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暢遊楗尾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們清理戰場,發現一個歹徒躺在地上爹呀娘呀地喊叫著,天英一看正是被自己劈斷胳膊的歹徒,傷口還在血。他連忙持劍割破歹徒的上衣,割下一大片衣襟,把傷口包紮起來。天英和薛寶一商量,挖個坑把劈掉的半截左胳膊掩埋了,叫軍士抬著受傷的歹徒,大家一起向驛站走去。住進驛站,天英叫驛站的人請來大夫,給歹徒的傷口敷了藥,用乾淨的白布重新包紮起來。歹徒清醒了,看見大夫給他療傷,竟然動得哭了:哎呀,我周良是有罪之人,你們還要給我療傷,乾脆讓我死了算了,留在世上還是一個禍害…

天英說:你叫周良,心卻不良。你既然知道這樣做是禍害百姓,為什麼還要助紂為?你要老實待,青城三霸究竟做了那些壞事?這次行動他們為什麼沒有面?

薛寶把刀往出一:公差大人,不必和他羅嗦,像這樣的歹人,留下也是個禍害,待我一刀結果了他的命算了。

周良說:老爺饒命,我老實待,絕不隱瞞。我家三個少爺得很,提前已經打聽到有三個漂亮的小姐要來青城山,其中一個還是王知府的千金,也知道有軍士前來保護,但是他們依仗著吏部做大官的父親是知府的頂頭上司,料定王知府不敢動真格的。這都好幾年了,搶進府裡的女子十一個了,除過一個上吊、一個投井死了,現在府裡還有九個。王知府要是敢管的話,早就把少爺抓起來了。這一次,少爺們本來是不想出動的,可是聽說三位小姐都是美若天仙的人物,就萌生了搶回府去一人一個的念頭。後來,少爺們沒有來,大概是覺得萬一出了問題,也不至於把他們暴出來吧。

天英早就讓驛站的人備好了文房四寶,隨手在紙上錄下周良的口供,讓他畫了押。天英和薛寶商量,讓驛站備好車輛,餵飽馬匹,派了五名軍士,帶著周良的供狀,連夜把周良押往益州。尚未起身之時,薛寶先派出幾個軍士,到驛站周圍巡查一遍,沒有發現可疑的人,這才把周良押在馬車裡動身了,神不知,鬼不覺,第二天早晨就到了益州。

吃了晚飯,大家便在驛站裡休息了。三個女孩住一間,天英、天豪住一間,薛寶和軍士在他們周圍的房間住了,並安排了巡查警戒的軍士。

女孩們雖然勞累了一天,十分疲倦,可是一想起剛才發生的驚心動魄的事件,哪裡睡得著?天真活潑的金屏先說話了:大姐姐,真看不出來,文文雅雅的大哥哥,在關鍵時刻,竟然勇敢無比,在歹徒尚未反應過來的時候,飛起一劍,就劈斷了他的一隻胳膊。大哥哥劈倒一個,其他的歹徒都嚇蒙了,我們才揮劍衝了上去,大姐姐和小哥哥好像還刺傷了兩個,我和小姐姐胡亂揮動寶劍,使得歹徒不得近身罷了。

筱蓮笑了,摟住金屏親了親:好妹妹,知府的千金小姐,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你恐怕都受到驚嚇了,讓大姐姐再問你一下。

筱蓮說著,摟住金屏又親了幾下,金屏鑽在筱蓮的懷裡格格地笑了:大姐姐,說實話,你和大哥哥也是這樣親熱的嗎?

筱蓮也不回答,只是用手在金屏的腋下撓著,金屏癢不可耐,反而伸手胳肢著筱蓮,筱蓮更是笑得岔了氣兒…香蓮說:你們兩個瞎鬧,難道不累?既然要玩,大家一塊兒玩,我來胳肢你們兩個,讓你們笑個痛快。

香蓮伸手去胳肢她倆,她們便摟在一起,笑成一團了…

天英和天豪在房間裡,另有一番談。天豪說:哥哥,我看你一劍把歹徒的胳膊斫斷,鮮血直,哭爹喊娘,我突然在想,哥哥這樣做,是不是有點殘忍呢?

天英生氣了:胡說,你不用劍劈他,他一子打在你的頭上,會要了你的命。對於壞人的仁慈,就是對於好人的殘忍,在這個關鍵時刻,可真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天豪後悔不迭:咳,咳,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呢?

天英拍拍天豪:我們太善良,初入社會,把事情看得簡單了,把人們都看成了善良的好人,其實社會上還有不少的壞人,我們可得擦亮眼睛,多存戒心啊!

第二天,他們暢遊楗尾堰(都江堰),驛站裡安排了悉水利的章老頭做嚮導,他們尊稱他章大叔。為了防備青城三霸狗急跳牆,前來報復,薛寶在縣衙裡又要了10個衙役,以加強警戒。這樣,天英五人和嚮導走在中間,前有衙役開道,後有軍士保衛,寶劍閃光,刀在身,雖說是悠閒的遊覽,卻如同面臨大敵、前去戰一般。嗨,這都是青城三霸騷擾百姓所致。周龍、周虎、周豹遇到昨晚的變故,派人打聽周良下落,說是已經被連夜送到益州去了,後悔莫及。又聽說在通往楗尾堰的路上,陳兵列隊,警戒森嚴,三霸不敢輕舉妄動,只好做個縮頭烏龜,躲在家裡了。

今天是個好子,陽光燦爛,天空湛藍,空氣清新澄明,連一絲灰塵也沒有。站在楗尾堰前邊的玉壘山下,章嚮導指著江水滾滾過的瓶口狀的豁口:各位,這座玉壘山本來像一堵牆似地嚴嚴實實地堵在這裡,每當夏山洪暴發時,岷江洪水衝入下游,淹沒了良田千頃。然而由於玉壘山的阻擋,東邊的大量農田得不到灌溉,遭受旱災。當時,秦昭襄王51年,蜀郡太守李冰和他兒子二郎,決定打通玉壘山,引水東,灌溉成都平原,變水害為水利,造福人民…

天豪話道:章大叔,那時距今也有900多年了——章嚮導說:剛剛一千年。

天豪說:那時還沒有發明火藥,要打通一座山談何容易哇。

章嚮導說:是啊,據說他們是用火燒,用水澆,用鏨鑿,硬是一塊一塊把山劈開的。這個豁口寬6丈,高12丈,長24丈,起名叫寶瓶口。劈山挖下的石塊堆在那裡,就叫離堆。

嚮導指著旁邊一座小山:你們看,那就是離堆。

眾人順著嚮導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一座不小的小山。天英說:剝離開山峰的石堆就叫“離堆”名字起得真是巧妙。

嚮導接著說: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以後,洪水季節確實起到了分和灌溉的作用,不過由於江東地勢高,平時江水難以進寶瓶口。

天豪說:那就修堤吧。

嚮導說:你說的對。李冰父子打算在離寶瓶口不遠的岷江上游江心修建分水堤,可是石頭扔進江心就被湍急的水沖走了,又沒法去放置許多巨大的石塊啊。

筱蓮說:可以用草袋子裝石頭嘛。

金屏說:那得多少草袋子?再說也不結實,容易腐爛。

天英說:那就用竹筐子裝石頭,竹子結實,不容易腐爛。

嚮導說:這個小兄弟說到點子上了,李冰父子正是用大竹籠裝滿卵石,一籠一籠在江心堆成一個狹長的分水堤,水的部分狀如魚嘴,這就是魚嘴分水堤。岷江過魚嘴,被分為內外二江,內江進寶瓶口,外江進入原河道。我們再往前走,走上索橋,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魚嘴分水堤了。

天英皺皺眉頭:章大叔,我還有一個問題,洪水季節,如果入寶瓶口的水量過大,會不會發生水災呢?

嚮導說:哎呀呀,你想得真周到,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難題,李冰父子也想到了這一點。經過苦思冥想,又集中群眾智慧,他們在魚嘴分水堤和離堆之間,修了一個60丈長、6尺多高的飛沙堰,巧妙地利用內江三座山崖彎道產生的環狀水,使內江洪水期的大部分沙石輕輕鬆鬆地飛出飛沙堰,讓過多的洪水湧出飛沙堰,進入外江。你們看,那就是飛沙堰。

眾人隨著嚮導指的方向看去,不過是一個低低的普通的堤壩而已,也是用大竹籠裝著卵石築成的,所以叫楗尾堰。香蓮嘖嘖稱讚:哎呀,好一個奇妙的飛沙堰,普普通通的堤堰,竟然能讓沙子自動地飛出內江河道,保障了內江的暢通,真可以算做是奇思妙想了。

嚮導笑呵呵的:各位,這裡面的學問深著哩。你們看——眾人隨著嚮導指的方向向岸邊看去,一通高大的石碑上雕刻著醒目的六個大字“深淘灘,低做堰”嚮導接著說:這是李冰制定的六字治水要訣,用來管理飛沙堰。就是說內江的河道要年年深淘,飛沙堰卻只能保持一定的高度,必須低於允許通過寶瓶口水的最高水位才行。

金屏笑笑:章大叔,我也有一個問題,怎樣測量內江水位的高低呀?

嚮導說:知府千金叫我大叔,我不敢當。觀測內江水位,要看固定在江底的三個石樁人像了。所謂“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就是一個標準。江心還有一個石馬,用來確定淘灘的最好時機。

金屏笑盈盈的:李冰想得真周到哇。哈哈,我看見了,三個石人都著肩膀哩!

眾人朝內江看去,果然在滾滾的波濤中,穩穩地站立著三個石人,江水才淹到它們的腹部。筱蓮喊道:遺憾啊遺憾,洪水不大,我們看不到飛沙堰的飛沙表演了。

金屏衝著嚮導說:章大叔,什麼時候發了特大洪水,你告訴我一聲啊。

嚮導笑了笑:好,好。

筱蓮對金屏耳語:妹妹,到了那個時候,你還不知道在誰家鍋裡舀飯吃呢。

金屏也對筱蓮耳語:我爸爸就我一個孩子,到時候,我還吃我家的飯哩。

他們沿著江邊向前走去,岷江推波湧,浩浩蕩蕩,陽光下水波閃閃爍爍,不遠處就是有名的珠浦索橋。竹索擰成的幾碗口壯的纜繩,上面鋪著木板,旁邊裝有欄杆,一直通往120丈寬的岷江對岸,在索橋下面有八個木樁橋墩。他們依次走上索橋,橋便搖晃起來,幾個女孩喊叫著,金屏說:章大叔,你走過索橋嗎?這橋結實不結實?

嚮導笑嘻嘻的:小姐,你放心走,這索橋結實得很。十個八個揹著重物的鄉民走在上面,也穩如泰山哩。

於是,他們沿著索橋向江心走去,薛寶帶著軍士和衙役在江邊等候著。到了江心,向下遊看去,果然一座狹長的堤堰像一條巨大的魚兒,魚嘴正好對著他們,滔滔江水衝擊著魚嘴,自然向左右分而去。這時,他們更加佩服李冰父子構想的巧妙和偉大了。轉過身來,對著岷江上游,一片浩浩渺渺的水,波光閃耀,正從天邊奔湧而來。

天豪兩隻手抓住索橋兩邊的扶手,兩腿分開,向左右搖晃著索橋,三個女孩子尖聲呼叫起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