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闖少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少林寺在少室北麓五峰下,面對群峰,岩石峻峭,但景殊絕,白雪皚皚,只覺天地蒼涼,莊穆靜恬,令人卻步,與太室峰之山勢橫衡,連崖接巖,如踞地蒼龍,鱗爪四出,或舒或蟠,長身危脊,蜿蜒北來,最高之凌極峰更雲霧繚繞,氣勢壯麗,又是別一番景緻。

少林規模極大,單止主要建築,就有七重,裡有價值無窮的歷代遺蹟,與少室峰之奇巒疊起,若千葉瓣蓮,一為天然,一力人為,皆成異趣。可惜歷代少林俱經烽火焚燬,所遺已不到百分一二。

方歌只見少室御巖峰居中,宛若蓮房,三十峰如蒸籠,五峰恰似蓮葉,環而留之,隨地而異,各呈巧妙,而垂披於攀,靜若萬年,方歌猛地打了一個寒顫,抬頭一望,只見“少林寺”已在眼前。

少林寺恬靜恢宏,一點也不像傳說中聞名四海的武林宗匯,而是比任何寺院更寧恬,雪下到這兒,像梵音低語一般清靜。

方歌悄悄走進去,酒意醒了二三分,頓覺少林寺是名門正宗,氣勢莊穆,但並不似一般門派,守備森嚴。

方歌走到少林寺大門,只見側殿有一老和尚正在掃地,方歌正想以禮相詢,探問清楚,那僧猶自緩緩掃雪,只聽籟籟細響,甚是好聽,方歌看了一會,和尚瘦骨憐憐,徐徐同身,映雪光,方歌時定睛一望,不驚出一身冷汗。

原來這老和尚一臉倦態病容,竟是在小食驛中嫌自己捏碎杯子,要死不活的和尚。

方歌一驚,酒意又醒了二三分,經寒風一掃,剩下的二三分也在消解中,正詫聲道:“你…你怎麼比我還快?”話末說完,忽然寺內大殿“呼”、“呼”、“呼”疾來三道人影,身黃袍的僧人,雪地上竟連腳印也末留,已來到方歌面前,當中那名壯碩的和尚合什道:“阿彌陀佛,檀越就是在山下三招傷我寺三位師弟的方少俠麼?”方歌一見對方氣勢,也不敢禮慢,當下道:“在下當時酒醉…”只聽旁邊一名眼若銅鈴般大,臉頰都是青渣子的和尚冷笑道:“好極,酒醉仍能傷我師弟,了不起。”另一名骨瘦如柴。但全身猶如鋼鐵鋪成的和尚道:“傷了人後還敢上少林來,咱們不才,也要領教少俠神功,以免他江湖上小覷了少林。”方歌一時為之語

原來少林寺中“石”字輩的和尚,武功已是不低,最低微的是“金”字輩,而“銅”字輩又比“石”字輩高,銅板和尚,就是“銅”字輩一員,而這兩人,眼大的就叫“銅鈴”和尚,瘦削的那個就叫“銅人”是“銅”字輩中武功表表者。

而中間那和尚,卻是少林“鐵”字輩中一高手,少林“銅”字在江湖上,也算是響噹噹高人“鐵”字輩的則更可領袖群倫,隱然大將之風。少林鐵肩,乃武林中佛門子弟武功劫最高者,正是“鐵”字輩人物。

當中那人,武功他僅在鐵肩大師之下,在“鐵”字輩僧人中武功至少在前三人之內的鐵吾大師。

除“鐵、銅、石、金”四輩外,在少林主掌一切的是“天”字輩高手,天象即是少林方丈,武功高極,其師弟天龍,武功據說已不在“三正四奇”任一人之下,三師弟天音,主持戒律院:據說武功他出神入化。少林一脈,自數十年前蕭秋水闖少林,武林大亂,天正死後,少林元氣大傷,聲望大落,高手也因血河派的圍剿搏鬧中幾死亡殆盡,更高一輩的抱殘大師、守闕和尚、方丈僧人、大石禪師等,不是已圓寂,就是歸隱,縱然如此,少林的聲勢和人力,仍非一般幫派可以相媲。

由於少林七十二技,技技不同,一般少林僧人,只要練一技⌒縱然並非練成,在武林中已有一席之地,而七十二技,樣樣皆諸者,更是萬中無一,百代鮮見,能練成二、三技者,當可擠身武林一高手之列。

亦因七十二技,剛柔、內外、拳腳、呼息皆大相逕庭,差別極大,所以似銅鈴、銅人二者,因所習之武功不同,外貌也因而遜變,是顯而易見的。

銅鈴和尚練的是“懾魂大法”銅人大師練的是“鐵骨功”

“懾魂大法”一般人會以為是魔教功夫,其實不然,能懾魂方能降魅,佛以驅魔,光懾其魄,銅鈷一雙如牛大眼,不但能懾魄,更能鎮魂。

銅人的“鐵骨功”則是自小受任何東西的打擊,又浸於藥酒之中,一身可謂“銅皮鐵骨”比“童子功”、“十三太保橫練”等硬功又高明瞭許多了。

只聽銅鈴和尚道:“方少俠武功蓋世,就讓貧僧領教方少俠高招。”方歌心中有氣,不住大聲道:“桑姑娘呢?只要把桑姑娘出來,我立刻就走!”銅鈴大師大笑道:“原來你跟那女子,是一夥的,縱是長空幫的人,也決饒你不得。”方歌大怒,怒瞪銅鈴,忽覺銅鈴一雙大眼,看似有神,卻如無底深,方歌想移開視線,卻已不及,只覺人渾渾沌沌,像雪花一樣,自無際的天邊,輕、輕輕飄落。

銅鈴大師眼見得手,心中暗喜,心想這小子來勢洶洶,卻是銀樣臘槍頭,不堪一擊。

這時方歌噩噩,銅鈴慢慢雙手抓出,一擊方歌“擅中”一拿“懸樞”要把方歌手到擒來。

這兩爪一前一後,端是犀利,但方歌因酒意尚在,本就糊糊的,銅鈴和尚的“懾魂大法”對他來說,僅是聰明人騙呆子一般,用盡辦法,其實對方本就不懂,所以反而沒效。

方歌沌沌混混般,倘有一線清明,猛想起自己有一把寶劍,便拔劍而看,金虹一出,劍芒陡亮,劍乃神物,金虹劍更有辟制佛之效,銅鈴一見,雙目黯然失

銅鈴雙目一旦失,方歌便覺到那一前一後的兩爪,凌厲襲來。

方歌是絕頂聰明的人,他神智一復,一劍“開天闢地”就斬了過去。

“開天闢地”是上斬一劍,下斬一劍,銅鈴和尚饒是縮手得快,左手無名指,右手尾指,齊被削去。

銅鈴和尚負痛慘叫,趕緊跳開,方歌猶如大夢初醒,心覺不忍,失聲道:“我不是故意的…”鐵吾大師本覺銅鈴和尚貿然出手,很是不妥,但見方歌看似被銅鈴所懾,但猝然出手,因劍傷人,心中有氣,聽得方歌居然貓哭耗子,說不是故意的,更是然大怒,當下冷冷地道:“方少俠好快的出手,居然還不是故意的,便斬傷銅鈴師弟,哩嘿,佩服,佩服!”銅人和尚更不打拳,猛地撲出,一拳打去!

這一拳極怒,方歌才發覺銅人出拳,拳已至眼前!

若換作半年前的方歌,早要死在這一拳之下。

或作三個月前宋自雪所授劍法後的方歌,只怕也未必避得過去。

在三個月前宋雪宜調教出來的方歌,避是可以避得過去,但必然先手盡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