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然人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平安區幸福街不在鬧市區,在它與快樂巷寧靜的街道拐角處有一家小飯館,地方不是太大,它有一個草綠的招牌,上面用藝術字寫著“阿然人家”家常菜館。

“阿然人家”這四個字寫的好特別,因為那是完全用蔬菜和餐具寫成的字體,看起來那些字好像一個個都會說話,要表達一種可口的青脆。

“阿”字的左耳旁由一個紫的茄子寫成,而“可”字分成“丁”和“口”

“丁”字是一個彎彎的黃瓜,“口”字則是一個南瓜切開的橫切面,而“然”字左邊的部首用兩顆彎曲的青辣椒和兩點紅的朝天椒組成,“犬”字上面的點是一顆花生米,“大”字則由萵筍和紅白蘿蔔三種蔬菜寫成,“然”字下面的四個點是由四顆聖女果點綴而成,“人”字呢?是兩個剛剝皮的玉米搭成,上面好像還有未剝淨的玉米的長絲在風中飄搖,“家”字的寶蓋像是個煲湯的沙窩蓋寫成,而餐具組成了家字下面的筆畫,分別是筷子、小刀、小叉、和小勺子。這幾個字在招牌的中心位置,上面是蔚藍的天空,底下是青青的小草,走近了,還能看到小草上掛著一顆顆小小的珠,它們正要從草尖上滑下來,好像你一抬頭那些珠就要掉到你的身上一樣。

小店的前面有一個大大的玻璃櫥窗,它明亮乾淨一塵不染,上面寫著一些小飯館的家常菜的菜名,左側掛著一個小牌匾,寫著幾個當天優惠的菜目,如果是一些特殊的節,上面還會寫明一些對特殊客人的折扣,比如教師節來的老師,又如八一建軍節來的軍人,等等。透過玻璃櫥窗一眼就能看到小飯館裡面的幾乎全部的空間。當你一踏進小飯館,入眼的就是擺擺放整齊有序桌椅,餐桌上面放著桌號、菜單、茶杯和牙籤之類的小東西,在兩行桌椅上面這些小用品被安置在一個方向,像是餐桌上一個個整齊的小崗哨。地面磚的小縫隙永遠是白的,這是最難能可貴的,說明它的衛生條件非常好,所以你不會在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看到汙垢。玻璃大門的右側是收銀臺,後面的櫥櫃裡陳列著各類飲料和酒。當你坐下來,拿起菜單就能看到菜飯館的特菜,一些菜目都分類羅列,能讓顧客一眼就看明白,是否是自己需要和喜歡的菜品。通常第一次來這裡的顧客則會為這份菜單的細制和到驚訝,因為菜單上的圖案大多取景鄉村,菜譜扉頁上的農舍那嫋嫋的炊煙一下子就將你帶到了田園,同樣的他們在菜單的中間入了農田中的景,那是南瓜、黃瓜、西葫蘆的瓜蔓,還有西紅柿、四季豆累累的果實和專門為它們打的架,以及滿眼的韭菜、黃花菜的花,完整的紅薯、土豆和花生的果實和鬚,等等。這些圖案往往先將你帶入了寧靜的鄉村和自然的田園,那時,你還沒有點菜,心情先舒了幾分。

在餐桌的前面是兩層清漆造的素木菜階,上面一層是一罈罈的泡菜,它們都用玻璃罈子裝著,有的裡面泡著紅白蘿蔔和青筍,有的裡面是包菜和青瓜,還有芥蘭等等,它們在那一顆顆紅紅的泡椒點綴中香豔滴,讓你總想去自己撈幾顆出來下酒下飯。放泡菜的兩層木臺階層前面是一些時令的涼菜,有珍珠花生,有青菜絲,有海帶絲等等,它們五顔六,都調放在平口的玻璃缸裡,在菜階的前面放著一打整齊的小醋水碟,看來它們是和泡菜一樣的小菜,客人可以據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在主菜中再夾上一小碟這樣的涼菜附帶著品償,這些小菜不但經濟實惠而且每天都有一兩樣免費的小菜供客人品償,在客人得到實惠的同時,也給小店的菜品做了宣傳,指不定客人下次就會因它的味美而點單。

小店的主菜是都是一些家庭常做的菜,清蒸類的,有魚,有排骨,有雞鴨,有各種蔬菜,紅燒類的同樣,素炒的涼拌的也都大相徑庭,說起來大家都吃過,我不開口大家就可以掰著指頭羅列許多。但所有菜的特點都是做的極為清淡,下料很輕,而且據個人口味還有很多選擇,比如辣的,微辣的,不辣的等,或者按照客人的指定,那些料不放,那些料獨重一些的等等。這裡就不做太多的贅述。

我想多說的是小店有一個來自鄉下時鮮的菜種,大多是來自鄉村剛出來的特產,比如天的槐花蒸飯,它就是在鄉下水渠和長灘上的槐花開花時,由跑城鄉間的大客車每天早晨從鄉下帶來,不待後櫥的大師傅打開槐花袋子,花香早是溢滿小館,城裡幾乎沒有人知道,更別說品償過這種蒸飯的美味,但是隻要吃過的人,無不讚美它的純香,那淡甜的味道總不能讓人忘懷。但當客人約上了朋友還想再來想品償這道菜時,也就只稍晚那麼幾天,但是因為它的時令,想吃到它們就得待到來年了。還比如香椿,是同樣的時鮮,過了初,涼拌的鮮香椿就沒有了。一年四季中小飯館中此種時鮮的小菜絡繹不絕,比如天的野菜木薺、白蒿、麵條條、油勺子、苦菜等,比如夏天的野黃鱔湯,秋天的野鯽魚湯,冬天的雪棗掛冰羹,等等。這些所有的特菜,讓“阿然人家”獨一無二,因為其他的餐館不光沒有,而且從來就沒有哪一個烹調學校中會有師傅來教你這些菜如何做,因為這些菜的做法和產地都只來自老闆的故鄉,但是它們鮮美無比,在這個世界已經被當地的百姓製作了幾千年,但是因為它的時鮮和平民,它從來就沒有被史上的王宮貴族所複製,所以他的品和製做方法卻依然保持著詩經中採蒿人時代的純靜和古老。如果當你知道品償這些菜不光能從這些菜中品味到那久遠的純香,更能品味到勞動人民的智慧時,你還會拒絕這些歷史的饋贈麼?

說到這裡,你一定知道了“阿然人家”家常菜館是定位於怎樣品味的一種餐館了吧?所以,每隔兩三天當水車將清澈的雙泉甜水從那飄著炊煙的鄉村拉來注入水缸時,你也就不會奇怪了。是呀,這裡就是想做出千年來那恆古不變的農家的鄉情鄉味。

天微亮,當小飯館的麵包車拉來那還掛著水的青菜,那雞鴨的鳴叫聲就宣佈這個小店一天的忙碌開始了,從老闆到夥計們都各司其職,兢兢業業,他們有條不紊的準備著,只是等待著您的到來,您的微笑就是小店的經營宗旨。這些鄉味和土腥味是鄉村的,但服務是同步現代的,甚至是超越的,這裡要經營的是客人的胃。所以,在您第一次用完餐之後,服務員會用心的記住您的面貌,特徵,您的個人嗜好,是少鹽、少辣、少酸還是多糖、多湯、多辛?以及您喜歡坐的位置,您喜歡的小菜,您希望的各項改進,等等。如果能徵得您的同意,這裡的電腦裡會留下您的姓名以及您相關於飲食方面的所有資料。如果小店能有幸來您的第二次光臨,定會按照您的嗜好安排您渡過一個愉快的用餐時間。

介紹了這麼多,我想你一定在想兩個問題,一個是它為什麼不在鬧市區呢?二一個是這家飯管究竟在哪呢?至於第一個問題,中國有句老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我想也可以說,巷子深了才不會擾了酒的醇靜。至於第二個問題,那麼讓我告訴你,它就在平安區幸福街快樂巷拐角。如果你還不清楚,只要你記住“平安”、“幸福”、“快樂”這六個字就行了,因為你問到了平安,就知道了幸福,快樂也就在不遠處了…

大家正在读