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暗作鋪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洛陽王楚天涯即將娶飛狐郡主蕭玲瓏,並冊立郡王妃之事,由郡王府正式發出了告示,遍告全府。

這可是件大事。以楚天涯今時今的地位與影響力,他要冊立正妃,不亞於皇帝立後。官家趙桓既然在洛陽,就不能對此不聞不問。於是他下發聖旨遍告天下,命各府各州都要派人來慶祝,朝堂之上凡五品以上屬臣,不得缺席。而且還邀請了外國異邦的君長大臣們來赴宴同樂。

並且,洛陽王立妃的婚禮,由朝廷開支cāo辦。婚期定在兩個月之後的八月中秋。

原本楚天涯並不想這樣行為高調鋪張費,但考慮到當前的局勢尤其是那個“障眼法”這樣鬧騰一下轉移女真人的注意力,也未嘗不是壞事,於是便應允了。

於是乎,楚天涯、蕭玲瓏,這兩個人的名字很快成了大宋天底下,被人議論最多的幾個字眼。不乏有人對蕭玲瓏的血統與來歷挑三揀四說長道短,但終究沒人敢於跳出來,對洛陽王的婚事說個“不”字。楚天涯與蕭玲瓏本人,則本沒把這種事情放在心上。

二人終於要成親了,最高興的莫過於何伯與孟德。他們兩個,一個像是楚天涯的父親,一個是遠比親兄弟還要親的結義大哥。不管楚天涯是何樣的身份,從前是混跡於太原的一個小太保也好,現在是手握天下權柄的一代梟雄也罷,在他們的眼裡,楚天涯只是他們的孩子與弟弟,需要照顧與呵護。楚天涯的婚事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最值得高興的大喜事!

於是,孟德成了楚天涯婚禮的“總負責人”成天起早貪黑忙裡忙外的也不知一絲疲憊,遠比自己當年成親還要高興。何伯則是很坦然的到處宣揚楚天涯的婚事,並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祝賀,百聽不厭老臉樂開花,真就像是他唯一的兒子要娶親,要延續本家香火了。

整個洛陽,無數人開始為楚天涯的婚禮開始忙活和張羅。相反的,楚天涯與蕭玲瓏這兩個當事人,倒成了閒人。至從回到洛陽後,楚天涯大部分的時間都陪著有孕在身的蕭玲瓏,靜靜的享受著愛情的甜,憧憬著做父親的美妙。

這可就急壞了一直等候接見的女真使者。他們每天都跑到洛陽王府來求見楚天涯,無一例外的都吃了閉門羹,有時還會招致王府軍士的一頓奚落——王爺征戰回來疲備不堪,大婚在即卻又異常忙碌,回了王府總算能陪一陪王妃,何來時間這時與你接洽國務?要談國事,去洛陽宮投貼子吧!

金國的使者們既氣惱又無奈,去洛陽宮投貼子有個用,那貼子轉來轉去,還不是要轉到洛陽王的手裡來定奪?

最後他們得出一條結論:洛陽王楚天涯,這是故意在拖延時間。

跟隨楚天涯一同來到了洛陽的完顏宗望,彷彿也看出了這一點,他不止一次的來找楚天涯催促與報怨過。楚天涯總是敷衍他說“明便談”但結果總是不了了之。

完顏宗望也無可奈何了。終歸是他們要求人辦事,自己乾著急別人卻不理睬,再急也沒用。

楚天涯的確是在拖延時間。他心裡想得很清楚,他在這裡多拖延一天,黃河北岸的完顏宗翰就少一分軍糧,就多一分忐忑,軍心也就多一分動盪。再者,東京那邊的焦文通與岳飛,就多一天的準備與磨合時間,勝算也將增加一線。

王府自然是十分的熱鬧,進出的人很多,卻很少有人注意經常有那麼一兩個西夏人混跡在綢緞商人或是腳伕車把式中間,混進王府。

他們是來秘密面見楚天涯的,目的,就要商議不久以後的聯合出兵計劃。

西夏人一直都對大宋的河東地盤垂涎三尺。至從楚天涯把據地從太原遷到洛陽後,那裡便被金國佔據。西夏國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爭奪河東那是搶佔的金國的地盤,不算與大宋為敵。於是他們“十分仗義”且十分主動的來找楚天涯,答應幫他一起出兵對付現在盤踞在河東的完顏宗翰。提出的條件,就是將來瓜分金國地盤的時候,能將河東的一部分州縣讓給盟軍西夏國。

楚天涯打從心眼裡鄙視與討厭西夏國,而且本不可能把河東的任何一寸土地劃給西夏國。但是眼下西夏國的貪心正是可供利用的地方,楚天涯便將這份心思暫時按捺,十分大方與明理的表示,既然是同盟就該利益均佔。如果能夠戰勝完顏宗翰,河東的一半領土理所應當的歸屬於西夏國。

楚天涯甚至代表大宋,與西夏國的使者簽定了秘密條款,約定得勝之後的利益瓜分原則。

這件事情,甚至連軍師白詡都不知道。知情人,只有楚天涯和西夏的國主以及他的心腹使臣。

西夏雖小,這些年來一直在大宋與遼國之間徘徊與猶豫,女真倔起之後他們又投靠了女真。他們一直扮演這樣的“醬油”角,但又沒有哪個大國,能夠忽視他們的能量,因此都想要極力對他們進行拉攏。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宋遼金三個大國鬥得頭破血,西夏這個看似弱小的邊緣小國,卻趁三國血!拼之時佔盡了便宜,左右逢源四處討好。

總之,沒好處的事情他們絕對不幹。包括現在的聯宋攻金,西夏人的如意算盤就差直接擺到桌面上來敲了——就要河東!

西夏人自認為已經掐準了大宋的“命門”連續兩次被女真深入腹地兵臨didū城下,連續幾年的戰亂與賠款,早已將大宋這個富得油的國度,家底掏空了。梧桐原一戰雖然大宋勝了,但自己也是耗盡了力氣。單憑一己之力,顯然是無法掉整個金國的。

此前,金國與大宋之間的力量對比是十分懸殊的,沒人會想到完顏宗望居然在梧桐原一戰中,全軍覆沒。此一戰後形勢逆轉,原本呈壓倒優勢的金國突落下風。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金國就算只剩一半兵力,也不是大宋可以輕鬆對付的。

也就是說,梧桐原一戰後,宋金兩國的實力對比,基本已是旗鼓相當,達到了一個“平衡”的狀態。一般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兩國都不會再打下去,而是默契的停戰謀和,各自再去休養生息。如果一心悶頭死戰,便是鷸蚌相爭魚翁得利。

這個時候,最希望宋金兩國繼續打起來的,當然就是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的西夏人了。而且他們的參戰一定能夠打破兩國目前的平衡。換句話說,如果楚天涯不拉攏引住西夏國,金國也一定會這麼做。看就看,兩國之間誰給出的誘惑更大。

西夏人也是思之再三,才決定聯盟大宋一起對抗女真的。理由很簡單,金國太強,如果西夏幫金國滅了大宋,下一個肯定輪到西夏,這種亡齒寒的道理也就只有大宋的官家和朝廷理會不了,不然當初他們就不會聯合金國一起滅了遼國。如今的西夏國主可是在歷史上頗有賢能之名的李乾順(史稱西夏崇宗),他能以西夏之弱在夾縫之生存下來,並在大國之爭中屢屢謀取到利益,就足以證明了他的明與世故。這種幫著外寇打鄰居的蠢事,李乾順肯定幹不來。

其實還有更重要的另外一個原因,西夏與大宋手了一百多年,誰也奈何不了誰,西夏人也從來就不怕大宋,但他們卻真的害怕彪悍的女真人。所以,如果非要在大宋與女真二者之間挑選一個做鄰居,他們一定是挑大宋。哪怕這個鄰居最終會與他反目成仇,也總比被一群窮兇極惡的嗜血強盜殺進家裡要強。

李乾順與楚天涯,各懷鬼胎,心中都各有自己的打算利益,一拍即合的組成了宋夏聯盟。雙方秘密做出了約定,只待楚天涯這邊信報送出,西夏國那邊早已枕戈待旦的數萬鐵鷂子銳騎兵,就會像一枚暗箭那樣,毫不留情的向他們的宗主國的軍隊,毫不留情去扎完顏宗翰的冷刀子!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