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帝都來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九章:帝都來客圓臉、扁鼻、腿短,耳小、眼大、那隻波斯貓不知從哪裡鑽出來,從蘇長寧身邊竄過去,抖動著一身飄逸長
,站在城牆之上,它的
原本是白
的,有點貴族氣質,只是此刻不知道從哪裡打滾了回來,一副灰溜溜賊兮兮相。
長寧自從打探消息回來就沒見過這隻貓,現在它居然對著長寧呲牙裂嘴,一副我跟你不的抗拒樣,長寧不服氣,這隻貓是她從和墉城中帶過來的,取名“桃桃”長寧覺得該叫它“逃逃”這隻貓,老是逃,一溜就不知去了哪裡,回來時就是這副該死德
。
長寧在帳中悶了個短覺,又去瀾滄城大街上轉了一圈,這幾城內百姓人心惶惶,打點了些家當,扶老攜幼,在南門大開之時
水般湧向問天府,其中夾雜著幾隊巡邏的士兵,幾名校尉騎尉跨著駿馬,在大街上連營裡來回奔走,指揮若定。蘇家軍中有一定數量的兵士都是從當地百姓中挑拔出來的,這一大戰將即,舉家避難,這軍營也一下子熱鬧了許多,一些為人父母紛紛攜著雞蛋,或者帶一個衣包,來看望軍營中當兵的丈夫、兒子、父親。蘇長寧從這些人中走過,有年輕的婦人抱著剛剛斷
的孩子跟著丈夫抱頭痛哭,也有未找到親人的白髮蒼蒼的老母坐在地上,抓一把塵土緊緊握在心窩口,老淚縱橫。也有沉默的父親將一藍子雞蛋
到兒子手上,嘴張了幾張,卻是一句保重的話都說不出來。離別之愁,總是容易讓人傷
,淚水總是先於話句悄悄的
下來,這一別,生死未定,再見面的機會怕是不大了。
吳娘慢的過來,這一陣不見竟也老了不少,
行下跪反被長寧制止,她拉著長寧的衣袖呆呆的看著就像是在看她在沙場上死去的兒子。她的眼裡有一種淡淡的無畏,但那淡淡的無畏下卻又掩了些無盡的悲傷。
軍營口,有人抬著銀兩正在發放,蘇長寧一問,才知是莫聞人下的命令,凡是家中有服役的按照人頭每人給五兩銀子。蘇長寧衝到莫聞人的營帳裡,禮拜見完,道:“莫將軍,這銀兩…”
“怎麼?我沒有權利發放麼?”營帳裡有些清冷,莫聞人走到自己的案几前,取出凍著的筆擱在炭火盆上慢慢地
。
“當然不是,我只是來告訴將軍,您實在太體恤民心了,是個…好官。”蘇長寧看向莫聞人,他臉上適才一臉倔意這會兒被她一倒也全是光芒,一時間競也生出文武不僅相欺其實也可以相敬的恍惚來,長寧走過去,看到莫聞人案几上放著幾張白紙“將軍,這是…”
“還能有什麼?催兵。”蘇長寧了
鼻子,出了營帳去了城牆,雖然這些
子加強了兵力但總覺不踏實,好像家裡的門大開著,隨時會有一大拔強盜進來肆意搶奪一氣。
夜空很是深邃,總是讓人容易生出愁腸。站在城牆底下,長寧手撫著這座飽經摧殘卻仍顯剛毅的建築,它就像一位老人,閱盡巍巍群山,聽倦嗚嗚風聲,見證著血雨腥風,世面變遷。
轉悠半圈,長寧覺得口渴難耐,嗅嗅鼻子像是尋著了水源,城牆底下的大鐵桶裡裝的涼白開,用碗一舀,正喝得清涼快,長寧就聽得“喵”得一聲,那隻波斯貓從城牆上一跳過來,停在她的肩上,水嗆在她的喉嚨口,讓長寧要死的心都生出來,咳嗽、喁吐、眼淚、鼻涕的,就這樣了還不忘張揚舞爪著去扯早已犯案逃跑的貓,一邊念念威脅“你這隻臭貓,被我抓住了非打斷你的腿。”
“秋到邊城角聲催,烽火照高臺。擊築高歌憑欄笑,此興悠哉!”那聲音高昂有力,蘇長寧循聲望去,幾盞幽幽暗暗的燈籠下站著一個男子,神明滅不定,卻也好看。
“在下是幽川十五城巡察使周策,奉墨王之命而來。”來人自報家門,身後跟著的莫聞人卻是面頹然
去離去。想來也是,巡察使巡察到自己地盤哪個還樂呵呵的能笑得出來?
“周大人好。”長寧臉上淺淺含著笑意,有一種篤定的神情那是出於對自己的自信“都這個時候了,周大人還有心悠哉,真是佩服。”只聽周策也笑道:“都這個時候了,都尉大人還有心跟貓過不去,我也真是佩服。”兩人各自望著,突然就笑起來笑得有些不知所謂卻又意猶未盡。這個周策長寧早有耳聞,此人出身七都,十八歲高中三甲進士,現任光實祿寺卿,今年二十七,從三品官職,其父是南陵朝中御史大夫周賜,位居“三公”家族顯赫。周策一向平淡可那一句裡突現的親和之力卻讓蘇長寧再也忘不了。
此次前來,周策隨身帶了一隊翼龍衛,長途跋涉,有些勞累,周策便喚了他們先去休息。蘇長寧瞧了一眼此番離去翼龍衛一行,心裡有些糾纏,這個時候來瀾滄,謂之督戰,恐非如此簡單。她不是什麼文人學士也不以清高自命,只是作為瀾滄城大千守衛軍中的一員,對於這世路有著自己獨特的澈明達。
營帳之中,秉燭夜談,除了莫聞人有些不滿墨王派周策過來督戰的動機,長寧倒是無所謂,他顯然是個超出預料的存在,態度不卑不亢,距離不遠不近。
三人說起目前形勢,長寧作了簡略彙報,周策開始笑意消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此時南陵四十萬大軍還蹲在東境蒙都與西境御陵,與所謂的‘敵軍’相持,而一路上又連起戰火…周策搖頭嘆息,這一路過來,他已把戰爭的份量加到自己腦中,那在火中焦灼的黎民更重更深的印入了他的心底。
“周大人能否說說朝中之事?”長寧突然問,周策嘆息聲更重,那神就好像四周都是血淚斑斑的匕首,扎得他一顆心百孔千瘡,沉默許久才道“你們雖身不在朝廷,但有些事,還是會有耳聞吧,墨王信任因鎮壓叛民起義而獲寵的宦官連數,連數向墨王提出征伐上黍,墨王好大喜功,一心想要建立超過勤南王之功業,不顧朝中大臣李紀,葉京來,甚至黃戰的死諫,於去年對上黍出兵,然南陵國室**,邊陲將士久耽逸樂,府庫乏於犒賞,主將連數不學無術,不知上黍跟衡夏這二個相對較弱的國家早已訂立生死盟約,以致兩面受敵,南陵節節敗退。”
“這事我聽說了,想我南陵將士因那次毫無目的進攻死傷無數,實為不該…”蘇長寧嘆然,帝王無能,付出萬千將士命換來這一悟卻又如此之痛。
周策又說“戰後黃將軍提出整頓軍隊,防侵備戰之議不予理睬,墨王依舊沉緬聲,怠棄國事,荒於政務,李大人,葉大人等一干正直之士聯名上書彈劾連數
專橫,喪師辱國,墨王大怒,
治其人之罪,幸得黃將軍從中周旋,從旁力阻,才只對二位大人處罰俸半年之罪,自此墨王越發疏遠忠義之臣,又後因政見不同,朝堂之上屢屢開戰,得罪了
侫董氏父子,再加上連數從中挑拔,墨王終於以“專權凌上,妨礙聖聽”之罪革去黃戰大將軍之職,令其家中面壁思過,直到近
,聽聞衡夏軍攻其東部邊境蒙都,當時出任蒙都郡守的連數聽聞敵方二十萬大軍壓境,居然棄蒙都與城中軍民於不顧,隻身倉皇逃回和墉城,墨王無耐,臨時授命原黃戰舊部範先賢於蒙都抵禦邊防。”說到這裡,長寧突然看了看莫聞人,莫聞人半張臉埋在鬍子裡,半張臉隱在火光中,甕聲甕氣的說“你別看我,我不是他連數,至少大戰即將還沒有逃跑嘛。”長寧那隻波斯貓喵著步子過來,在邊上輕輕叫喚,長寧也無心理會,內憂外患一大堆,也就在昨天白天,她還在水庫前看到了北燕的甯越,池晏,知道對方大軍將近,水庫也已暴
,城外只有區區二千多名士兵,但她實在沒有多餘的兵力前去支援,只是悄悄下了軍令“不可硬戰。”半夜時分,落鳳谷中一陣燥動,五千多名北燕軍身穿皮袍,策馬小心穿過山道夜襲瀾滄水庫。校尉雷點奉蘇長寧之命開匣放水,一時間水庫之水一洩而下,幾時風雲變幻,天之將曉,北燕軍被淹人數死傷百人,而南陵軍也於亂箭亂刀之下死數有百,餘下士兵匆匆撤回瀾滄城。
雷神左臂負了傷,這在戰場上是常事,莫聞人對雷神刮骨取箭頭咬牙不吭一聲極為敬佩,雷神說他少見多怪,他是雷神他怕誰,僅管說這話時汗如雨下,蘇長寧自己被雷神差點掐斷掉的手臂,轉悠到莫聞人身邊“將軍,你不覺得,這是一個軍人的基本素質和驕傲嗎?”莫聞人不語,只是嚴肅的板著一張臉反問“那個水庫,其實沒有守的必要,相對於十五萬大軍,淹死些士兵簡直算不了什麼。”
“將軍說得對,只是我意不在淹人,而是大水過後,谷中淤泥成片,泥濘難行,無處落點,他們唯一可以安營紮寨的地方便是滄山,此時正是秋幹氣燥…”
“我明白了”莫聞人一拍大腿,反應的有點快“原來你當初建這個水庫,目的不在水攻,而是火攻?”
“都尉大人的確是領兵打仗之神人,建水庫而用火攻,也就只有你想得出來…”周策以手放在口,行了個禮,以示由衷敬佩。
蘇長寧倒也像個小女孩一般撓撓頭羞澀的笑“其實這個計劃只是下下之策,我怕大火燒山,會及至整個蠻嶺山脈,到時,只怕土地更是貧瘠,山中又無所出,這裡的生存環境會變得更加惡劣,所以,現在還不是時候用這個計策。”長寧重新又作了簡短的戰略部署,大家分頭行動,趕在北燕大軍兵臨城下之前做好準備。
營帳中搖動的燭火,蘇長寧的意念裡卻覺得身後有一個人站在,隱於幽幽暗之中。這人穿著盔甲,身量很高,槐梧有力,整個人線條筆直如同一把出了鞘的劍,還
出一種蓄勢待發,鎮定自若的神
,還有一點點冷,一點點酷。
“你站在那裡幹什麼?打算嚇死我?”長寧開了個冷玩笑。
“都尉,請把這次任務給我。”此時的商誼不像個太監,剔除了話語中那種陰陽怪氣的調調,只餘渾厚有力,字正腔圓之勢。
商誼走後,長寧正走出營帳,這時啞狼進來手裡還拿著一隻玉簪子,他指了指長寧又指了指營帳,似是在告訴長寧他進來時發現有人將這隻玉簪子
在了營帳上。長寧將玉簪子拿過來,細瞧之下卻發現有幾分
悉,似是那
她跌落放生池遺失於此的那隻玉簪。
啞狼的身影悄然隱去,長寧握著它好久好久沒有出聲,她慢慢閉上眼,只覺得四周全是黑暗,而她點燃了一支銀燭,那燭焰亮起她發現自己處在一處暖閣中,陳設當真富貴溫柔。在閣中有一個男子一身白衣眉目分明,溫潤細膩,他正望著牆上的一幅畫,那畫中似乎是個女子可她並不看得真切,他見到她來,突然就伸手輕輕把牆上的那副碧紗重又攏起,低低一嘆道:“醉是雪下梅,相忘兩相忘。”那就兩相忘好了,長寧猛然睜開眼,步出營帳時外面已是清晨了,看這個邊陲小城散著一些明黃的塵土氣息,偶有幾朵小花倔強地開著,添了些蒼桑之
,瀾滄城上下將士連夜運轉,此時暖陽初曛使得本來疲憊的身子重新養足
氣振作起來。
看起來一切秩序井然,然而蘇長寧心裡不踏實,十多年戎馬十多年離,從未像此刻這般,焦慮的等待著殘酷命運的到來。
落時分,北燕軍果然到了瀾滄城外,一如蘇長寧所料,他們在滄山腳下地勢稍高處安營紮寨,聚集著黑壓壓的人頭,如同蟲蟻
動,蘇長寧上了城頭,城中的百姓都逃得差不多了,只留著幾許孤零零的燈籠之火隱約可見,城外,滄山像只剛剛打架打殘廢了的刺蝟,有刺,但無力伏在一如待宰砧板的灰濛濛蒼穹之上,瀾山則依舊是那戴著面紗的少女,嬌羞含笑的,望著即將觸發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