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非主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注:前文有幾章,一時心誤將“姚古”寫作了“姚崇”現已修正。真是罪過,把大唐名相的名字,冠到了宋朝西軍大將的頭上…]。

焦文通與湯盎,如期帶著兵馬到了黃龍谷,與楚天涯匯合。八千騎兵輕裝上陣全部到位,出乎楚天涯計劃之外的,阿奴也來了。這倒是不奇怪,反正蕭玲瓏已經知情了,讓阿奴跟來也不打緊,何況他還是虎賁騎的左右統領之一。

將帥到位兵馬齊整,楚天涯馬上就出發了。相比於幾前大雪紛飛之時,現在的黃龍谷裡更冷,但好在出了一天的太陽化了一些雪水將積雪泥土凍緊,騎兵通過倒是沒那麼困難了。而且,現在這批騎兵裝備的馬匹,多半是去年戰後從女真人那裡收穫的戰利品,除了產自河北的歷史名馬——“代馬”再就是女真騎兵的坐騎。它們能夠適應這樣的風雪惡劣天氣。

進入山谷三十多里後,已是黎明。雖然走得不遠,但全體人馬實際上已是折騰了一夜,人縱然可以憑毅力支撐,但馬力已是消耗得差不多了。於是楚天涯下令兵馬暫歇做個短暫休整,叫軍士埋鍋造飯補充體力。

好在現在大雪停住了,行軍在野外的難度係數降低了很多。八千騎兵當中有九成是絡了軍旅的老兵,輕車路的拉起了行軍帳篷,開始拾柴挖灶燒雪煮飯,效率很高行動很快。

楚天涯與姚古住在了同一間小型軍帳裡,升了一堆火取暖,煮些開水泡了薑湯用以驅寒。

大冷天的折騰了半夜,所有人都有些累了。黎明時分又是人生理上最困累的時候,因此楚天涯就裹著厚裘和衣小睡。姚古坐在火堆邊,若有所思眼神炯炯。

楚天涯半睡半醒,眯著眼睛看到姚古這樣,於是打起神問他“姚都統似有心事?”

“哦,沒有。”姚古有點自嘲的笑了一笑,眼睛布了些血絲有點紅,說道“姚某是在想,上將軍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風采與成就,著實令人驚歎與羨慕。”

“哪裡。”楚天涯客氣的微笑“楚某也就是運氣好。”

“上將軍過謙了。”姚古卻嘆息了一聲,說道“實不相瞞,看到上將軍,姚某情不自的就想到了我那不爭氣的孩兒姚平仲。上將軍對他的名字,應該不陌生吧?”

“嗯…是有耳聞。”楚天涯點了點頭“姚平仲,人稱小太尉,是西陲有名的猛將。先師王都統曾不止一次的對楚某提起過他,是一員難得的虎將。可惜當年鎮戍關西的是童貫,對姚平仲打壓得很厲害,一直鬱郁不得志。”

“是啊!平仲其實我的親侄子,他父親故去得早,便做了我的養子。”姚古嘆息道“平仲十八歲從軍上陣,是個天生的將才,有萬夫不當之勇。臧底河一役,他身先士卒殺敵無數俘虜眾多,敵軍潰不成軍,因此立功。童貫見他英勇有意重用,但仲平年輕氣盛素來不齒童貫為人,因此頗為倨傲無禮。從此童貫深恨平仲,一直打壓不予重用。想來,他的年齒也就和上將軍相若…”楚天涯微笑的點頭“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令郎不肯屈身效力童貫,倒是令人敬佩。”

“可惜啊!好不容易熬到當今天子登基,官家久聞平仲之名,因此譴他…”姚古說到這裡,突然一頓,打住不說了。

楚天涯就笑“姚都統不說我也知道,那不是什麼驚人的秘密。”

“哦,上將軍如何知道的?”姚古驚訝的道。

楚天涯笑道:“楚某雖然遠在千里不外,不在廟堂之中,但朝廷上那點事情,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姚都統不就是想說,平仲劫營的事情麼?”姚古驚愕不已。

去年完顏宗望兵臨東京城下的時候,西軍年輕的猛將姚平仲受了當今天子之密令,在李綱的指揮之下深夜去劫殺宗望的大營。不料消息走漏,姚平仲大敗。然後,他居然不敢回去見皇帝,騎著一頭驢半夜跑了,一路向西跑得沒了蹤影!

劫營失敗,在當時來說對官家、對大宋朝廷是個巨大的心理打擊。當時,朝廷上對於戰和的爭論正處於白熱化的階段。剛上任的官家趙桓很是猶豫,在李綱與种師道的苦勸之下,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決定劫營試試,結果就遭遇這樣的大敗。

姚平仲的失敗與逃亡,等於是直接判了主戰派的死刑。官家的最後一點勇氣被徹底撲滅了,當下決定與完顏宗望議和,不顧砸鍋賣鐵、接受對方任何條件的議和。

其實這時候,完顏宗翰被王稟與楚天涯絆在了太原,完顏宗望孤軍深入以少數人馬圍困東京,大宋各路的勤王大軍正陸續趕來。眼看著宗望就要被包餃子,結果官家因為一次劫營的失敗而嚇破了膽,主動接受了“議和”議和的條件十分苛刻更無半點公平可言,除了海量的賠款,大宋還得割讓太原、河間、真定三座重要的軍鎮。

從前後發生的事情來分析,平仲劫營這件事情,就像是去年東京之戰的轉折點。原本大宋本沒有必要理會宗望的威脅,甚至大可以一口吃掉他的。但正是這件事情撲滅了官家心裡僅存的那一點點勇氣,人為的做出了近乎於卑賤的妥協,於是才有了那樣的局面。

這件事情牽涉到大宋的皇帝、李綱這樣的高官,因此知道的人其實並不多,屬於朝廷的“高度機密”就連姚古也就只知道一個端倪,並不清楚其中的細節。在知情的小圈子裡,人們也都一口咬定是年少輕狂的姚平仲,死乞白賴的請求官家讓他出戰,還下了軍令狀說不成功即成仁“”得官家不得不同意姚平仲的請戰。

實際上稍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這其實是官家與李綱這種高官才能決定的事情,區區一個西陲的將軍請戰,能有個用?

但最後既然是失敗了,就得有替罪羊出來背這個黑鍋。本著“為賢者諱”的原則,總不能是官家認錯,總不能去打李綱的臉,於是自己逃跑了的姚平仲,成了去年東京之戰失敗的“最大罪人”西軍有“種姚”這兩家都是鼎鼎大名的軍武世家,良將輩出猛將如雲。姚平仲這事一鬧,姚古也就直不起了。這不,現在他就相當於是被“放”到了太原這個兇險多事之地。常言道窮則思變,經歷了這種打擊的姚古當然想要翻身再站起來,於是他才鋌而走險,願意把楚天涯引介給康王。

這多少有點破罐破摔、赤腳不怕穿鞋的味道。

姚古的這點心思,楚天涯其實是心知肚明的。雖然平仲劫營這件事情在現在屬於高度機密,但野史也好正史也罷,那都是記載得很多的。史書上甚至說了,姚平仲一路西逃,最後逃到了西蜀的大深山裡修煉道法,八十多歲了才出山,整得一副鶴髮童顏的模樣有如仙人,在民間留下了不少光怪陸離的傳說。

這麼“有個”的將軍,楚天涯自然是過目不忘。

“上將軍果然是神通廣大啊,這都知道?”姚古對於楚天涯的“消息靈通”顯然是十分的震驚且佩服,他道“也不知道我那不爭氣的孩兒現在到了哪裡,是死是活?如若在世…投效上將軍這樣的明主,倒是一條正路啊!”

“哦?”楚天涯倒是笑了“楚某一介草寇,哪裡是什麼明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