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航海者的墓地:百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據在沉船上找到的一枚殘缺生鏽的西班牙比
塔銀幣推測,這條船是於十八世紀中葉在這裡沉沒的。,專家們又在另一些船上找到了一桶桶染料,菲律賓紅木、鐵犁木和一些食品,如葡萄乾、布丁等。
由此,人們認為這些船可能來自歐洲,它們是在中美洲或南美洲之間進行海岸貿易以後,返回途中遇難的。
無數名科學家和史學家用了整整五年的心血想要搞清楚挖掘出的兵器和陶器的出處,但終究還是沒研究出什麼頭緒。
他們發現其中有幾個木頭盤子上倒是寫著“。b。。”意思是“帶有法國德洛蒂亞頭像金路易”表明這些沉船是法國的。
可是這個論斷並不能經得起推敲,因為在十七十八世紀的船上也時常裝有舶來品,像英國的槍炮、西班牙的金幣、法國的葡萄酒、中國的瓷器、丹麥的石製品等等。
所以,這些船是誰的?它們從哪兒來?又要到哪裡去?沉船回答給人們的依然是沉默。
在百慕大群島的礁岩上,刻著西班牙“羅克”號登陸後刻寫的大寫字母“”時間是1543年,這記載了關於不幸觸礁葬身海底的年份。人們把他視為第一批到美洲的移民。
十八世紀以前,六分儀和經緯儀還未問世,人們無法準確測量經緯度的位置,因此當人們乘船從古巴、佛羅里達或中美洲返回歐洲時,須由墨西哥灣北上,直到抵達北緯約30°的位置,然後再轉向東方,依靠西南季風或者東北季風航行到西班牙,法國和英格蘭。
然而,大約在北緯32“墨西哥灣邊緣的一些地方,正是百慕大海域的暗礁群,船隻只有通過那裡才能進入大西洋。
二十世紀以來航海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遠距離無線電導航系統的使用,大大減少了船隻的海難事故,但是在百慕大海域卻不能完全避免。
百慕大的幽靈,被看作是航海者們的剋星。一些敬畏鬼神的人們提起百慕大海域三角區時就大驚失,科學家們認為,遠距離無線電導航系統在百慕大海域受到了干擾,海底早已死去的火山仍然保留著相當一部分磁
,它能夠使羅盤紊亂失靈。
當初鄭飛領著船隊第一次前往美洲,正是由於天氣原因和磁場干擾,導致他在海上失了方向,要不是在達芬奇的幫助下半猜半試的做出了六分儀,也許真的會死在無邊無際的大西洋。
磁干擾的因素增大了海難係數,就連
能優越的探險船也屢屢陷入這個魔窟。
百慕大群島的人十分聰明,他們深知這一海域的危險,正是這一危險
使他們的錢包逐漸鼓了起來。
海難事故給百慕大人帶來了無窮的財富。海難救險隊蹲守在瑞克丘陵和吉比斯丘陵,夜以繼地等待著海難唿救信號,一旦有船觸礁,無數條大船便風馳電掣般地駛向出事地點,營救死裡逃生的船員,並從他們那裡得到一筆豐厚的酬金。
在百慕大海域下,隱藏著太多太多的秘密,被人們清楚的,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已…
現在,當得知克魯克海底古城的位置在百慕大三角,鄭飛不知不覺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百慕大是航海者的墓地,尤其是在中世紀。
據史記載,第一個活著從百慕大歸來的人,是我們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
當然,前提條件是鄭飛沒穿越到這個世界。
1502年,哥倫布第四次度過美洲時,曾途經百慕大三角。
這天,哥倫布佇立在船頭,萬里長空之下,海面風平靜。
幾乎是突然間,狂風驟起天昏地暗,幾十米高的巨像牆一樣向船隊撲來。
水手們齊心協力試圖調轉航向,但船上所有的導航儀器全部失靈,磁羅盤上的指針不是指著正北方向,而是指向西北方向,偏離6度,毫無疑問的船失控了,任憑風推打。
哥倫布是幸運的,經過幾天幾夜顛簸,船總算沒有沉沒,令他奇怪的是,這場從天而降的風暴竟戛然而止,風說結束就結束,馬上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哥倫布把這一切詳細地寫在他的航海記裡,他在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也談到這次難忘的經:哥倫布倖存下來了,他的經屬於可以用語言解釋的遭遇,更準確的來說,是奇遇。
那麼那些沒能活過來的人,他們的遭遇呢?那是一種不可解釋的、誰也沒看到的經,只有死亡來臨前一刻的他們自己,才有機會去見識去驚歎去震撼。
1840年8月,一艘法國帆船“洛查理”號正在百慕大海面航行,這艘船扯著帆而且風帆飽滿,說明它在平靜地航行著。
令人到疑惑的是,它好像在沒有目標似的隨風漂浮,路過的人們
到奇怪,便划船靠了上去。
船上是靜悄悄的沉寂,登上甲板後才發現這條船竟空無一人,但貨艙裡裝著的綢緞等貨物完整無損,水果仍很新鮮,也沒人碰過。
然而,為什麼船上的水手都跑光了呢?沒有人能夠解答,船上唯一健在的生物,就是一隻餓得半死的金絲鳥,可惜它不能說話。
到底這艘船發生了什麼,沒人知道,但誰都明白船上肯定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1872年,這一帶海面又發生了一件怪事。
一艘雙桅船“瑪麗亞採列斯特”號,當它被人們發現時,船上也是空無一人,而且船艙的餐桌上還擺著美味佳餚,茶杯裡還盛著沒喝完的咖啡和水,壁上的掛鐘正常地走動,縫紉機臺板上還放著裝著機油的小瓶子,這一切除了說明這艘船沒有遇到風之外,絲毫不能解釋它的主人為何棄船而去。
1944年,古巴籍的貨船“魯比康”號在同一海域同樣出現人去船空的奇案,當人們登上這艘漂浮不定的船時,只有一隻狗孤獨地躺在甲板上。
1963年,美國籍油輪“瑪林凱思”號穿過這片海域,航行的第二天,船上的報務員還向岸上通報說:“航行正常,位置北緯26度4分,西經73度。”但這是“瑪林凱思”號傳給世界的最後訊息,從此它便失蹤了,誰也無法想象這樣一艘裝有現代化導航和通訊設備的油輪,竟然連一點油花都沒留下,就從這片海域上失蹤了。
1918年3月,美國籍巨型貨輪“獨眼號”在巴西裝滿錳礦砂,返回諾福克的途中失蹤,當時天氣很好,完全不存在風掀翻船隻的可能。
有人推測說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獨眼”號很可能遭德軍潛艇的襲擊,可是戰後人們查閱了德國海軍的戰時記錄,發現當時沒有一艘德國潛艇在“獨眼”號航線上出現過。如此龐大的一條巨輪,又有無線電通訊設備,它怎麼連個“”的信號都沒發出就失蹤了呢?
1935年8月,一艘意大利貨輪上的水手們,親眼看到美國籍縱帆船“拉達荷馬”號被海漸漸
沒,他們奮不顧身地從海上救起了“拉達荷馬”號溺水的水手。
然而五天之後,水手們卻驚訝地發現“拉達荷馬”竟然漂浮在海上,一艘已經沉沒了的船,怎麼可能又重新漂游海上呢?誰都無法解釋。…關於百慕大的離奇事件還有許多,而這其中的最詭異之處是…為什麼被人們發現的失事船都是好好的?失蹤的,只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