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於黑山老妖這威名赫赫的絕的便是此處。
此時旭初昇,照的這座仙山,如夢似幻。
這普陀山乃是佛門名山,素有人間第一清淨之所的稱號。據傳昔觀音大士曾在降臨人間道,便是出生在此山之中,後來又在此山出家,傳道,後來又飄然而去。
此間仙山,純粹是佛門淨土,李志常落在山腳下,便聽得梵音如濤,同時山石林木、寺塔崖刻,皆在飄渺的雲霧中,若隱若現,更添神秘。
李志常沒有繼續施展神通,畢竟這地方藏龍臥虎,太過惹人注目,妨礙辦事。
很快李志常就找到了地方,只見前面不遠處,正是那松坡冷淡,竹徑清幽,一座樓閣巍然而立,上書三個歷久彌新的大字冷琴閣。
琴聲款款而來,洗滌凡塵,門前一副聯:竹密豈妨
水過,山高不礙野雲飛。
更顯是主人悠然自得,超脫凡俗的意趣。
李志常到得門前,那門自然緩緩打開。
他雖然沒有刻意隱瞞自身的氣息,但是依然不是別人輕易能發現的。
冷琴居士能夠知,看來的確不是
得虛名。
裡面走出一個幼童,樣貌粉雕玉琢一般,靈氣人,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盯著李志常,高聲道:“客人是來找居士麼”李志常道:“正是。”童子道:“我家先生正在講課,突然說有貴客原來,叫我出來
接,想必就是尊駕了,請隨我來。”冷琴閣內裡十分樸素,長廊幽邃,花香鳥語,伴著清幽的琴聲,讓人很難不興起遁隱山林的心思。
不多時就到了一處雲臺之下,那下面大約有數十位年齡不一、青幼並存的學子。
上面一位中年儒士,正端坐雲臺,妙語隨口而出,正是那秋
義所在。
旁邊一名婢女,輕撫素琴,之前清幽的琴聲,顯然出於她之手。
婢女面容談不上絕美,但是氣質清湛,也算難得。
而這位中年儒士,身上文氣濃厚,可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面容飽滿,皮膚瑩白如玉,看不見孔,一雙眼珠,清亮
人,好似夜晚的星辰般奪目。
李志常暗中打量,心道: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個冷琴居士,一身氣功,混不可測,自己當初未和龐斑一戰之前,也只是稍勝一籌而已。
對方顯然沒有走練氣士的道路,而是走得以武成道之路,而且是以儒門心法為本,將文氣和真氣同修。
別看對方外表不見得壯,即使以吹
斷髮的利劍,劈在對方身上,都不能造成絲毫傷害。
那冷琴居士結束講課聲,對著底下學子道:“今天就到這裡,大家先散去。”這些人對著冷琴居士躬身一禮,便各自退去,無論年紀大的,還是小的,皆目不斜視,沒有多看李志常一眼,極為沉穩。
李志常身形一動,就到了雲臺之上,席地而坐,與冷琴居士相對。
那彈琴的婢女倒是沒走,只是換了一首曲子,曲調清越,如裂金石…
ps:謝
吶的588賞以及不念浮生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