還真真是巧合的緊。”太后咬緊了“恰好”兩個字眼,聽得寧奕一陣陣皺眉,辯駁道“兒臣聽楚世子說是在唸慈寺給其母和兄長們祈福的時候剛好碰到了給生母做除服禮的蘇家大姑娘,不小心碰到的,說是對蘇大姑娘一見傾心,若是不能娶寧可終身不娶!兒臣實在被他氣的夠嗆,兒臣不同意,竟然還敢威脅兒臣說要回府去尋楚王爺幫忙想法子,簡直太過藐視皇家!”說到最後已經滿臉厲,他跟楚離私一場,很清楚楚離的格。

楚離若是說著玩玩的只會私底下跟他說這件事情,可是他偏偏要在乾坤殿裡說這事兒,他明明知道乾坤殿裡有太后的眼線,他分明就是要把這條消息傳遞給太后,然後好把事情給鬧大。

太傅大人最效忠的人就是他,還有阿煜他們,阿煜是他的嫡親堂弟,他們兩個可以說是從小一起長大,無話不談,就是親兄弟也不過如此了。一個太傅一個寧王府若是結了親只會讓太后不安,所以只要有辦法她一定會想法子破壞。偏偏太傅家和寧王府的婚事又是早早訂下的,當時就是父皇都默認了這樣的關係,她沒有機會搞破壞。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