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還我河山第十九章前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六卷還我河山第十九章前途這幾天士兵在看書,在充電,對不起了各位。
————“嚓…”一袋又一袋的糧食從車船上運到了洛陽城,不多時,糧袋就在街道中心堆成了有如小山一般。
“這…這全都是給我們的嗎?”圍觀的百姓兩眼噴火似的望著這一堆堆的糧食,將信將疑地問著。
“當然。”我說:“這些全是給你們的,此後還會有更多的糧食,不斷地自襄陽運至此處。”
“那…那我等就搬了?”話音未落,眾百姓便有如戰場上衝殺的軍士一般,飛也似地朝糧堆紛湧而去,但隨著一陣鏗鏘之聲,他們又很快退了回來,眼裡充滿了恐怖。卻原來在糧堆旁,又翻倒了一地的刀、長槍。
“莫慌,莫慌。”見此我忙上前寬道:“這些軍器也是分與鄉親們的。”
“分與我等?軍器?”聞言眾百姓不由疑惑地望著我,眼神裡還是充滿了驚恐。
“分與你等抗敵啊。”我說:“若是我只分與鄉親們糧食,那麼只待我等前腳一走,這些糧食轉眼便要落入強盜、驅口軍,或是蒙軍之手了。我等可不願割喂狼,鄉親們以為然否?”
“大人…”此言在百姓中起了一番不小的波
,其中一老者
動地走上前來問道:“大人的意思是,你等這便要走了麼?”
“是啊。”我點了點頭。
“不過…”還不待我說完,眾百姓便急聲喊道:“大人,帶我等同去吧!”
“是啊,大人,我等留在此處便是死路一條啊!”
“便是生,亦是生不如死啊…”
…
群情憤,喊聲此起彼伏。百姓們圍擁著我,越擠越緊。便好似只要我說出一聲不字,他們便要將我生吃了一般。
“眾鄉親安心。”雖然一陣陣惡臭直衝我鼻頭,但我還是不得不高聲疾呼:“眾鄉親旦請安心,此番我等不是回軍大宋,而是北上追擊蒙軍地。”
“追擊蒙軍?”聞言百姓不由愕然,喊聲也漸漸小了下來。
“正是。”我暗揮了一把汗,苦笑一聲道:“我等此來。正是為了追擊蒙軍的,片刻之後我等便要出發了。”
“各位鄉親父老。”王堅最懂我心意,他藉此時機,便一躍至馬車上大聲喊道:“蒙軍此次攻宋,正是由蒙古大汗窩闊臺親自領軍,奈何其先敗於西川釣魚城,後敗於襄陽,便是名噪一時的怯薛軍。亦被我等重創。如今,更是被我等大敗於洛陽城外,有人頭為證。”說著,眾騎軍將士們便紛紛將懸於馬後的人頭高舉手上,藉著火光,那一顆顆鮮血淋淋、醜陋無比的人頭。便展現在眾人的眼前,倒讓膽小的百姓吃驚不少。不過更多地,卻是咬著牙高聲叫好,或是怒聲對著人頭喝罵,或是對著人頭吐著唾沫。
“我等只聽城外馬蹄轟響,只道是蒙軍大勝。”有些百姓不由小聲議論著:“哪知卻是宋軍在追殺蒙軍,如今這宋軍竟有這般歷害!”
“蒙古大汗啊!”有些百姓更是瞪著眼睛嘆道:“蒙古大汗的軍隊亦被宋軍擊敗,看來如今那些韃子地氣數已盡了。”
“對對,我等的苦難,也終於要到盡頭了…”眾百姓的議論之聲越來越大。底氣越來越足。最後在他們的臉上,更是出了少有的笑容。眼裡多了不少光彩。
“而這三敗蒙軍大汗的…”趁熱打鐵,王堅緊接著又對我拱了拱手道:“卻正是眾鄉親眼前的這位西川置制使,鄭言鄭大人。”
“譁…”聞言眾百姓不由一片譁然,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站在他們面前這位沒有絲毫架子,沒有絲毫官腔,而且還彬彬有理,玉樹臨風、風倜儻…(呵呵,是有點誇張)地人,竟然便是三次擊敗了蒙古大汗之人。一時在他們之中,不知便有多少雙崇拜、熾熱的眼光往我投來。如果眼神也能讓人燃燒的話,我想此時的我早已被他們的眼神給溶化了。
“眾位父老鄉親。”見此我不由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畢竟單說我三敗蒙古大汗,確實有些勉強,但我還是默認了這頂扣在我頭上的高帽子。我心裡很清楚,並不是在任何時侯對百姓、對軍隊都要以誠相待的,有時說說謊話倒對他們、對整個國家都有利,就比如說曹的望梅止渴之計。而現代地心理醫生,在對付極度自卑的人時,常常要
起他心裡極度自戀的心態。同樣,如令我對付這些極度喪失信心的人,或許也只能以極度的自傲和自大,才能解決問題了。
“眾位父老鄉親。”想到這裡,我點了點頭說:“是時,韃子不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如今地大宋,已比蒙古更加強大了!城外的一戰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爾等若是有興趣前去戰場一觀究竟,你等便會發現,我軍只以數百人的代價,便殺敵六千餘人。此時的他們,蒙古大汗窩闊臺率著六萬之軍,更是有如喪家之犬一路往北逃竄了!”
“好!痛快!”
“大宋萬歲!”
“鄭置使萬歲!”
…
聽到這裡,百姓們歡呼著、嚎叫著,眼裡閃著淚光,有的甚至嚎啕大哭。他們等著這一天,也實在是等得太久太久了。先是金人,現在又是蒙人,自北宋滅亡以後,他們幾代人共百餘年的時間,都在外族的統治和壓迫之下。特別是現在的蒙人,在兇殘的蒙人地統治之下,他們簡直就是過著奴隸般地生活,現在終於有一個人,帶著一支威風凜凜的軍隊,站在高處大聲對他們說——你們自由了!你們解放了!你們又重新回到祖國地懷抱了!,你們的苦子到頭了!
“大人,讓我等與你一同前去殺敵吧!”突然,幾名青壯拔開了人群,昂首地站在了我的跟前。
“是啊,大人,給我等一個報仇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人往我的跟前擠,有年青力壯的,也有骨瘦如柴的,甚至還不乏有女子與小孩。
“我等無需晌銀,只需三餐裹腹!”
“我等可以為大人的軍隊埋鍋造飯,洗衣磨槍!”
“我等可為大人舟!”
…
“鄉親們,鄉親們。”見此我忙勸道:“雖然鄭言也想帶上你等一同北上,但倘若如此,又有誰來保護你等家中的父母
兒呢?”這句話便讓百姓們安靜了下來,我又接著說道:“是以鄭言才要發與爾等軍器,你等所要做的,便是保護自己周全,不讓韃子的殘軍或是強盜將你等的糧食搶了去。而由於我等急於北上追擊蒙軍,是以只來得及解救沿河城鎮的百姓,而其它的地方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的同胞,便只有靠你們了!”
“這還不簡單。”一名青壯一把便搶過地上的一把刀,大聲喝道:“蒙軍都退了,那些驅口軍失卻了蒙軍的支持,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而已,便讓我等將這些平時只知欺侮我等的畜牲,全都砍盡了。”
“殺…殺…殺…”百姓們大聲吼叫著,個個眼裡都閃耀著血紅的兇光,這些平時溫順的像只小綿羊一樣的人,此時已被起了殺
。比起那些殘暴的蒙軍來說,他們或許更恨那些倚著蒙軍欺凌同胞的驅口軍。如今他們知道蒙軍已退,那麼,再也沒有什麼阻止得了他們將恨意傾洩到驅口軍身上了。在我提供糧食和軍器的情況下,一場大屠殺在所難免,大地註定要再次被血水清洗。但是這種清洗無疑又是值得的,那些對蒙軍卑躬屈膝,為了自己而出賣國家和同胞利益的人,在這場清洗中註定沒有好下場。有他們做為負面榜樣,有他們做為百姓們洩憤的工具,那麼要團結起長江以北的數百萬百姓,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大人。”當所有的騎軍都回到了船隊之中,軍士們與洛陽百姓依依不捨地告別後,徐格望著遠遠跟著船隊奔跑、揮手的百姓,不遺疑慮地說道:“如此勵百姓,雖說是件好事,只是…”
“只是倘若我軍敗了,那便更是雪上加霜?”我點了點頭,知道徐格心裡在當心著什麼:“所以此戰我們只許勝,不許敗。勝,則在中原大地掀起一股抗蒙大;敗,則百姓心死,大宋或許便再也沒有收復這些地方的機會了。”天
入黑,船隊兩旁再次亮起了一盞盞氣死風燈,那是為船隊護航的軍士的傑作。一天的時間就這樣緊張忙碌地結束了,明天
接我們的又會是什麼呢?再一個洛陽?還是陷阱?已經一百餘年了,百餘年來這段水域從來就沒有大宋的船隻進來過,對我們來說,它就像遠處的黑暗一樣,深遂而又充滿了神秘。我們又不得不往前走,因為此次北伐,關係著數百萬人的命運,同樣也關係著大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